实践出创新

时间:2022-09-21 04:52:58

实践出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快速发展,并日渐向后工业时代前进着。当前,许多工业产品从设计到成品都已经日趋完善。因此,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工业的创新,难度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的,我们也只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方能找到创新的灵感。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活动的契机很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都是很好的平台。工业创新需要紧密联系实践,种种方式都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经验,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但创新并不是要去创造什么,而是在长期实践中去不断进行改进,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的理念,要将创新成为一种意识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

江苏省发明协会理事张家生老师在文章《跟张家生老师学发明——发明技法》中讲述了发明创新的方法:“改劣发明”。要改劣就必须要认真观察,分析原产品。这就是要我们去工程中实践,去进行实际的生产,在生产中创新。而实践单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更无法谈及创新。所以在工业实践中我们需要合作团队式的实践。带领学生参加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的作品,都是师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合作探索,对原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从而得到创新成果的。

工业创新需要“工学结合”

现在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逐步深入,职业教育的典型标志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已不再是简单的安排学生到工厂实习,也不是请几个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授几次课,而是涉及到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机制等诸多方面的结合。为此,各职业院校都在借鉴职业技能大赛,真正对学生实现工学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届,在国内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的交流和展示平台,大赛对职业教育教学起到的引领作用就像涟漪一般,一波一波地延伸到每个职业院校,逐步影响到每一位老师和学生。

学校作为无锡市职业技能大赛的赛点学校,每次都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在职业技能训练中。作为技能大赛数控铣教师组和中职组的选手,平时就注意观察和积累。本次参赛作品之一“数控铣(加工中心)主轴中心百分表安装器”就是在平时积累基础上的成果。我们在操作数控铣床进行工件平面度和垂直度的校平时,通常都会使用到百分表进行该项目的操作。由于百分表安装的原因,一般我们使用磁性表座,这在实际现场操作过程中会带来很多的不便,例如磁性不足,没有足够的安装位置等。因此学生就开始思考怎么样能够不用磁性表座,他们直接把表杆直接拆下来装在了数控铣床的刀柄上,但实践后发现虽然可以不用磁性表座了。可是问题依然存在,这种方法使得百分表圆周向调整不是很方便,于是有了使用万向节的这个最终的解决方案(见图一),这个方案设计连接杆件安装于刀柄上,从而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作品的创新设计的过程,我们发现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只要教师合理的进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一步一步的探索就能够找到创新的灵感,发现问题后就要进行团队合作的讨论交流,在轻松的环境下诱发学生去思考去使用自己学到的技能进行创新的热情和创新的思维。

工业创新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

教师在工业创新过程中不仅要起到一个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的角色,更要积极引导,不断地去指导学生完善设计。在上面这个项目的初期,虽然我们有了很好的想法,但在实践中依然遇到了许多的障碍。

一开始学生在设计上是有缺陷的,对于相关设计软件的熟悉程度不同。例如AUTOCAD在设计中并不能很好的调试装配的效果,所以教师指导他们去学习使用PRO/E软件来绘制设计图并且完成装配(见图一)。这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非常主动的去学习了该软件,不仅使他们的制图专业课能力得到了复习,也提高了他们对设计软件的掌握程度,一举两得,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随后的加工过程中,更是阻碍重重,最主要的问题是球头万向节的加工。学生学习数控车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时间,但由于长轴过细,在加工中容易晃动,使得加工不平稳,经常使加工出来的球头成了椭球。在跟学生讲解车工工艺的过程中,他们的加工工艺不但在技能上更在理解上得到了提升,再经过反复实践,最终学生成功的将球头细长轴零件加工了出来。这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车削工艺的魅力,更加增强了他们学习车工的积极性。

工业创新需要“下企业”实践

“下企业”实践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职业学校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带着任务,有针对性的到企业去,也可以找一些在学校培养了一段时间的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起参与实践。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熟悉企业的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去创新。

学校车间与很多企业都有直接的联系,并有校办企业对外加工,教师在“下企业”过程中帮助企业完成一些基本的生产任务。由于学校设备比较齐全,学校对外加工过程中会接一些企业的订单,和企业一起合作生产。

本次参赛作品“不同类型塑料件一模两腔模具设计制造”就是在这样的场合下迸发了创新的灵感。在与企业联系过程中,利用学校加工中心、电火花等设备较多的优势帮助企业完成注塑模具凹、凸模的加工,完成后再到企业进行最后的试模、修模,最终放上注塑机进行注塑加工。在和企业合作过程中企业工程师也提到了他们遇上的问题,一般模具加工他们也使用一模两腔加工,但都是加工相同的零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可是现在市场变化较快,塑料件可能一种类型就用一次,最多也就3000~5000件,用过后就不大会重新再用,这样的一模两腔就比较浪费,加剧了企业生产的成本。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操作加工模具的过程中教师也就提到了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学生邹荣堃突然讲出了自己的想法:能不能一模两腔加工不一样的零件呢?并把自己的想法和企业的工程师商量,工程师说可以这么来做,有企业也有这样的模具,但会产生一个问题:要是两个不同的零件生产批量不一样,怎么办呢?学生在这样的激发下就开始思考解决的办法,最终在和工程师的合作分析下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案:在模具的流道口处设置镶块,该镶块可以圆周转动(见图二)。当注塑零件到一定批量后,旋转镶块将不需要注塑的模腔堵住,这样就可以进行单模的注塑,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

总而言之,真理源于实践,脱离实践的所谓“真理”知识是“伪真理”;创新亦来自于实践,游离于实践之外的所谓“创新”更是站不住脚的。工业创新的大厦必须建立在生产实践的基石之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创新作为求索的过程能够促使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也促进教师的进步,更促进学校的发展。

上一篇:从无到有 从有到精 永无止境 下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货运纠纷案件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