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09-21 01:55:24

创新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市场营销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对人才需求标准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及策略,还应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改下,针对当前新形势及时调整课程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走向岗位,去适应现实的企业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场营销;情景教学;案例;实践;专题研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86-03

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大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而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学校的骨干专业,也是建立在行为科学、经济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如何提高市场营销教学效果,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营销及经济类专业人才,是摆在市场营销学教师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以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为核心内容,通过课堂讲授与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企业营销与管理的需要。市场营销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对相关教学内容选取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市场营销学业务知识的学习,实现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并能较好地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按照“工学结合”的培养思路,以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尝试和实践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文依据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改实践,对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增加情景教学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战模拟是链接理论和实践最有效的方法。情景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模拟场景,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技巧,将企业的营销活动展现在课堂之中。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市场营实践的情景,使学生在模拟中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独立做出分析和判断,最后在多变的情景角色转换中提出来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中,结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营销活动过程,师生就会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这样,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与原理的理解,达到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目的。

比如,在讲授推销、讲价、广告等知识时可采用此种方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锻炼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全面检查。

二、运用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证明,在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探讨,总结出案例教学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展开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根据教学内容,用最新的、最典型的、最地方化的营销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营销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运用典型案例,促使学生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学会综合运用更多知识与更灵活的技巧来处理问题。将学生置于一个实际的经营立场上,从实战环境出发,学习经营。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型、创造性思维方式。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应该同步进行,不是彼此孤立的,在于寻找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课堂的讲授内容抽象、无法理解,学习过程不能激发兴趣,就难以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以“当事人”身份去解决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决策,不断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由实践到理论,由感性到理性,真正实现学习由浅入深的过程。

三、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市场营销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让学生尽快走向社会,提高实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请企业营销专业人士和资深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或与企业合作开设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企业、了解企业的内部运作,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体能动性,开展一系列活动,收集一些感性认识。进行市场调研时,针对抽样调查方法,让学生调查技师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公布调查结果;上网搜集国内知名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的经营状况及规避风险的方法等。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主要是收集一手资料,运用统计方法计算,用图表显示,最后归纳、总结,交出调研报告,作为平时考试成绩。开展调研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调查方案、问卷内容和顺序,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培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选择课程的某一环节让学生发言,锻炼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推销自我。

四、定期进行专题研讨,改进考试和考核模式

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性质决定着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运用理论知识的驾驭能力。传统的理论考试形式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对市场营销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是走向创新教育的必然途径。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训练,参与企业实际的有利时机,为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营销学相关理论对企业的营销实际活动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达到强化专业理论、运用能力训练的目的,同时探索考试形式的变革。改革思路是在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可根据教学改革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改变过去全部根据考试成绩作为评分依据的做法。教师根据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或网上讨论,定期进行专题讨论,并根据学生参加、发言、发言提纲记录等情况评定成绩。将学生成绩分为几个部分,如平时作业、课堂案例分析、分组案例讨论、小论文、试卷考试等。如果学生未达到要求,则应补做。

在教学过程中,应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考试改革,一方面可促使学生更用心地研读有关理论知识,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思考、分析企业营销的实际问题,有效培养专业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考试改革,使专业能力训练的实训活动能更好地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成为课程实训的另一种形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增强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考试改革,能使学生的自学、信息处理、归纳分析判断、语言表达、沟通交际、创新能力等多项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要把这门课程学好,需要教师作出更多的努力探索与尝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目标的基本因素,依靠各教学环节的不断协调与配合,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快乐教”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轻松学”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进程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更多的是帮助、引导学生。学生有时处于接受的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是主动思考、探索、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利.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4).

[2]吾水龙等.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王趁荣.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J].科技信息,2006,(3).

[4]王阳.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3).

上一篇:TAFE模式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一道几何最值考题的课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