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IPO时应注意的财务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21 01:15:47

中小企业IPO时应注意的财务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IPO过程中被否决企业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醒即将IPO的企业对有关财务问题进行关注,为企业确保IPO顺利通过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 ipo 财务问题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又称IPO,包括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公开发行上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1)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2)向累计超过二百人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那么一家中小企业要成功IPO,在财务方面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设立时出资问题

《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公司法》还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上面只是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但是从实际来看,IPO的中小企业多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制而来,这就要求注意在整体改制时的入账问题。在进行改制时,中小企业应聘请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也要聘请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在入账时应该按照审计后的净资产折合成股份,而不应该按评估价格折合。按照规定,若按照评估价格折算,公司的存续期间需要重新计算而按照审计后净资产折合则可以连续计算存续期。当然,公司以土地、房产、设备等实物出资时,还应当进行产权转移等手续。

如果公司历史上存在未足额出资或出资方式不符合相关规定,涉及金额占当时注册资本比例较高,对经营有影响的,视轻重程度要求公司运行1年或3年。

二、日常财务处理问题

(一)财务规范问题

企业上市后要在阳光下经营,置公司行为于大庭广众之下,接受证券机构的监管和其他各方的监督,规范运作成为强制性的要求。拟IPO的中小企业应当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账簿、报表等都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设置,对有关经济活动进行账务处理。

(二)资产减值的处理

当一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历史成本时,资产的账面金额就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该资产就发生了减值,即资产减值是历史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现时的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利益的评估值。资产减值的处理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提取、存货减值准备的提取、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等减值准备的提取。

资产减值需要进行估计,而企业利润对会计估计具有高度敏感性,会计估计不当,则资产减值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从而虚增或虚减申报期利润。上市财务审核对资产减值的关注,一是资产减值是否客观、公允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质量状况,是否少计资产减值损失,以虚增资产账面价值,从而满足上市条件;二是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确定是否合理,减值准备计提是否稳健,与同行业相比是偏低,还是偏高,是否符合行业惯例;三是资产减值政策是否保持一贯性,是否存在利用资产减值随意调节利润的情况;四是资产减值,尤其是重大资产减值产生的原因。报告期发生大额资产减值,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还是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收入费用的处理

一是收入的确认。收入确认方法要能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应当对照合同的条款的规定,判断跨期收入的确认是否有平滑业绩的嫌疑,完工百分比法的使用时,百分比确定的依据是否充分等。同时,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支持完工进度,尤其应当需要外部证据来证明期末进度的准确性,如发包方的确认、第三方的验收证明文件等,若存在差异,需要有合理的解释。二是研发费用的处理。为了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新准则规定满足一定条件下的研发支出可以资本化,藉此为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财务环境。然而,正是这“一定条件下”,使得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无所适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对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三是成本费用的处理。成本费用能否准确、合理归集,直接影响申报财务报表盈利水平的真实性,同时能够反映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进而影响上市审核。成本(这里的成本,有时也称生产成本、营业成本或销售成本)是指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与产品或劳务直接向联系,而费用通常指期间费用,不与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直接相关,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企业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提供劳务的存货价值,随着产品销售或劳务提供结转至当期损益。

(四)关联交易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年版)》,对关联方的认定进行了重新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的,构成关联方。受同一方重大影响的企业之间不构成关联方。证监会对关联交易的审核,并非要求公司不能有关联交易。若有关联交易,则要说明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及关联交易额度的大小、定价的方法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上一篇:在线购物信誉评价机制现状、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析业主对工程变更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