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不排斥“死记硬背”

时间:2022-09-21 09:45:42

作文教学不排斥“死记硬背”

近几年来,随着课改大潮的风起云涌,作文教学中各种推陈出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应该说,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育的进步和时代的要求,但是,过犹不及,课改绝对不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事实上,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深地感到,传统教学也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值得我们去发掘。

针对作文教学而言,“死记硬背”便是一条成功的经验。长期以来,“死记硬背”作为传统教学的一子,一直受到广泛的批语,但我个人认为,在作文教学领域,“死记硬背”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尤其如此。我们的教材和孩子们的课外读物中,有着许多优美的名篇佳作,让孩子们把这些文章熟背成诵,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首先,这些优美的名篇佳作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可以说,进入孩子们视野的那些经典美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华,语言生动,韵律优雅,意境美丽,能轻而易举地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美奂美仑的世界,并从内心深处滋生出纯真的向往,激发起他们学习写作技能和提高写作水平的愿望。这种引领和激发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是主动的、自发的,胜过教师万语千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在主观上具备了探究的兴趣和提高的愿望,他们才有可能真正地走上探究和提高之路,在写作上获得长足的发展。

次之,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写作技能。可以想象,对于一篇陌生的文章,学生从最初的读到最后的背,要经过反复的阅读和强化记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与写过程中,对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谴词造句等写作技巧的体会不断得以加深,并不断地消化和吸收,最终完全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写作的技巧的内化,从而滋物无声地达到提高自身的目的。这就象疱丁解牛一样,最初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只是一篇文章,熟背成诵以后,学生见到的却是这文章的每一个技巧和每一处亮点。同样,这种内化和提高也是完全自主的,是学生自身认识的飞跃。另处,熟背成诵能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都有这样经验,小时候背的东西很不容易遗忘。同样,学生们在小学时代“死记硬背”的这些经典美文也必将伴随他们一生,对他们的终生发展将直到积极的推动。有时倏,也许学生会把某些字句忘记了,但那种韵律、那份美感已融化进了他们的血液,整合进了他们的思维,形成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而且,这些“死记硬背”的文字将随着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不断生发出新的枝芽,不断给予他们新的东西,事实上,就成了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也就是说,“死记硬背”,功在当前,利伴终生。

综上所述,其实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这种“死记硬背”,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并不意味着学生自主地位的丧失,相反,学生们在背的过程中一切的体验和进步都是自主的,同样体现了最冷气的教学理念和课改精髓。当然,搞好作文教学也不是只靠“死记硬背”,它不排斥别的方法一同加入进来,就如同别的教学方法不应该排斥“死记硬背”一样。

上一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思考 下一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体验数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