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破解九台市农机化发展的瓶颈

时间:2022-09-21 09:07:43

浅谈如何破解九台市农机化发展的瓶颈

摘要:农机具的推广与运用对农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把农机推广工作和地区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而全面有效的提高生产力,这是当前农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农机化发展;机具配置;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08-54-1

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可以说,农机化发展新的春天已经到来。作为农机化工作者,必须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牢牢掌握农机化发展的主动权,总结九台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找出制约九台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因素,研究分析相应的解决对策,明确今后全市农机化发展的主攻方向,不断开创农机化工作的新局面。现将调研情况归纳如下:

1 九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自然条件

九台市位于长白山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地理位置较好。地处东经125°25′~126°30′,北纬43°51′~44°32′之间,地形地势呈西南东北狭长状,东南高,西北低。境内河网密布,低山耸生。境内平原、台地和丘陵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4%、34%和22%。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900小时,无霜期140~155天。年平均气温4.7℃、平均气温年较差39.5℃,平均气温日较差12.3℃,年≥10℃活动积温2,880℃,年平均降水量577毫米,水资源充裕,拥有耕地面积10.5万ha,土质松软,适合机械作业。总之,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农业机械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 制约九台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地块零碎,不适于大型机械的规模化作业 农村土地的经营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土地也被划分成几个等级,按人口分到各户,每个自然地块都分成了若干小块,分属于不同的农户,致使地块小而零碎。每户一般拥有土地3~6块,给机械作业,特别是大型机械作业,带来不便,严重影响了机械的作业效率,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

2.2 地势高低起伏不平,给大型机械实施机械化作业形成掣肘 由于九台市独特的地形地势地貌,东部南部低山耸生、丘陵、山地密布,故而不适于大型机械实施作业,机械化耕种收水平还很低下,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3 购机成本高,效益低,挫伤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 机械成本,特别是专用机械和大型机械购机成本高,配件价格,油料价格,雇工价格不断攀升,致使机械维修成本,运营成本不断增加,而作业价格却一直停留在2005年以前的水平,随着机械保有量的增加,部分机械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购机成本的收回时间拖长,预计要3~5年,此种现象不改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势必受到严重打击。

2.4部分农民思想落后,依赖传统的种植模式 尽管现在有了先进的机械,但仍有部分农民,特别是老年农民为了节省费用,固守着传统的种植模式,不懂科学种植,再加上时令不等人,天气不作美,损失时有发生,得不偿失。

2.5玉米水稻机械化播种收获仍然是制约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瓶颈 玉米、水稻,是九台市两大粮食作物。近几年,九台市农机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发展不够平衡。玉米生产整地、播种等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程度均达到 90%以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玉米、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却存在很大差距,仍然是制约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瓶颈。

3 破解对策

3.1 因地制宜,推进土地流转进程 单户经营,地块分散已经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由于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农村部分土地闲置,其中一部分已经流转出去,这是一个土地集中经营的契机。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政府应该立足现状,放眼未来,加大宣传力度,尊重农民意愿,加大农民工安置力度,鼓励农民自己创业,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土地经营的规模化,促使大批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2推动农机经营方式转变 随着土地转包给农机大户,土地相对集中,农机服务组织也随着产生。农机租赁公司、农机服务队农机协会、安全村和修理网点等都将形成新格局,从而使农机服务组织更加市场化,多元化、科学化。

3.3集中精力抓好农业机械化创新推广,促进大中小型机具协调发展 针对九台市各乡镇的地形特点,农机部门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发展机制,加快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拓宽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使农机化成为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3.4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完善农机补贴形式 首先是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已经几近饱和的机械要取消补贴,限制其过度膨胀,以免造成恶性循环。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农机补贴资金,推动节本增效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确保党的惠农政策兑现于民。其次是建议县级政府加快对农机化扶持资金的投入。在实施好国家对农机购买补贴的同时,应对农机作业及农机燃油,农机创新示范,新技术推广,农机化示范区,标准化,规范化的农机合作组织,农机机耕道路,库房建设给予资金扶持或补贴。总之,解决好当前九台市农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促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课题。这将成为提质增产、节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将会极大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从而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作者简介:尚海艳(1977—),女,德惠市农业机械化宣传教育中心助理工程师;赵奇光(1977—),男,九台市农机局职称助理工程师。

上一篇:修文县大风天气规律浅析 下一篇:农业生态条件对马铃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