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的理论与研究

时间:2022-09-21 08:25:56

初中体育的理论与研究

摘要: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要求在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严格以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更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推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本文讨论旨在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并根据初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心理特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模式;优点;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233-01

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下,实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使学生不断去接触新事物、新知识、新方法,最终使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全面教学水平提高,逐步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自身能力的提升,开发学生自身内在潜质的发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模式、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实现全面的素质教学标准。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明确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健康包含身体、精神、社会、情感、伦理诸多方面,获取健康包括医疗、卫生、防疫、环保、营养和体育等许多手段,其中体育的方法手段对于健康的价值是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最适合青少年学生的,是其他手段不可取代的。因此,体育教育对一个人的身体成长而言具有基础性的功效。体育教育是终身的,是学生进入现代社会求得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健康观、环境观、营养观、生活观、体育观、运动观、休闲观,以及相应的权利意识,并习得各种相关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养成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将会有利于他们的一生。体育运动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直观作用,就在于它树立了新的民族形象。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极大地震撼民族的心灵,成为亿万人民社会冲动的结晶。它牢固地维系着民族感情,使每一个成员都能享受到归属于它的荣誉感,认同于它的义务感。毫无疑义的,这将对于青少年一代维系于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具有感性和理性兼有的价值。

二、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内涵以及灵活运用

传统初中体育教材及教学大纲对初中不同学年段规定了阶梯式教学内容,教师也往往依据教材进行分段教学,但是新课程标准对传统体育教材进行了深化与改革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标准与要求:1、教学内容要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及性别特征2、学生运动形式活泼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具体教学内容能够增强学生体质4、增进学生健康有较强实效性教学方法简单易行。这些要求对初中体育教师在今后教学中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同时也给教师教学留出了更多灵活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学校现有场地器材进行灵活教学。

三、设计游戏,简化课堂,便于吸收

游戏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部分,是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增强体质,树立信念,积极进取,勇敢拼搏,团结协助,热爱集体等,以及心理健康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初中学生从年龄结构及心理因素等分析,都处在“养成”阶段,他们的情绪、情感都容易波动,意志、意识品质容易动摇,气质容易外露,能力与性格特征未能定型,他们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而体育游戏凭着鲜明的教育优势,它能促进初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游戏具有许多特点,体育游戏不但可以健身、益智和娱乐,而且富有启发教育意义,陶冶思想情操。并且体育游戏都是有目标的活动,是由规则来限定实现目标的途径,规则使活动能维持下去。但游戏的规则与其他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不同,它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体育游戏既可根据场地与器材的多少进行,也可以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选择地安排游戏内容,使之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及教育意义。

四、扩充教师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法指导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现有的体育教师是在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这种以往的知识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的进行培养与提高,制定自修计划。另外应注重对他们敬业精神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努力地钻研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化教师队伍监控管理机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大力加强对学生组织教学、训练、竞赛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及基本技能的传授,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基本途径,通过教学,提高体育素质教育,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只有通过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才能使初中体育教学真正发挥出健身育人功能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国家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2] 卢元镇. 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体育科研,2002 (23).

上一篇:初中生物课堂学生自主性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