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复述课文教学

时间:2022-09-21 06:27:22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复述课文教学

【摘要】

摘 要:所谓“复述课文”就是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顺序,清楚、连贯地叙述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等内容的教学形式,是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针对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叙事文中的情节梳理问题,笔者重点讲述复述课文的方法和评价这两个方面。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朗读和背诵一直都是"宠儿",而复述却成了一扇"冷"门。大部分教师没有用心探访、研究。其实,复述是应该有它自己独特的内涵的。

【关键词】

详细复述 简要复述 创造性复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引子:

语文教学大纲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在还没有完全淡化“分数”的今天,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略“说”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复述课文的训练。我们听过的语文公开课、实验课等有很多,但令人遗憾的是,唯独未见有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的训练。因为大多数老师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收效不大或学生水平低等不宜施行。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说”能力的重要手段,却在语文课堂上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正文】

所谓“复述课文”就是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顺序,清楚、连贯地叙述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等内容的教学形式,是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现就复述课文的教学,谈一谈本人的一些见解。

一、复述课文的方法

复述课文可以分为详细复述、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三种。现就这三种复述做一些介绍。

(一)、详细复述

详细复述要求学生基本忠实于原文风貌,用接近原文的语言,按照原文的顺序,详细、清楚、连贯地讲述出文章的内容;其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详细复述要求学生对所复述的课文有较深的理解,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熟悉一般的句子结构。

详细复述的方法是:

(1)阅读原文抓思路。阅读时,边读边思考,文章是按怎样的思路写下来的,重点情节是什么,以此来理解原文的内容和顺序,明确原文的重点,做好详细复述的准备。

(2)关键情节要记清。为了更好地进行详细复述,把文章关键性的情节既清楚又连贯地表达出来,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3)按课文表达要正确。详细复述不同于背书,它需要用自己的话是近似原文的叙述要体现复述线索于原文思路一致,复述中摘引的词句与原文重要的、关键性的词句一致。

如教学《嫦娥奔月》等一类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且情节曲折的故事性文章,就可以让学生将故事按以上方法进行详细复述。为节约时间,这种复述在课堂上可只让一两人示范讲,其余学生课后互相练习或回家后讲给别人听即可。为防止个别学生偷懒,老师也可抽查几人。

(二)、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又叫概括性复述。简要复述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进行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讲述。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课文的顺序,把课文的中的重要词句组织起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删去次要的、解释性、描述性部分。这种复述虽然不强调引用原文,但原文中的关键词句应当加以运用,还要防止主次不分,轻重倒置,三言两语和敷衍塞责。简要复述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简要复述的方法是:

(1)读懂课文,理清思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心,把握文章的脉络。

(2)分清主次,把握要点。分清主次的标准是看课文各部分内容与中心的关系。

这种复述在课堂上应多做练习,多抽查几人,尽量照顾全面,逐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创造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要求较高。它不是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使原文更加形象、生动、具体;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的流利性。

创造性复述的方法是:

(1)变化体裁,创造复述

通常常见的体裁改变有:诗歌体可改为记叙体,说明体可改为童话体等。这种改变文体的复述最适合古诗教学。如《春夜喜雨》一诗中,诗人敏锐地抓住了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描摹。复述时,我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着眼于雨的样子、大地的变化以及喜悦的心情等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性的复述。

(2)课本演绎,表演复述

这种表演性的复述比较适合篇幅长、故事性强的课文,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小舞台上常常有大发挥。如《草船借箭》一课,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生动,很适合表演性复述。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组合成小组,每组三个主要角色:诸葛亮、周瑜、鲁肃。要求学生把握住人物特点,然后根据人物特点在表演中恰当演绎出动作、语言、神态。还可以适当地想象,表演课本内没有提到的人物表现。可以想像,这种形式的表演学生是很乐意参与的,劲头很高。

二、复述课文,评价不能被忽略

评价具有激励、引导和修正的功能,可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交流和评价他人的学习状况,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引领作用,指导学生在聆听中关注复述者的每一个细节,以评促述,提高质量。

一般来说,

1、 评价主体要多元,既要有教师评价,又要有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

2、评价方法要多种,既要有对整体的评价,又有对细节的评价,既要有对复述者仪表、神态和语调的评价,又要有对复述内容的评价。

3、评价方式要多样,要进行肯定性评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趣和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欣赏他人、赞美他人的观念;当然也要有恰当的否定性评价,在商量与讨论中,纠正了复述中语言运用的不当之处,培养了学生斟词酌句、严谨求实的学风。

总之,复述训练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应要重视,加强训练,不能让复述远离课堂。

上一篇:英国“心”年 下一篇:外国留学生是来抢资源抢饭碗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