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研发的CSR报告编制指南

时间:2022-09-21 04:47:29

中国首次研发的CSR报告编制指南

2009年12月20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与《WTO经济导刊》、中国企业公民工作委员会一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

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会上表示,这是中国第一本自主研发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工具手册,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里程碑,对于我国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取得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

信息披露问题不少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对利益相关方负责,如同企业必须对股东披露财务报告,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必须向社会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放眼世界,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与利益相关方开展沟通交流,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重要的商业准则。纵观中国,随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的落实和普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和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从2006年到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企业从32家猛增582家, 3年时间增长了15倍。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报告篇幅过短、主线模糊、框架不清、内容随意,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时效性、客观性、平衡性、可读性亟待改进。一方面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企业有认知、熟悉、掌握的过程;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欠缺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指导手册。在国际上,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G3标准与我国基本国情和企业发展阶段有较大差异,在指导中国企业编制报告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中国企业需要贴近中国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

《指南》内容:六大主体支撑社会责任报告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一份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包括六大主体部分:

报告前言:披露报告规范、高管致辞、企业概况(含企业治理)、关键绩效表等内容。

责任管理: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包括社会责任治理、社会责任推进、社会责任沟通以及守法合规等方面的管理理念、制度、行为和绩效等。

市场绩效:披露企业的市场责任绩效,包括股东责任、客户责任、伙伴责任等方面的管理理念、制度、行为和绩效等。

社会绩效: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包括政府责任、员工责任、社区参与等方面的管理理念、制度、行为和绩效等。

环境绩效:披露企业的环境责任绩效,包括环境管理、节约资源/能源以及降污减排等方面的管理理念、制度、行为和绩效等。

报告后记:披露企业对未来社会责任工作的展望、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对报告的点评、参考指标索引、报告反馈等内容。

《指南》特点:创新、融合、全面、易懂

1.创新。作者对西方经典社会责任理论体系进行解构,构建了一个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市场责任为基石,以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两翼的“四位一体”模型,形成了《指南》的理论基础。该理论模型将传统的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底线”理论发展为市场、社会、环境,市场责任包括股东、客户和伙伴这三个与市场价值创造密切相关的主体,逻辑更加清晰。将目前国内社会责任内容框架中普遍未考虑的“责任管理”纳入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框架。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一项新的工作,而是要求企业以新的方式工作。中国企业处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初期阶段,亟待加大责任治理、推进、沟通和合规等管理工作的力度。

2.融合。《指南》全面继承与发展了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及信息披露的最新成果,又考虑了中国传统责任观,中国法律法规和国内先进企业实践。

3.全面。《指南》内含了社会责任通用指标体系以及37个行业补充指标体系,全面覆盖一、二、三产业下的各重要行业。

4.易懂。《指南》主线明确,结构清晰,内容全面,并辅以翔实的指标解读、示例和报告编写模板,是通俗易懂的工具书。

上一篇:将社会责任嵌入职能部门 下一篇:国家电网连续五年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