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常态课”,靓丽思想品德课堂

时间:2022-09-21 04:05:53

回归“常态课”,靓丽思想品德课堂

摘 要:新课标下,各种思想品德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纷纷亮相,彰显着品德课教师的不懈追求,也让诸多教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细细体会和品味这些课中行云流水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情感是否有假,是否适合于教师平时所上的“常态课”,让人有诸多“迷茫”。试从公开课教学中的“迷茫”现象切入,谈谈教师应如何回归“常态课”,追寻靓丽的思品课堂。

关键词:公开课;现象透视;常态课;境界追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粉墨登场”,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让人十分陶醉,但在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些公开课存在着“作秀”现象:执教老师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亮点和可观赏性,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于不顾,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为活动而活动,为表演而表演。有些课,表演成分很浓,一堂课就像精心筹划的电视剧,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有些课,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的内心深处没有多大的触动;有些课,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不断,学生异口同声,对答如流,可谓“完美”,但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有些课,教师课前早已进行多次排练,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都精雕细刻,花样百出……这些华而不实的公开课既费时费力,又不能使听课者受益,反而令人反感。那么,如何让思想品德教学返璞归真,回归课堂本位教学呢?

一、回归“常态课”,追寻靓丽课堂

时下,诸多所谓的优质课基本上就是功利性的教学,华而不实。公开课教学的实质是为听课的教师指明方向,让听课教师听了之后有所感触、有所思考。所以,公开课应该接近教师平常的教学,也就是回归“常态课”,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这样的公开课才更有实效和意义。

二、攫取生活的契机,演绎常态课堂的真切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在进行思想品德“常态课”教学时,教师要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的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活。“常态课”教学,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认识,还要将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给思想品德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把握媒体的尺度,演绎常态课堂的精彩

多媒体是当前最时兴的教学手段,能让道德说教变成耳闻其声、目染其形、身临其境的快乐学习。恰当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常态课”上演绎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课堂上,教师可利用电视网络,也可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动画或适合课文内容的录像,将课文中阐述的道理和观点转化为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相互交融的情境中明白道理,升华情感,指导行为。

四、优化合理的资源,演绎常态课堂的鲜活

“常态课”虽然不像公开课那样精雕细琢,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但是,要想上好一节“常态课”,也要合理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在开发教学资源时,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取舍资源,以提高资源的效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做到尊重课标,用活教材。教师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也可补充本土化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五、开展有效的活动,演绎常态课堂的乐趣

“常态课”下的有效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还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为核心,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设计活动时,教师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而不是停留在“这堂课有没有开展活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感悟,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六、荡起情感的涟漪,演绎常态课堂的魅力

当前课程改革,教学中情感因素被提到一个新的层面,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在实现三维目标教学中,思想品德课更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常态课”下教师运用情感教学,要发挥情感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功能,始终以“情”为纽带,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提高情感教学的自觉性,以情感为突破口,讲究育情策略,去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对教材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促进知情意行的完善与结合,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增强课堂的实际效果。

总之,追寻“常态课”,聚焦“有效教学”,这是当前思想品德教学努力追寻的方向。我们的教师只有更新观念,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引领他们去享受学习思想品德的乐趣,让学生在享受中浸润,在享受中悟理,在享受中成长,思想品德教学才会流光溢彩,洋溢着青春与活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初级中学)

上一篇:有效性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下一篇:创设化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