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

时间:2022-06-30 01:46:10

探析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

摘 要:小学阶段开展数学活动课,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灵活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为教师提供一个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平台。从课程设置的高度来认识与安排活动课,这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中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对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分别从数学游戏、数学讲座、数学实践和数学墙报等四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形式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为前提,应用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发展学生思维为中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的。同时也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活动来达到预定教学效果。教学形式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多样。

一、设计数学游戏

就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游戏能启发其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并且合理地把数学知识融入各种游戏当中,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设计数学游戏的思路,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的适应性

数学游戏的选择设计要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孩子们喜闻乐见。教师应该组织孩子们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活动课中要多运用儿歌、谜语等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儿童的感知受他们的兴趣左右,新奇的、对比强烈的、幽默的对象容易被他们感知。”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因此我们要把活动课搞得丰富多彩,内容趣味化。例如:在学习“千米”和“吨”的认识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把写好的数量单位和物品名称的卡片分别给两部分孩子,让他们带着卡片边唱歌边找朋友。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2.游戏的全员性

数学活动课不要像组织课外活动小组那样,只允许少数数学爱好者参加,要引导孩子们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动脑,使孩子们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提高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教学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进入角色并且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只让少部分孩子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孩子充当小观众,那么参与面就太窄了,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

3.游戏的参与性

数学活动课的游戏,教师自始至终要与孩子们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当中的一分子,千万不要做局外人和旁观者。

4.游戏的迁移性

在游戏教学时,要合理利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生发的学习能量与兴趣,及时迁移,因势利导,形成学习效益。游戏结束之后,要组织孩子们自我总结、体会和交流游戏所得,以提高孩子们学习的自觉性和愉悦性,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游戏就变成了玩耍,没有了任何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游戏的过程,在过程中注意加以调控和引导,使游戏真正地能刺激到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开展数学讲座

小学高年级后开展数学讲座,有利于孩子们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和健康品德的形成。这种以数学讲座为内容的数学活动课取材于两方面:

1.取材于学科知识的扩张,发展学生能力

(1)智力型。如:找规律填数,奇数和偶数运用,巧妙计算等。

(2)实用型。如:利用图形的合理分类的计算题,金融投资的基本计算知识等。

(3)动手型。如:绘制图表,用图形解应用题等。

2.取材于数学名人的故事,数学史上的典型成果

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能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使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数学实践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活动课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这是拓宽孩子们视野的又一种好形式。如:去银行了解什么是年息?年息为什么采用“%”的记号?什么是月息?月息为什么采用“‰”的记号,等等。也可到市场去了解怎样用统计表处理变化的市场价格?怎样利用已学过的图形拼成优美的商标图案等。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能使孩子们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阔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大课堂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培养勇于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坚强个性。

要提高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把握三种教学策略:

1.明确实践课教学的目标

2.组织探究学习,通过具体项目来组织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开展一项完整的探究学习活动,要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订探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探究成果”四个阶段

3.改革评价机制

首先,在评价主体上,由注重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其次,在评价内容上,由过去注重知识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最后,在评价形式上,要由单一形式向多种形式转变,坚持做到把分项考核与综合评定相结合、考评与活动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四、创办数学墙报

创办数学墙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课外活动形式,是继数学实践之后,孩子们自己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活动课形式。这种活动的开展,首先能丰富孩子们的数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孩子们的写作组织能力和美的欣赏能力,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流、争鸣和探索园地,有效地调动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从以下三方面做起:一要为数学墙报取一个刊名,如:“数学世界”“数学之窗”“数学百草园”“数学园地”等;二要在数学墙报上设一些栏目,如:“有奖征解”“数学信箱”“难点分析”“问题讨论”“知识归纳”“数学奇葩”等;三是数学墙报正文的内容既可以从公开发行的数学书刊中摘录,也可以从数学书籍中寻找,同时还可以是同学们自己写的文章。

参考文献:

[1]魏光建.小学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J].西部科教论坛 2008(12).

[2]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商务印书馆,1980.

作者简介:

王芳妮,女,汉族,兰州市宁卧庄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宁卧庄小学)

上一篇:在传统中超越:论思辨式传道与问题意识培养 下一篇:有效性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