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

时间:2022-09-21 03:39:4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这就体现了本课程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也说明品德教育的重点不在品德知识的传授,而是在品德行为的养成。然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前存在的现状是:学思离散、知行脱节。小学生课内学习到的道德知识,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后,在课外的行为实践中,往往不能保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知是而言非,言是而行非,知行不统一的现象在较大部分学生中仍然存在,一直困绕着我们的教育,影响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性。其主要原因就是“以教师为主”、“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根本就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只是流水线的“得到信息―默记于心―按题索答―准备应试”。这就违背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教育思想,总理也一而再、再而三谈起的。他在北京三十五中曾说:“我曾经把学、思、知、行这四个字结合起来,提出作为教学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了切实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我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学思离散、知行脱节问题。

一、实施有效的“活动”化教学,让思维与体验和谐共舞

小学品德课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活动”要始终具有育人的鲜明特征,既要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又能够站在“最近发展区”。有效的活动体验式教学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个性完善”,并使知、情、意、行四要素有机融合,得到统一。教师一定要扮演好促进者的角色,不能让学生为了“好玩”而活动,应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在活动中面临种种价值冲突,从而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推理,使教学目标在学生主动、积极的身心体验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活动”不仅仅是身体的参与,更是思维的参与。“活动”给了思维以空间,给了体验以土壤,让品德教育在思维的帮助下具有了理性意义。体验与思维在活动中的完美结合是道德走向完善的根本途径。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思维对话的宽松环境

在自主建构的品德教育观中,思维是实现自主建构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品德课中教会学生思维,也就是教会学生品德发现、品德完善、品德自救。新课程要求师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思维进行深入而广泛的对话,通过师生之间密切地交流、沟通和碰撞,使得双方的思维达到高度融合,走向和谐统一,最终提高师生特别是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质量。要创建“思维对话”课堂,教师就要善于抒情、激情、煽情,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真情的行动等一一奉献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点亮学生的心智之灯;就应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思维对话的时间、机会和条件,赋予学生敢动脑、敢思考、敢提问、敢说话的权利,使他们具有“敢思敢对”的胆量。

结合教学,我想提出以下四点:1.教师的道德人格应充满魅力。一个人格修养差,动辄对学生发脾气、体罚、羞辱的教师,不仅得不到学生的喜欢和尊重,在品德课堂教学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可能产生负效。2.师生关系应良好亲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它深刻而精辟地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要多一些和颜悦色,少一些“狂风暴雨”;要讲究教育方法,表扬要及时、要恰如其分,批评要选时、要点到为止、避免简单粗暴。3.激励质疑,给学生以广博的空间。古人云:“学超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尊重思想自由,激励学生质疑,便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学生踊跃质疑的课堂是活跃的课堂,更是和谐的课堂。同时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突破标准答案,允许多种解答,树立弹性多元的思维理念。4.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努力创造生动活泼、恰当的教育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乐意探究,积极合作,并通过思考、探究、体验,自己悟出道理、辨明是非,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与保证,真正成为学与做,知与行的主体。彻底改变“你教我学,你说我服”的理论说教做法。

三、关注教学中的评价、“生成”,提升思维对话的引领水平

教师充满情感善于激励的即时评价,总是能点燃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首先,教师的评价要真诚赞赏,具有激励性和期待性。如:“你真会思考,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想到!”“如果每个人都能有你这样的善良心地和无私胸怀,那世界会多温馨!”再次,教师的评价要准确客观,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在品德课堂上不能为了赏识鼓励学生而“不分黑白”地一味表扬赞美,不能为了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而不加引导地让学生“乱说”。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思维对话的过程,动态的生成具有不可控制性。课前,教师要选好活动的生成点,设计好互动形式,做好互动生成的计划性;要准备大量的知识,浏览相关信息和资料,做好互动生成的预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尽力按照课前预设进行教学,又要捕捉互动“生成”,激发学生自我问题意识,解决“节外生枝”的问题。正是这些课堂“意外”,才演绎了课堂真实灵动、活力创新、动态生命的精彩。

四、树立整体的大课堂观,保证课堂内外的和谐统一

品德课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树立课堂教学的整体意识,使课外的践行与课内的认知形成知行统一的整体,有效实现教学目标。1.学期初,教师要整体把握全册教材,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把本学期品德社会课的教材内容、行为训练的要求及评定标准用表格的形式告诉家长,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进行家教指导,取得家长的配合,避免学生行为中的相互抵消,促进家校教育的统一,知行统一,课内外的统一。2.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道德知识,懂得道理;课后,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道德行为辨析、道德行为训练、道德行为指导等“指导实践”环节,建立课前、课中、课后的联系,让学生的发展获取持续的动力支持。如低年级学习的保护眼睛、保护牙齿、保护地球妈妈,以及高年级的消费调查等内容,在课后活动中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记录读写姿势、刷牙次数、环保事件、家庭消费情况等,并请家长也参与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每周进行统计、展示和评价。3.导行形式多样化和导行途径多元化。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可采用明理、规范、榜样、评价、竞赛等形式导行,并主动地与其他学科、班队活动、家庭教育、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形成导行的网络,凝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让学生在导行的网络中找到实实在在的立脚点,使导行更具实效。

上一篇: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注重实践活动 下一篇:挖掘课程资源 实施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