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9-21 02:16:53

加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阅读教学的本性应以读为主,以学生的感受领悟为主要媒介,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强化阅读;关注学生;改进教法

长期以来,对阅读教学我们总是停留在对文本的静态的理性分析上,单纯地着眼于文本内容分析、关系分析、结构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以及段落大意,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观点的归纳等等。于是,含蓄隽永的诗索然无味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不见了,丰富真切的个人感受消失了,剩下的多是支离破碎的“尸体解剖”,以致于学生常感觉语文课上了没用。

其实,阅读教学的本性应以读为主,以学生的感受领悟为主要媒介,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为了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让阅读教学回归本性,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强化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太少,对学生阅读提出的要求也不高,常常在学生大致看了文本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忙着解读、分析,以致于学生听得是糊里糊涂,仿佛雾中看花一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重视阅读文本的作用,以求学生对文本的深刻了解,进而自主地学习。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分角色读、男女生读、默读、诵读、浏览、精读等。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对文本内容也在进行多次地感悟理解,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另外,为了强化阅读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明确阅读的要求,适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有目的,有技巧地去阅读。从读中去感悟,从读中去发现,从读中去挖掘,然后围绕所读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落到实处。

二、关注学生

传统的阅读教学常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而教师也常习惯于用教参及相关资料上的现成结论来代替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毫无兴趣可言。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去真切感受,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例如,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教师可以事先不作任何说明地让学生通读课文,并让学生读后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或你最感兴趣?也许学生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于不太正确,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体验,对其予以肯定。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一本书甚至对同一个细节,不同的人的看法就各有不同。我们没有理由用教师的甚至是一本教学参考书上的结论去约束我们学生的思想,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结论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不能用自己的探究代替了学生的体验。只有这样多次训练,学生的语感、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得到发展。

三、改进教法

若想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切实转换思想,改变教法,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

首先,教学关系上要变单向为互动。由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转变为师生交往、互动、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教与学的过程。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求得新的发现,努力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其次,教学方法上要变重结论为重过程。对某个文本的赏析,教师不要仅仅满足于学生获得了某个结论,更重要的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其实这个讨论解读的过程,就是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一个训练过程。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挫折和失败,也意味着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其实这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难以言说的丰厚的积累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中会不断提高。

第三,学习方式上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例如,学生在细读课文后,提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于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释疑,要求他们精读多想,比较分析,展开论辩交流,求得问题的解决。此环节要不惜花费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思考的自,鼓励学生有独特的、有想象力的、有个人见解的答案,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马小娟. 如何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1,(21).

[2]韩雪屏. 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04.

(江苏省仪征市陈集中学)

上一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