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乡油路路面的早期破坏

时间:2022-09-20 11:25:24

浅谈通乡油路路面的早期破坏

一、设计方面原因分析

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结构设计不合理

沥青路面结构层选用不当,混合类型不合理。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结构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雨水不渗漏等要求,宜选择粒径较小,空隙也小的碎石级配混合料,对于选用中粒式开级配或半开级配的沥青碎石的沥青路面结构层,必须在沥青拌铺层下洒铺封层油或透层油,以防雨水渗入,影响路面基层强度。

2、路面厚度设计

路面厚度设计的依据是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设计单位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将公路的交通量划分为一定车型的标准交通量与另一定型的非标准交通量,然后换算成标准车轴载的当量轴次,最后用设计年限内的当量轴次,计算路面设计弯沉值及结构厚度。但是,现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的,而是货运车辆绝大部分超载运输,还有一种现象,新建路面完成以后,部分车辆为了少交过路费绕过高等级路而选择可通行的旧路行驶,这样新建路面交通量急剧上升。由此,设计路面实际承受的当量轴次远远大于作为设计依据的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即出现新建路面早期局部破坏情况较多的症结之一所在,就是在短期内已达到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

3、油路补强段厚度考虑不足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各县、市通乡油路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为了充分利用老路并节约土地资源及投资,所以大部分利用了老路的线位及路基,并按照挖补、铺装、罩面这一方式去实施。但按照公路补强设计的一般要求,应先对所有路段进行客观评估,根据老路的状况来确定利用旧路的方案及补强厚度,但设计单位没有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大致给出一个补强厚度及路段桩号就算完事,结果导致许多补强路段补强后弯沉值大于设计值,造成新旧路强度不均匀,导致早期破坏严重。

二、施工方面原因分析

施工原因主要分为两部分:

1、路面施工

(1)对路面基层材料的强度、级配控制不严,对沥青面层材料的检验不严格,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不力,特别是矿粉和沥青用量不足,在实验段上确定的油石比及石料配合比没有及时调整应用,使沥青路面早期会出现拥包、松散、露骨、坑槽等现象。

(2)施工机械陈旧,不配套,没有按设计上的要求配备相应的施工机具,使混合料的配合比计量、拌合均匀性、温度、压实度、平整度受到很大影响。

(3)沥青混合料温度高低不匀,有时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偏高,使矿料高温灼焦,沥青老化,路面强度不足,产生松散、坑槽等。沥青混合料温度低,使矿料与沥青没有充分粘结、渗透,这样使路面孔隙率较大,易渗水,部分路段面层产生麻面现象。

2、基层施工

基层是承担面层传递车辆荷载的主要承重层,基层的强度及稳定直接关系面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基层施工的关键问题是:

(1)基层、底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在铺筑上一层前,若路面结构层及路基表面的浮土、浮灰、浮砂、垃圾清除不干净,在雨水作用下,浮层细料变软而直接影响沥青面层的质量及使用受命。

(2)基层松铺系数控制不严而导致二次薄层找补,因二次找补层与下层不能紧密结合为整体,自身厚度溥、强度小,因而极易松散,进而引起沥青路面的网裂、松散、坑槽等破坏。因此,建议补加层用含油沥青混合料代替,但这样质量保证了,成本却增加了。所以,基层铺装尽量采用摊铺机摊捕,及时碾压成型,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部分基层压实度不足的问题在最大干密度的情况下,基层的压实度与混合料的中粗、细集料的比例特别是粗细料的含量密切相关,当粗骨料含量过大时,即使压实度达99% 以上,并不表示该基层已密实。因此,要按照规范规定的级配要求进行铺装,并用较大吨位的压路机进行碾压,并进行初期保养,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三、 养护及其它方面原因分析

1、养护不及时

沥青路面铺筑后在行车作用下出现小面积的松散及个别坑槽后,未及时进行养护、修复,将会影响到路面基层的破坏。因此,特别是贯入式沥青路面及表面处治,初期养护尤为重要。

2、养护方法不当

某些养护人员,在沥青路面上采用人工喷油、人工洒料的方法进行养护,结果破坏了原路面的平整度,由于用油量控制不严,造成泛油或油包、松散等病害,而且还影响了路容路貌。

3、其他方面的原因

(1)尽管实行了招投标,但一些无路面施工经验,无路面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的施工队伍借用他人资质,承担了施工任务。并且施工单位未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不时出现赶工期、搞形象献礼工程的现象。此外,一些监理有职无权,无法严格监理。

(2)投资不到位,或者搞大包干工程,不按预算分项落实工程总造价,施工中会出现偷工减料现象。

(3)未严格按基本建设工程程序办事,前期工作滞后,路面设计方案、研究、试验不到位,对特殊路段无处理方案或方案不切合实际。

四、结语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主要与设计、施工、使用、管养、方面有关。要消除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这一质量通病,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周期, 需从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着手,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并真正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和采用行政手段等质量管理措施,并实现行政效能督察制,为提高通乡油路质量要从思想上、行动上、组织管理上打好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通乡油路使用寿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这一目标。

上一篇: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 下一篇:浅析公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