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设备

时间:2022-10-01 11:52:56

浅析公路设备

一 拥有适当规模机械设备的必要性

拥有适当规模的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施工企业能长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只有机械设备的功率 数量 性能与工程进度 工艺要求相匹配,才能保障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和高效低耗地顺利完成。不但要改变过分依托设备租赁市场的经营思想,还应积极解决自有机械设备数量不足,型号不配套和技术性能落后等问题,进一步加大施工机械设备更新和资金投入的力度。拥有适当规模的机械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1.能充分掌握施工过程主动权

企业拥有适当规模和科学配套的机械设备,不但能自主的安排好施工生产,也可充分掌握施工过程的主动权 既不会发生因施工中的推诿扯皮现象而影响工程进度,也不会出现施工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笔者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例如,在某建设项目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沥青摊铺机是从租赁公司租用的,操作人员也是租赁公司聘请的,在施工生产最紧张

的时候,因操作人员与租赁公司的矛盾,竟以各种理由怠工,不仅影响了工程进度,也给企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2.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工程机械大都有30%~40% 的利润空间。例如,某个工程项目的产值中,如果路基工程的机械部分产值是20%~50%,路面工程的机械部分产值是10%~15%,那么整个工程机械的产值至少可获得 左右的利润 如果施工企业全部租用社会上的机械设备,这部分利润就会被他人获得。

3.能培养和锻炼施工队伍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资金 、人才、 技术和装备是企业生存和长足发展的四大基石,也是提高劳动效率的主要生产要素。如果能拥有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不但可通过实行岗位轮训和实地教学等方法,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也可造就出一支业务精湛和综合性强的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从企业长远发展看,它不仅代表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施工能力,也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大,尤其是 2007年出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保持经济建设的强劲发展势头,各省市不但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也极大拓展了公路工程的建设市场。一些施工企业因存在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也制约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1.管理机制不健全和组织机构不灵活

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和组织机构不灵活,既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没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家长式或一言堂式的管理方式,把激励机制简单化的混同于就是要求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干的不好就罚款,管理方法不仅粗暴,而且简单,既不能适应公路建设施工市场的发展需求,也不能做到将各管理部门分工与协作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划分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管理模式是下级只对上级和本部门工作负责,奖罚结果全由自己承担,与他人无太多关联,既不能形成有效和统一的工作团队,也不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发挥集体优势作用,甚至造成工作对抗或增加了员工的逆反心理,使多数员工的工作要么是应付差事,要么是拈轻怕重。对技术等级较高的维修和操作人员的关

待遇没能真正体现出来,不能摆正设备管理工作的正确位置,造成各类人才的大量流失。

2.机务管理不规范和市场适应能力差

企业设备大多是专门针对某种施工工艺购置的大中型专用设备,不但专业性强,而且利用率较低。当某项施工任务完成后,就可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同样相关人员的技术和技能水平也存在着专业单一或偏门现象严重等问题,例如,操作者只会使用、维修者只会维修、保养者只会保养,复合型人才不但少,而且员工构成也非常不适于当前建设市场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凭经验或凭感觉管理设备情况比较普遍,对设备维修、保养也只是停留在说明书或以往经验上,既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

视程度,完全取决于主要领导的态度,不能形成规范性和企业化的设备管理模式。常出现随着主要领导工作更换,设备管理也随之发生改变的情况。

3.设备配套不合理和重用轻修问题严重

工程中标后公司要组建新的工程项目部,从其他项目部抽调来的机械设备大多是老化严重或技术状态较差的设备,而一些工程中必需的大型机械或特种设备却极度缺乏,在工程机械备的数量和选型上,与实际施工条件、施工工艺要求和工程质量等均不能做到合理的匹配。在进行机械配套方面,一是缺少主导机械概念,二是没有合理的预算。因设备的可调配性差,造成

有的机械设备是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且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和保养,而有的设备则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设备资产的极大浪费。各项目部因是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在设备管理和使用上均

有一定的自,因此拼设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现象十分严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严重不足,如、紧固、调整等日常保养工作都不能按期进行,常常是以修代保,形成管理上的恶性循环。有的机械设备因长期超负荷作业或遭破坏性使用,不仅加快了机件磨损速度、降低了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各类安全隐患和设备故障也在不断增多。不但影响了设备使用效率、增加了维修成本,也影响了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提高。

4.缺少系统、科学的统计与核算方法

在机务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 科学和统一的统计与核算模式,造成机械设备的工作状况、技术功能和维修保养情况,都不能实行科学、详细和客观的检测和记录。相关的监测数据、技术资料也不能通过信息化技术方式进行及时和直观的体现,使机械设备的日常使用、维修保养和成本核算等统计工作陷于被动,很难实施科学和有效的管理。管理人员往往是在工程结束后,再补充各类相关数据,不但无法真正反映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状况、技术功能情况及各项成本消耗统计等,而且单机、单车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较差。

三 、解决方法与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符合施工市场需求的管理机制,完善奖惩兑现机制,实施奖惩相当或奖高于罚的工作方式,形成人人争先、群策群力和全员参与、部门分工协作等科学的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模式。实行机械设备管理项目经理责任制,把设备管理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列入到项目经理任期的责任目标管理工作中,并进行严格的考评。将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和重视对优秀的设备管理、操作和维修人员的培养,在合理制定和提高他们工资待遇时,要充分体现出企业相关政策倾斜和福利优先的工作方针,进一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贯彻互相监督、相互协调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意识和思想,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以及管好 用好和爱护设备的责任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真正做到职责明

确、监督到位和科学管理。

2.规范设备管理程序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档案。完善的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仅能使管理者及时了解设备技术现状、调动情况和使用性能等,而且是制定维修计划、实施维护和检修工作,充分发挥设备技术性能的重要依据。建立设备履历卡、台账和技术档案,不但要做好设备的使用、维修等各种原始记录工作,也要将机械性能参数、技术状况等级、能源消耗等各方面信息,都能客观的反映出来,以便准确掌握机械设备的完好状况,进行科学管理和实施经济核算等。

(2)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为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要使每个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加强设备保养工作的重要性。不但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还要将维护保养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通过采取“ 预防为主,多保少修”的管理原则,加大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工作力度。机械设备保养应严格遵守 “十字作业 ”法,主要包括清洁、、调整、紧固和防腐。定期保养是指机械设备使用到规定的工作时间或里程时,必须实施的强制性保养工作,切不可因工期紧或连续作业等为借口,延缓或取消设备保养工作,杜绝设备“ 带病作业”和超负荷运转现象的发生。大量事实证明,约有90% 的设备故障是因保养工作不到位和操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培养一批既懂操作、技术和维修,又懂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和提高设备技术性能指标。

(3)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为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提高装备完好率、利用率,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应严格执行“ 三定 ”制(定人、 定机、定岗)、机(车)长责任制、单机单车核算制等各项规章制度,不但要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权限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还应通过加强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等方式,以调动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实行全员和全过程参与设备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强设备的经济管理工作

(1)做好技术和经济指标的论证工作。加强机械设备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是为节约资本、降低损耗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立工作业绩考评制度,规范各类设备台账和记录工作标准,引入设备使用和保养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是加强机械设备经济管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当工程项目完工后或在年终工作总结时,应对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科学论证,对设备运行成本及时进行统计与核算。对节约燃油及维修费用和优质高产、安全低耗完成施工任务的员工,不但应进行表扬,还要在物质方面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态度差或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不但要及时批评教育,还应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确实做到赏罚分明,打破设备管理工作上的大锅饭格局。

(2)实施基层单位独立核算模式。实行上级公司全面统筹规划,基层单位实施经济独立核算方法,应主要体现在:工程施工中的机务管理应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为施工生产提供有偿服务为形式,为工程项目部提供具有良好技术状况的机械设备。在项目成本核算中应将机械设备费用单独列出,作为项目的成本开支,此费用只能作为机务管理的总收支费用,实行上级统筹基层独立核算。不仅能让机务管理部门更能充分发挥管、用、养、修等工作职能,而且与机械设备的单机核算也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确保设备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措施。

4.加强各类人员的技能 技术培训

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则取决于企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实践证明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化技术素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高技术、高性能的现代化施工装备,对设备操作、维修和管理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加强各类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才能让具有现代化科技水平的高技能装备发挥出更好的经济效益来。开展各类专门的培训工作时,应结合本单位设备的实际状况,并为以后拥有操作、保养、维修和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团队来开展。同时要不定期的对各类人员进行考核,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既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又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树立主人翁精神。

上一篇:浅谈通乡油路路面的早期破坏 下一篇:浅谈碾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