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20 10:53:01

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并分析了国内外城郊游憩带研究的现状。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思路:探讨我国城郊游憩带形成的驱动力因素、城郊游憩带空间配置原理和配置模式、城郊游憩系统的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特征等。作者认为,应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系统规划,在空间上合理配置各种旅游地类型,发挥配置模式的指导作用,以适应大都市城郊旅游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城市旅游;城郊游憩带;城郊游憩系统结构

大都市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都市城郊(环城)游憩带系统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黄震方等,1999;胡勇,赵媛,2004;赵玉宗,张玉香,2005)。从目前我国都市旅游的发展状况看,城郊游憩带开发与建设还存在着缺乏统筹规划、忽视生态环境效应、游憩系统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孟明浩,顾晓燕,2002),制约着都市旅游和城郊旅游的协调发展。因此,对国内外城郊游憩带研究进行分析,以探讨和揭示城郊游憩带的形成原因、配置模式与系统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城郊旅游研究缘起及城郊游憩带概念的提出

国外对城市周边旅游地类型及空间结构的研究要早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前苏联地理学家对环绕城市周边的游憩地带已经有所注意,认为城市周围娱乐带的发展是对城市化过程的一种弥补。1987年Stephen L. J. Smith在国家尺度上将旅游划分成城市旅游、户外游憩、度假/划船、城市边缘旅游4种类型。1991年Mullins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认为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现代城市是为了消费而建立的,而不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城市那样以工业、生产、商业和居住为主要功能。Weaver(1993)根据旅游活动随距离衰减的现象,提出了城市居民出游的同心圈层结构,将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划分为专业旅游带、中心商务区、地方邻里区、胜地带和乡村5个带,显示出旅游研究者对城市旅游地域空间分异的关注。McKenzie(1996)也注意到城市郊区旅游发展问题,曾在一份讨论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文献中提到了城郊旅游现象。Scott D(1997)等人的研究反映了城市周边旅游的特征。日本学者铃木富治郎(1985)、山村顺次(1995)将目光投向城市周边游憩空间的形成和变化问题,山村顺次在其著作中提到在大伦敦的形成了环形的游憩地带。

国内关于城市周边旅游发展的研究从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出现,但是对于这一空间地带的称谓并不统一,有“城乡交错带"(沙润,吴江1997;符全胜,1998)、“郊野”(肖胜和,1999)、“环城游憩带”(吴必虎,1999、2001a)、“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王云才,2000),等等。无论如何称谓,这一地带介于城市市区与广大农村之间,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互相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十分活跃的过渡地带,这个过渡带在景观生态学上称为边缘界面(叶岱夫,2000)。吴必虎(1999、2001a)在对上海市郊区旅游开发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的概念(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 ReBAM),认为环绕城市、处于近城乡镇景观之中,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特别适合“短期游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称为环城游憩带,并初步建立起大城市环城游憩带规范研究的框架。

二、 城郊游憩带形成的驱动力因素

1. 市场需求因素

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对愉悦身心和短期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增强。一般来说,城郊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出游的重要选择地。因此,城郊游憩带便在这样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应运而生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双休日和“黄金周”休假制度,城市居民自由时间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对于休闲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吴国清(1996)提出,周末旅游市场的兴起促进了现代旅游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的步伐,使城郊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由于“黄金周”期间旅游景区超载、环境破坏、交通拥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旅游者不能真正享受到休闲的乐趣,于是居民开始理性地选择休闲时间,更多地选择周末休闲的方式,使自己不用远行就可以观赏到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和游览主题公园等。刘汉洪(2000)认为从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看,以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是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首选。

2. 级差地租与旅游成本因素

吴必虎(2001b)、石艳,何佳梅(2001)认为城郊游憩带的形成区位,往往是在旅游成本和土地租金双向力量作用下,投资商与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对于投资商来说,距离城市中心越远,级差地租越低,资金压力越少,而在城市中心则要付出高额的地租及其它费用,于是这种排斥性的内驱力使投资者的资金逐步投向郊区。对于旅游者来说,游憩目的地距离城市越远,游憩者的旅游成本越高,其出游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即存在所谓的距离衰减现象(distance decay)。吴必虎(1994)在对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的研究中得出,上海市民以郊区为目的地的活动人数基本呈同心圆衰减,在距离上海180km范围内的目的地,大约30%的市民曾经光顾过,距离增加一倍出游率下降5%。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最终在某个适当的位置形成游憩区域。吴必虎,唐俊雅等(1997)对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的主要结论之一即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km以内的范围内。张安,丁登山等(1999)撰文对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频率进行分析,同样发现距离衰减规律。

3. 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城郊游憩项目吸引力逐渐增强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收益以及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近年来各地都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纷纷把旅游业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很多城市把旅游业确立为当地支柱产业,并多方面给予政策引导与扶持,如旅游扶贫政策、旅游开发区政策、大旅游政策、旅游政府主导政策等,形成了支持城郊旅游发展的良好软环境(赵玉宗,张玉香,2005)。城郊地区也纷纷调整了各自的政策,把那些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土地从农产品生产中解放出来,用来发展旅游业。王云才(2000)认为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今天,大城市郊区应以城市极化为中心,建立合理的地域发展功能,以提供优质游憩地为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以此来加快大城市郊区的发展。城市居民对于近距离城郊休闲游憩的需求以及城郊政府对于自身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共同促进了城郊休闲游憩景区(点)的建设,使城郊游憩带逐步走向了成熟。

三、 城郊游憩系统空间配置理论模式

1. 基本理论依据

余晟(2003)在其著作中认为中心地理论、城市感知和城市意象、城市边缘理论对城市游憩系统的空间布局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的规模与其腹地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中心地的规模越大,它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的腹地面积越大。城市中心地的规模与其腹地大小的关系可以用于指导城郊游憩带的系统配置。城市中心地越大,到城郊游憩带旅游的城市居民就越多,对城郊腹地游憩设施的波及也越广。在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配置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城市腹地大小和当地的资源条件,建立适合旅游者需求的类型不同、规模不等的游憩设施。

(2) 城市感知和城市意象

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是对环境的一种感性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把握。城市感知是城市意象的获取途径,而城市意象是城市感知的最终结果。顾朝林,宋国臣(2001)指出,城市结构中的通道、边缘、街区、节点和标志5种要素对城市意象起关键性的作用。在这5大要素中,“边缘”与城郊游憩带之间有着极其相似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基于这一原理,城郊游憩带系统布局应该与城市意象要素相结合,突出自己的功能特色,从而加深游憩者对游憩地的感知。

(3) 边缘效应

由于不同类型因素的互补性会聚而产生的超越各地域因素单独功能叠加之和的关联增值效益就是边缘效应。从信息美学角度看,不同质的两种构图元素的边缘带,信息容量最大,在构图上易于产生魅力(沙润,吴江,1997)。城郊地区由于处于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独特区位和自然景观而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余晟,2003)。

2. 城郊游憩系统的空间配置模式

王云才(2000)曾对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的配置模式进行分析,认为B.B.罗多曼模式和Clawson & J. knetsch模式可作为郊区游憩地配置的理想模式。此外,余晟(2003)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城市游憩系统空间配置的“星系”模式。

(1) B.B.罗多曼模式。 该模式是在对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景观(自然公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郊区游憩地配置的理想模式,即自然公园配置的“极化生物圈”理论模式。该模式的主要观点认为,平原极化生物圈中郊区游憩地配置应包括集约农业区域、乡村游憩地、自然保护区、康乐公园等。

(2) Clawson & J. knetsch模式。该模式根据土地利用特点提出了空间利用者指向地域、中间地域和资源指向地域3种利用类型,也就是形成大都市郊区游憩地配置的3个圈层模式。该模式提出:在空间资源紧缺的都市区(即空间利用者指向地域)修建都市公园和运动场;在距离都市较近的乡村游憩地(即中间地域)建康乐公园、田园公园、农村博物馆和主题公园;而在距离都市较远的地区(即资源指向地域)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公园、城市野营公园、狩猎场等。

(3) “星系”模式。该模式借鉴了宇宙星系的结构模式来描述城郊游憩系统的空间布局,它围绕着核心城区将城市游憩系统划分为近程游憩带、中程游憩带和远程游憩带。游憩带的主要划分依据是游程时间,将距城区约0.5小时游程的地带界定为近程游憩带,游憩类型以生态、绿色的休闲活动为主;距城区约1小时游程的为中程游憩带,基本以城市郊区的小城镇、依托特定自然环境的大型游憩区和主题公园为主;距城区大约2小时的为远程游憩带,有的已进入其他省市的范围,主要以中小城市和特色旅游地为主。

四、 城郊游憩系统的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特征

沙润,吴江(1997)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把城乡交错带的旅游景观分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两种模式。他们把近城区作为边缘缓冲带的内圈,认为应选用风景名胜区模式,在这个圈内应降低建筑的密度,使建筑尽可能融入绿色的背景中;而近郊和远郊区为边缘缓冲带的外圈,宜选用森林公园模式。叶岱夫,陈岳裕(1998)认为传统的近郊区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远郊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产业布局已经难以适应城乡经济的发展,应该在近郊地区以园林、森林和农业观光园为基调进行综合开发,远郊区进行观光农业开发,建立城郊乡村保护区,建设各具特色的郊野公园。刘卫东,李家虎(1998)认为,大城市旅游业开发应从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资源出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建立旅游度假区;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便宜的地价建设主题公园;开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性和保护性旅游景点建设,以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名胜古迹建筑保护为主;产业旅游或商务旅游开发,以城市郊区工农业的成就和建设成果、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肖胜和(1999)在探讨郊野旅游的开发方式时提到,郊野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基础做不同的选择,如郊野公园、户外活动区、休闲度假区和农业旅游区。他在分析郊野旅游的开发方式的时候,只考虑了资源因素对于开发模式选择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城郊地区由于与城市中心距离不同在选择开发方式上的差异。王云才(2003)认为,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担负起城市景观生态保护和满足城市居民游憩休闲的高层次需求,他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划分成11大类30种景观类型。苏平,党宁,吴必虎(2004)在对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时考虑到了城市中心引力对旅游地的约束作用,他们发现不同类型的旅游地与城市中心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人工娱乐型旅游地最近、人文观光旅游地和运动休闲旅游地居中,自然观光型旅游地最远。

在国内城郊旅游研究的对象选择上,目前较多的研究是针对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都市。一些学者以具体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城郊游憩带的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符全胜(1998)在对江苏锡山沿太湖地区的城郊游憩带进行开发研究时认为,可以根据位置、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模式:在近城区可以选用风景名胜区模式,在近郊区可以借鉴主题公园模式、观光农业园模式和度假区模式,在远郊区可采用度假区模式和森林公园模式。王云才,郭焕成(2000)对北京市郊区游憩地的类型配置和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北京郊区游憩地中田园公园和观光农业园主要包括农园观光型、农园采摘型、森林公园型、浴场垂钓型、畜牧观赏狩猎型、乡村民俗文化型和综合观光型6类,并且根据北京市郊区资源、环境、区位及农业生产特点把全市的游憩地区域划分为3个圈层、8个地带。王云才(2003)又在综合分析北京市景观环境和景观相容度的基础上,结合近、中和远郊区三个地带的空间特征,将北京市郊区游憩景观区域规划为以城市文化旅游和居住休闲为主的城市近郊都市旅游观光带、主要集中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城市中郊大众旅游休闲带和广泛发育湖泊、山地、林地等的远郊中高山地景观区。此外,吴必虎和庞振刚、董波分别对上海的城郊游憩带的空间特征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吴必虎(2001a)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交通可达性和人群流动等因素,将上海的城郊游憩带描述为以中心城区为内核,形成3个环带的同心圆形式。庞振刚,董波(2001)将上海的城郊游憩带根据其景观特征划分为准城市带、过渡带和准乡村带,认为准城市带的景观特征为人工文化生态旅游区,过渡带为古典文化景观与现代景观结合的生态旅游区,准乡村带为近自然生态旅游区。王成新,王格芳,姚士谋(2004)在对无锡斗山城郊旅游区进行规划时,根据资源特点把旅游区分为观光娱乐型、休闲度假型、参与体验型、文化教育型和综合功能型。

五、结语

从上述对城郊游憩带的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特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城郊旅游发展现象和对空间分布规律的阐释上,而在其形成的驱动力机制、系统结构与地域空间分异规律方面少有新的研究成果,亟待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大城市城郊旅游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城郊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呼声,要求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使各种旅游地类型在空间上、类型上和规模上达到合理的配置。因此,在规划城郊游憩系统时,要积极发挥配置模式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城郊游憩系统结构以及地域空间分异规律,以适应和满足游客对城郊游憩地与游憩项目和设施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Mckenzie, F..Growth Management or Encouragement A Critical Review of Land Use Policies Affecting Australia's Major Exurban Region[J].Urban Policy and Reserch, 1996,15(2):83-101.

2.Patrick Mullins. Tourism urbaniz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91,15(3):326-341.

3.Preobrazensky, V.S., V.M Krivosheyev. Recreational geography of the USSR[M].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1982.

4.Sccot, D.. Exploring time patterns in people's use of a metro park district [J].Leisure Sciences, 1997,19(3):159-174.

5.Smith, S.L.J.. Regional analysis of tourism resourc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7 ,14(2):254-273.

6.Weaver, D.B.. Model of urban tourism for small Caribbean islands[J]. Geograghical Review. 1993,83(2):134-140.

7.铃村富治郎. 都市周边のレクリエ-シヨンの变容[J].地理, 1985,30(8).

8.山村顺次. 新观光地理学[M].东京:大明堂,1995:135.

9.程立初. 城乡结合部群体旅游市场的开发[J].经济师, 2002(9):64.

10.符全胜. 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苏锡山市沿太湖地区为例[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8(3):57-59.

11.顾朝林, 宋国臣.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设计, 2001(3):71-77.

12.胡勇, 赵媛. 城郊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模式初探[J].小城镇建设, 2004(5):49-50.

13.黄震方, 侯国林, 徐沙.城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观光农业的开发初探――以南京城郊观光农业的发展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4):103-106.

14.刘汉洪. 走向转型升级的中国假日旅游[J]. 旅游调研, 2000(11):10-13.

15.刘卫东, 李家虎. 投资开发大城市郊区旅游业[J].上海投资, 1998(1):44-48.

16.陆萍, 舒杰, 张华. 城乡交接带开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探讨[J].襄樊学院学报, 2004(2):72-74.

17.孟明浩, 顾晓燕. 近年来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 2002(6):71-75.

18.庞振刚, 董波,等. 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 旅游学刊, 2001(3):76-79.

19.沙润, 吴江. 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生态设计初步研究[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7(3):53-56.

20.石艳, 何佳梅. 环城游憩带形成机制分析及市场开发探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4):86-87.

21.苏平, 党宁, 吴必虎. 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 地理研究, 2004(3):403-409.

22.吴必虎. 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 地理学报, 1994(2):117-127.

23.吴必虎, 唐俊雅, 黄安民,等.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J]. 地理学报, 1997(2):97-103.

24.吴必虎.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01a(4):354-358.

25.吴必虎.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b:333-335.

26.肖胜和. 浅论郊野旅游开发[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3):43-45.

27.王云才, 郭焕成. 略论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的配置――以北京市为例[J]. 旅游学刊, 2000(2):54-58.

28.王云才. 论都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保护[J]. 地理研究, 2003(3):324-334.

29.王成新, 王格芳, 姚士谋. 城郊旅游区规划应把握的宏观问题――以无锡斗山旅游区为例[J].规划师, 2004(6):83-85.

30.吴国清. 市场导向与上海郊区旅游开发初探[J].人文地理, 1996(3):65-67.

31.杨京波. 城市化对城乡结合部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2):22-24.

32.叶岱夫, 陈岳裕. 当前城郊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探讨[J]. 惠州大学学报, 1998(2):97-100.

33.叶岱夫. 对我国城郊旅游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 城市问题, 2000(6):22-24.

34.俞晟. 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4-167.

35.张安, 丁登山, 沈思保,等. 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频率分析[J]. 经济地理, 1999(1):106-110.

36.赵玉宗, 张玉香. 城郊旅游开发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115-118.

上一篇:旅游形象感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旅游网站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