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指称差异看中美文化对语言的反构

时间:2022-09-20 09:24:15

从词汇指称差异看中美文化对语言的反构

摘要:

文化中最伟大的成就是人类的语言文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词汇涵义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文化对语言有重要的反构作用,中美语言词汇的指称差异表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在词汇学习中导入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更有利于语言文化的习得和掌握。

关键词:词汇指称;中美文化语言;反构

中图分类号: H315.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4-0087-03

一、引言

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语法、词汇)之一,词汇成为语言学领域的研究重点。笔者翻阅文献资料,发现近几年的词汇研究多集中在翻译领域、外来词和网络词汇以及词汇记忆法则等,也有学者探讨词汇的文化涵义,但很少分析文化如何“反构”(出自辜正坤教授的《人类语言音义同构现象与人类文化发展模式》,意即“控制、支配”)[1]词汇的指称意义。近年来,全国掀起“英语热”,人们参加各种英语过级考试。随之问题也浮出水面:考完试就意味着忘记单词,学习英语就忘记母语。殊不知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只知道词汇本身,不了解文化,对语言的学习只是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更不利于长久记忆。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对语言有这样的论述:“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2] 语言往往反映了一个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习惯和习俗。

二、中美词汇指称的差异现象

一般情况下,各个文化背景下的词汇之间是相通的。然而,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涵盖范围、意义指称、褒贬色彩等也有很大差异。常见的差异现象大致如下:

(一)方位词汇

中国人对东方和南方情有独钟。《三国演义》里的“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声锁二乔”;“万事已备,只欠东风”清楚地彰显了“东”对人们的重要性。此外,汉语中“东”还有主人之意,如 “做东”[3] 。然而,也不乏叹息西风凄冷之句,如“昨夜西风凋碧树”,“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等。在中国人看来,“西”象征黑暗、死亡、恐怖和不祥,有“一命归西”之说。南方象征着尊贵和富贵,因而坐北朝南为尊位,房屋选址也多坐北朝南。在美国,人们对 “西方”喜爱有加。同样受西风影响的英国亦如此,在雪莱的《西风颂》中就对“西风”大加赞颂。

(二)称呼词汇

在中国“农民”是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的普遍称呼,无半点贬义。《新编韦氏大学词典》、《美国传统词典》和《牛津英语词典》对“peasant”的解释为: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4] 。 因而在美国 “farmer”代替“peasant”,用来称呼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在中国,表明人际关系的称呼词汇不计其数,如“叔叔”、“婶婶”、“舅舅”、“外甥”、“姨公(婆)”等。美国不然,亲戚朋友之间直呼其名(西方人认为这是彰显平等的一种方式),孩子成年就自己奋斗,父母对孩子的私人生活也不予干涉。

(三)数字词汇

“六六大顺”、“四通八达”、“十全十美”是每个中国人所盼。对双数的偏爱使得人们在逢年过节时喝酒必喝双杯,红包必是双数,礼物必是双份,也盼着家里面的人都能成双成对。在中国人心目中,只有双数是完整的,故而有“二人世界”,“二龙戏珠”,“二泉映月”之类的双数词汇。然而,美国人独爱单数,也多用单数来表达数量,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

三、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反构分析

同样的词汇为什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差如此大?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蕴含在语言中,因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作为语言的基本成分――词汇,深受文化影响,文化对词汇有重要的反构作用。

(一)地理文化反构方位词汇

中国地势自西向东呈三级阶梯分布,西部多高原、山脉,东临大海,多平原且雨水充足、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且因中国处在世界东方,人们赋予了“东”更多积极意义。在中国,“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南方日照时间长,草木茂盛;北方日照时间短,故南方土壤肥沃,风调雨顺,乃生养之地,古有“南亩”,“南田日暖玉生烟”,“南园”等说法。

中国有“东风送暖”之说,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却独爱“西风”。北美洲西部山地纵列与海岸线平行,高大山系将太平洋西风滞留在太平洋沿岸,为北美洲带来充足的雨水,且美国西部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东部多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因而对 “西”喜爱有加。

(二)经济文化反构称呼词汇

中国东靠大海,古代交通不发达,无法穿越太平洋;北方大沙漠的蒙古,环境恶劣,难以生存;西部遍布高原、高山和大沙漠,即使“丝绸之路”的开辟也难以打开整个中国的发展局面;南方土地贫瘠,发展迟缓[5] 。古人靠封闭的农业耕作生活,这种根深蒂固的农业文化反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语言。这种封闭式的农业耕作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孕育了特殊的家庭模式(家国同构),形成了长幼有序的家族观念、家长制、尊老尚贤、家天下乃至慎终追远、祭祀祖宗等一整套宗法观念。因而在中国古代,君臣、父子、夫妻等级分明,严遵秩序,逐渐形成了各种“礼仪”,晚辈不可直呼长辈姓名,否则视为不敬、缺乏教养,这就出现了很多称呼。

熏陶美国人的西方文化主要诞生地――地中海一带,土地贫瘠,不适合农耕,但广袤的平原生长了茂密的草,适宜发展大规模的畜牧业,加之航运便捷,适宜海上贸易,美国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长年与大海打交道的美国人逐渐激发出了一种挑战和征服的心理。这种强大的民族意识衍生出“自我主义(individualism)”的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人人平等。因而上文中用“Peasant(农民)”称呼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成了对他们的冒犯。

(三)思维模式反构数字词汇

随着时代的变迁,多民族的中国人说着各种各样的语言,发音各式各样,但书面文字即汉字始终是统一的,这种立体的稳定的文字结构塑造了汉语国家立体型的辩证形象思维模式:凡事一分为二,有正有反,有阴有阳。在八卦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中国人思考问题四通八达,留有余地,既考虑对立面也考虑统一面,是一种典型的阴阳互补的思维模式。

相比之下,受拉丁字母书写方式的影响,美国人的思维模式呈流线型,二元对立,非A即B,非B即A。把认知对象单个分开来看成了他们的思维习惯,更加倾向单数。同时,因为的差异,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别。譬如,“十三”让美国人唯恐避之不及。据《圣经》记载,耶稣受害前与门徒们共进了最后一次晚餐,其中第13个门徒就是犹大,犹大将耶稣出卖,让他受尽折磨,这天的日期恰好是13日。 从此“13”就成了“背叛、苦难和不幸”的代名词。因而人们在生活中常用“12A”、“12+”等代替“13”,或者干脆省略[6] 。

四、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反构作用有助于语言学习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反构作用不可小觑,在学习语言和词汇时,尽可能了解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将大大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词汇学习时若能将字面意思和背景文化相结合,更有利于单词记忆和理解。譬如,“self-discipline(自律)”,知其字母和音标,可短时记忆,但时日一久,势必会因字母繁多混乱而造成记忆模糊或记忆错误。然而,了解美国文化的人就知道,美国是一个崇尚“自我主义”的国家,重视“自我(self)”、关注“自我(self)”。因而,“self(自我)”+ “discipline(纪律)” =“self-discipline(自律)”。如此,可引申出众多与“self”有关的词汇,如“self-congratulation(沾沾自喜)”,“self-assured(自信的)”,“self-content(自满)”,“self-esteem(自尊)”,“self-affirmation(自我肯定)”,“self-admiration(自负)”等等。其次,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语言学习者在了解词汇意义的同时,需要关注时展和社会动态,了解文化动向,将词汇和文化结合。

五、结语

总之,文化影响词汇的表义及运用,通过各种途径对语言进行反构。当今世界已逐渐变为“地球村”,各种文化的交织碰撞日益频繁,与此同时,“百家齐鸣”的文化景象仍将会长期存在,“融”而不“合”。因此,在学习语言词汇的同时,需知其文化根源,了解时代变迁与发展,将文化和时代背景合理导入到词汇和语言学习策略中,才能更有利于语言文化学习。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人类语言音义同构现象与人类文化发展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1995,(6):87-95.

[2]张宏献.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J].时代文学,2012,(5):23-25.

[3]王小凤.曾志希.“东”“西”“南”“北”的文化蕴涵及其英译[J].中国翻译,2006,(9):13-15.

[4]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2-54.

[5]李辉.语言、文化与词汇教学[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21-22.

[6]刘华.中西文化差异与词汇教学[J].科学时代,2009,(2):31-33.

[7].社会文化身份与文化趋同在英汉词汇中的体现[J].社会科学家,2009,(8):12-14.

上一篇:网络亚文化与现代大学文化的建构 下一篇:“传感器”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