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时间:2022-09-20 07:54:44

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摘 要: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和劳动素质等方面。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22-001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促进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作用

音乐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蕴含着真、善、美的深刻内涵,它通过艺术手段抒发人们真实的情感,表现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情感。

音乐世界包罗万象,优秀作品沁人心扉。一首好的歌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最简单、最明了的途径。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用丰富的、鲜活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巧妙地把思想素质教育融入审美教育之中。

一部气势恢宏的《黄河大合唱》可以说激励了几代人,这部大型声乐作品结构严谨、气势磅礴、音调雄壮、感情深厚。它表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前仆后继的精神面貌和伟大气魄。欣赏当中,学生们掌声不断,感触很深,他们不仅理解了音乐,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得以升华。黄河的伟大与壮观使他们震撼,抗战的艰难和残酷让他们感慨万千,日寇的侵略罪行令他们愤怒,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让他们引以为自豪。可见音乐的感染力是多么的巨大。是音乐打动了他们,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课。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道德水准得到提高,精神面貌得以振奋,音乐的“教化”作用是巨大无形的,它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作用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二、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

从生理学角度看,人的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的。左大脑半球“语言脑”主要担负着语言、阅读、书写、运算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大脑半球主要担负着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信息处理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右大脑半球如果能够经常得到锻炼,他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就能经常得以不断的强化、提高。音乐教育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右大脑半球的潜在功能,提高智能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打好基础。

三、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作用

音乐以优美的音色、明快的节奏、委婉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构成美的形象,通过听、唱等艺术实践活动,培养人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媒介,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音乐的特点是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使学生逐步了解节奏、旋律、调式、调性、速度、力度、曲式、风格等在音乐形象中的表现,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正确理解音乐,由此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多去接触优秀的、民族的、高雅的音乐作品,扩大审美视野,提高审美素质。通过对音乐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正确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全,情操的完善,使学生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发展。

四、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具有陶冶情操、保健身体的作用。音乐会使人的身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产生抗疲劳、助消化、调理神经等作用。清新流畅的音乐可以解除疾病、有益于身体健康。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身心健康。悦耳的音乐可以使人身心和谐、情绪振奋、心情愉悦,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在歌唱练习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有按摩、保健作用。尤其是大合唱,优美的歌声,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锻炼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五、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交往素质的作用

交往素质包括人际交往、乐群合作等适应社会环境和生产劳动所具备的一切社交能力。在新形势下,人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关系越来越复杂,教会学生热心参与、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尤为重要。而开展音乐活动正是锻炼学生交往素质的良好途径。它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还培养了学生开朗的性格,为学生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关系、更好地投身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岚清副总理说过:“音乐的魅力,在于他能使学习更有实效,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生活更有情趣,人生更加丰厚。”重视音乐教育就是充分肯定艺术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乃至整个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学校加强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多种感知和认知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和完善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用优美、高尚的音乐去熏陶和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但有美的心灵,而且还能创造美的语言、行为、生活。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下一篇:打造有效课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