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20 07:48:5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论文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萤星满目、血灌瞳仁、暴盲等范畴。DR常可出现玻璃体出血、黄斑水肿,继发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严重损害视力,甚则失明。因此,DR的防治是糖尿病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R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DR的发生多与阴虚燥热,肝、脾、肾亏虚,以及久病入络,痰瘀互结等因素相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DR中医病机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李华等[1]认为血瘀痰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病机。郭连川等[2]指出DR主要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阻、阴阳平衡失调所致。文小敏等[3]认为瘀血为DR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而“瘀血”的成因多为阴虚致瘀、虚火致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实火血瘀5个方面,并将瘀血所致病变归纳为目失所养、瘀阻目络,血不循经、瘀阻目络,浊邪壅滞3种。易细香等[4]研究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以虚为本”,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脾气虚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之根本,脾气亏虚,痰瘀内生是DR发生的重要机制,气虚证、湿证、瘀证贯穿各病程的始终。倪青[5]提出DR的病因主要责于阴虚、血瘀、痰浊、气虚、血虚等,病机总由肝、脾、肾脏腑虚损,真元耗伤,气血在经络输布失常所致,病位主要在肝,与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精津皆相关。周水平等[6]则根据络病理论来研究DR病因病机,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典型的络脉病变,络脉瘀滞是其基本的病理基础。目络瘀阻,日久不愈,血行不畅,精血不能濡养视衣,目精失养,神光失灵,则可出现视觉功能障碍。邪客络脉,营卫运化失常,营气涩而不行,卫气郁而不舒,则津液失渗,停聚络脉内外而痰瘀互结,则出现增殖性病变,进一步发展,机化牵拉,导致视网膜剥脱而失明。

2治疗方法

2.1分型论治

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对DR进行分型治疗。张懿先[7]分5型治疗DR48例:①阴虚胃热型,治宜滋阴养胃、清热润燥,方用玉女煎加减;②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补肝肾,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③肺肾阴虚型,治宜滋阴清热、益气生津,方用增液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④阴虚火旺型,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⑤阴损及阳型,治宜补肾温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达86.08%。王重农等[8]辨证分为4型:①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药用生地黄、熟地黄、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山茱萸等;②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明目,药用黄芪、党参、太子参、沙参、白术、升麻、陈皮、黄精、葛根、天花粉、山药、天门冬、麦门冬等;③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明目,药用川芎、当归、赤芍药、白芍药、丹参、桃仁、红花、泽泻、益母草、鸡血藤、牡丹皮、何首乌等;④痰湿型,治宜化痰去湿,散结明目,药用白术、苍术、茯苓、鸡内金、桔梗、泽泻、牛膝、山药、土贝母、决明子等。共治疗32例,治愈率为28.1%,有效率为93.7%。刘红娣[9]主张将DR分为3型:①阴虚火旺型,治宜滋阴降火,清热润燥,方选知柏地黄汤合增液白虎汤加减;②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方选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③脾肾两虚型,治宜脾肾双补,方选归芍六味地黄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经临床应用,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2以法论治

依据DR的病因病机予特定的治法来治疗,多以活血化瘀为法。任少兰[10]在西药降糖的基础上,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药用生地黄、赤芍药、当归、桃仁、红花、丹参、益母草、谷精草、密蒙花,随症加减治疗,总有效率为86.7%,研究还显示活血化瘀法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视网膜的高凝状态,减少渗出,保护视网膜。李有田等[11]以活血化瘀、通络明目法为主治疗,药用丹参、谷精草、密蒙花、刺蒺藜、、决明子、夏枯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陈亚琴[12]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单纯型DR患者36例,基本方:黄精、川芎、葛根、黄芪、山药、天门冬、麦门冬、枸杞子、丹参,随证加减,同时加服血塞通片。研究表明治疗组的视力得以改善,眼底微血管瘤和出血斑数明显减少,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能有效地改善视网膜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谷启全[13]以化痰祛瘀法为主治疗DR32例,其中对热入血分,脉络受损,迫血妄行者,采用凉血止血、渗湿祛痰法,方选清营汤与蒲黄汤加减;属肝郁气滞,湿热瘀阻脉络者,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法,方选逍遥散与祛瘀汤加减;属痰瘀互结者,予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明目法,方选血府逐瘀汤与加减驻景丸加味。总有效率达86.95%。

2.3专方论治

以特定的方剂治疗进行研究,选用药物多偏重养阴生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等。徐新荣等[14]用二至明目胶囊(女贞子、墨旱莲、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葛根、土茯苓、三七、泽泻等)治疗单纯型DR患者31例,研究显示二至明目胶囊能显著提高单纯型DR患眼的视力,改善视网膜功能,使视网膜微血管瘤减少、出血吸收和血管渗漏减轻,总有效率达到91.9%。柯向梅等[15]在饮食控制及西药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予复明散(天花粉、山茱萸、鬼箭羽、红花、密蒙花、桑叶、、蝉蜕、木贼)治疗本病60例,并与40例明目地黄丸组对照,观察症状、体征、眼底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61.26%,对照组为29.33%,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邓海先等[16]运用宁血益明丸(人参、牡丹皮、当归、枸杞子、茜草、桑叶、三七等)治疗DR患者68例,并以西药导升明为对照组,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提示宁血益明丸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液黏稠度,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稳定。李雪梅等[17]用五参明目胶囊(人参、西洋参、辽沙参、玄参、丹参、黄芪、白术、苍术、水蛭、浙贝母、昆布、葛根、三七粉)治疗DR,并与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合导升明胶囊)比较,2组各25例。结果表明,五参明目胶囊能显著改善患者全身症状,提高视力,抑制一氧化氮含量的下降(P<0.05),尤其对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DR有良好的疗效。

2.4单方治疗

将一些单味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应用于临床治疗。唐犀麟等[18]予球后注射莪术注射液治疗DR50例,结果出血吸收时间、视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较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总有效率达92.39%,说明球后注射莪术注射液具有止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可使眼底出血快速吸收。冯国瑞[19]用藏药独一味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患者26例,结果能有效促进积血吸收,提高患者视力。分析认为独一味的有效提取成分具有抑制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的作用,还能激活纤溶酶启动纤溶系统,是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较为理想的药物。陈鹏[20]使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增殖型DR患者3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的视力和视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并经治疗前后的对照研究,认为其改善途径为丹参通过刺激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而降低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水平,并且使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下降,提示丹参具有削弱自由基损伤作用。

2.5其它疗法

还有采用针灸、中药配合激光等方法治疗DR。刘学敏[21]自拟镇衄汤(生地黄、白茅根、大蓟、茜草、天门冬、麦门冬)配合针刺(双侧睛明、太阳、神庭、曲池、足三里、血海、阴陵泉、太冲、太溪)治疗DR,收到良效,总有效率达90.0%。曹惠芬等[22]通过实验对照观察,结果提示耳穴疗法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家兔早期DR具有预防作用。李晟等[23]比较中药、光凝及二者联合治疗DR的疗效,发现光凝联合中药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光凝组和中药组,视力提高和稳定者较多,眼底出血、水肿、渗出的吸收较快。

3小结

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防治DR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近年来科学的飞速发展,中医药防治DR的研究亦日趋深入,中医药治疗在提高患者视力,改善眼底病变以及全身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能通过辨证论治,将养阴、健脾、益气、活血等治法巧妙结合,从而使DR得到有效治疗,并且能发挥整体调节的优势,在有效降糖的同时,通过化痰活血等治疗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脂等,改善微循环,有效延缓DR的发生和发展。但中医治疗DR的方法虽较多,但仍没有根治的办法,应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高疗效,并阐明中医治疗DR的作用机理,更深入、更科学、更全面地开展好DR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华,黄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痰瘀论治[J].浙江中医学学院学报,2003,27(4):23-24

[2]郭连川,丁忻,郭叶楠,等.浅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瘀[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5):279-280

[3]文小敏,丁辉.浅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瘀血病理机制初探[J].陕西中医,2003,24(10):959-960

[4]易细香,余杨桂,张淳,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证候统计与病机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8):773-775

[5]倪青.病位侧重肝脾肾治宜祛瘀重养阴-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5):259-260

[6]周水平,仝小林,徐远.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论络病的本质和研究思路[J].中医药通报,2002,1(6):19-22

[7]张懿先.辨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8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9):30-31

[8]王重农,赵京伟.中医辨证施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15):2317-2318

[9]刘红娣.辨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9):538-539

[10]任少兰.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6):478

[11]李有田,高影,齐柏,等.活血化瘀、通络明目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5,25(12):18-19

[12]陈亚琴.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4):66-67

[13]谷启全.化痰祛瘀法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4):252-253

[14]徐新荣,王育良,章淑华,等.二至明目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2):81-83

[15]柯向梅,张彦铃.复明散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1):28-30

[16]邓海先,裴现省,邓想民,等.宁血益明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期疗效分析[J].中成药,2003,25(3):209-212

[17]李雪梅,于杰.五参明目胶囊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及NO影响的研究.河南中医,2005,25(9):27-28

[18]唐犀麟,杨凤奇.莪术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05,(1):19-20

[19]冯国瑞.独一味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J].广西医学,2003,25(4):619-620

[20]陈鹏,贺翔鸽.丹参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功能的改善与治疗前后自由基水平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5):157-158

[21]刘学敏.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2):23

[22]曹惠芬,汤晓云,梁凤书,等.耳穴疗法预防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23(5):33-34

[23]李晟,刘爱琴,廖品正.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4):276-278

上一篇:抑郁症治疗研究论文 下一篇:拖拉机报废回收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