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揣摩,二体会,三领悟,四拓展”的阅读教学模式

时间:2022-09-20 06:22:15

浅谈“一揣摩,二体会,三领悟,四拓展”的阅读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了?我认为主要是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上下功夫,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走好四步:首先揣摩课文的写作顺序(也就是作者写作思路、写作结构);接着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表达的主题);然后领悟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拓展延伸学生思维和学生的课外阅读面。若我们在阅读教学上真正能做到这四点,就能很好地切实围绕《语文新课程标准》而教学,而且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利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又如何做到这四点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际来谈谈:

一、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写作顺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文的写作顺序也就是课文的结构,揣摩课文的写作顺序也就是反复思考推敲课文的结构。要让学生揣摩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课文内容,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从整篇着手,弄清文章主要讲什么,分几步来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接着让学生反复思考推敲课文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些内容,让学生明白这样安排的写作顺序的条理性、完整性。这样一来文章的来龙去脉也就使读者一目了然。最后让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或提纲的形式写出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写事的课文,那么学生就清楚地了解课文中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是写景的课文,那么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作者是从整体到部分还是从部分到整体或是由近到远还是由远到近等顺序来写景物,甚至也理解到写景是先写那些景物再写那些景物;是写状物的文章,那么学生就清楚地明白作者是从外形、颜色、结构、用途等方面或是从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来写。揣摩课文的写作顺序不但让学生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同时还让学生懂得课文的层次,每个部分内容的划分,甚至让学生概括了课文每一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揣摩写作顺序的技巧不但要求学生在课内阅读时做到这一点,而且拓展到课外阅读文章、信息、现代技术等资料读物都要做到揣摩写作顺序这一点。做到这一点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二、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弄懂课文的中心思想,弄懂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就是理解作者写作目的。要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首先我们要在弄懂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推敲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接着分析课文的内容是表现谁的什么品质,还是抒发什么感情,或是反映什么问题,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说明什么等。最后让学生推敲课文中概括性的词语归纳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写作目的)。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在阅读课外读物时也要弄懂读物的感情表达,使学生在平时口头表达的内容或写作的内容上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有中心。同时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也代劳了我们以前归纳课文中心思想的阅读教学。

三、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式透切地了解课文内容

领悟课文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领会课文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从领悟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来引导。领悟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首先要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推敲课文是怎样围绕所表达的感情抓住细节进行具体描写。如: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内心活动、神态,或抓住事物特点通过运用修辞手法把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用途、习性等表现出来。以上就是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式,领悟课文的表达方式在阅读教学上不仅让学生学习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让学生在预览课外读物时同样做到要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这样就很好地让学生在口述内容或写作内容时有个表达思想感情的明确表达方式。

四、 引导学生拓展延伸深化了解课文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这教学环节极其重要,拓展延伸这一教学环节不但深化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甚至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说、听、写、想象、积累等各方面的思维能力。我们的新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这方面的拓展延伸的训练。在想象与写方面,我们就要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或作者的写作方法和生活实际去想象,去仿照。如:新教材十一册第九课《穷人》课后习题就要续写《穷人》,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去弄懂: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嘎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在这基础上我们就告诉学生:续写时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的变化。接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必要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最后,组织学生交流。在读与积累的拓展延伸方面,往往都是在学了这课文后被文中的事和人给熏陶了,很想更进一步去了解这事或这人。这样我们就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积累面,我们可以直接说出那些课外阅读与这事这人有帮助的了解。如:学习新教材十一册第六课《詹天佑》一课后,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詹天佑和铁路史上的课外读物,如《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更多信息。我们还可以布置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阅读诗歌、散文;访问周围的人,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进一步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上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拓展延伸深化了解课文内容,如果我们能做到这样的话,相信学生的阅读面更广,积累的知识更丰富。真正让学生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更得到实施。

总之阅读教学能做到如上四点,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而且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读书习惯。

上一篇: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下一篇:不因文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