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国防和军队建设

时间:2022-09-20 06:12:35

改革开放与国防和军队建设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一名在改革开放之初走入军营的军人,回顾3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我感到改革开放对我们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 保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的严峻考验,始终保持平稳、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军队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证,确保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一个重要原因。

表现之一:我军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党对军队的思想政治领导,是通过思想政治建设来进行和实现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不管社会大环境如何变化,军队始终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来统一官兵的思想,指导官兵的行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军,保证了广大官兵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抵御住了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真正做到了拒腐蚀、永不沾,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不变。从而保证了我军在保卫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和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绝对听从党的指挥,挺身而出捍卫国家、并确保了社会稳定。

表现之二: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党在军队中的各级组织来实现的。改革开放30年来,党通过不断加强军队各级组织建设,较好地解决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等问题,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表现之三:依法从严治军稳步推进。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军队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官兵的法纪观念不断加强,部队建设的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有效地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中央军委命令指示在部队的贯彻执行,为推进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法制保障。

二. 坚持“两个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就要着眼长远,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到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全局来谋划

国防现代化建设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发展之外,必须与国家改革开放的总要求相适应,与时展的潮流相协调。

一是坚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改革开放,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曾经让军队的一些同志感到失落,认为国防和军队的地位降低了。但是实践证明,这只是改革中的“阵痛”,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随着经济的腾飞而得到加强。

二是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带来了国家利益的延伸、战略空间的拓展和安全格局的新变化,这就要求有相应的国防和军事力量与之相适应。主席关于我军担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就是最准确的概括。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军队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大,保证使我军有能力应对复杂多变的军事挑战,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是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来思考衡量,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来谋划,因而才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了单纯的军事观点和经济思想,实现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三. 稳步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就要转变军事指导思想,始终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步伐

我军要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形势和不断深化的国家改革开放大局,首先就必须树立强烈的开放意识,广泛吸纳国内外、军内外一切先进思想、先进经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军的军事斗争准备方针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逐渐转变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走上了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推进的快速发展道路。

其次是要善于借鉴他人经验。我军积极投身于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之中,广泛汲取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优秀军事文明成果,积极借鉴外国军队建设的先进经验与作战理论的“合理内核”,有效地推进了我军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是持续扩大交流。改革开放的30年,就是我军不断“引进来”、“走出去”的30年。通过交流,缩小了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增进了互信,减小了爆发冲突的可能,优化了国家安全环境,拓展了国家战略和生存空间。

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可持续发展,增强军队建设发展后劲,就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坚持走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能够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和技术支持,这就为我军走出一条“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可能。

一是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纳入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军及时把民用科技转化为军用科技,借助地方科技力量攻克部队作战、训练中的难题,从“神舟”系列飞船到“歼10”战机的研制,一大批科研成果无不是军民结合的产物。

二是将军队后勤保障纳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近年来,依托社会力量,利用市场资源,把与作战、训练直接相关的内容,如军粮供应、军事运输、物资采购、生活服务等保障部分移送地方;把介于军地互通、军民互用的机构或设施设在地方,等等,从而提高了国家战争潜力,使具有我军特色的后勤保障“大联勤”体制逐步形成。

三是将军队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是人才的较量。近年来,我军借助国民教育的迅速发展,将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既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规模和速度,又增加了人才的“含金量”,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上一篇:谈谈我军治军理念的发展变化 下一篇:既是见证人更是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