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时间:2022-09-20 05:13:53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它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正是为了适应数学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学生在数学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通过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理智情感、价值观体验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创设数学情景激发探究性学习的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的数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展开思维的翅膀,饶有兴趣地主动探究学习。

首先,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并呈现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调动起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知识以前,教师要求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去逛商场,走进菜市场、参观冰果店等,使每位学生去了解、发现不同类型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分类摆放?在学习“分类”知识时,因为有了生活体验对“分类”的感知,学生不仅有兴趣分类,而且较容易理解分类的数学价值和生活价值,创造性地掌握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其次,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直接呈现学习内容为间接让学生想知道其答案而又不能直接得知,他们只能通过各种思维途径寻求正确结果,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探求的热情。如:教学新教材“认识钟表”以后,教师没有立刻让学生对时刻的认识进行练习,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出周末的时间安排,学生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设计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时间安排不尽相同的周末作息时间安排,而且在倾听他人的时间安排中指长道短,评头论足,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对时刻的学习中受到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建立探究模型促进学生构建认知结构

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究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地破坏已有的认知结构,经过独立探索或小组合作探索,建立起更完善、更科学的新的认知结构。

1.创设问题情景。教师把要探究的学习内容融入一个问题情景之中,调动学生关注的热情,使新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自觉把自己置身于探究之中,去发现隐藏的数学信息,这是学生乐于探究的起点。

2.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我们知道,解决一个问题很重要,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也更难。它体现了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多项思维的复杂过程,提出数学问题是探究学习成为有效学习的关键所在。提问题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分为学生独立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提出问题或教师提出问题等几种情况。如在教学“分类”知识时,教师先给每个学习小组一包杂乱的学习用具:有铅笔、橡皮、尺子、卷笔刀等,各种用品数量不一,颜色多样。当学生打开这包东西后,教师问:“当你们看到这些东西,有什么感觉?你提出什么建议?”学生便从自己的观察视角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经过归纳整理,为学生探究学习确定方向。

3.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指向下,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或数学经验,进行独立思考或探究,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每一个学生探究的内趋力。尽管有的学生探究的结果不正确或者不完善,但能让每位学生经历有价值的探究过程,展示其思维的不同层面,使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探究的能力都大有益处。

4.合作交流探究。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会产生很想了解别人探究的结果或者证实自己探究的正误的心理需求,这时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可以进行交流或合作探究,这个过程可使每位学生吸取他人之长,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同时再次闪烁思维的火花,提出一些新的数学问题,把探究学习引入纵深。

例如:在“分类”教学中,当学生动手分完学习用品后,教师没有及时评价学生分的优劣,而是问:你们想知道其他同学是怎样分的吗?再让学生们带着好奇心走下座位,去参观其他同学分东西的“杰作”,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你认为谁分得好?好在哪里?听了同学的汇报和评价,学生再次调整自己的思维,在对服装的分类中,提出了按季节分类,按大人与小孩的服装进行分类和按质量进行分类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更有甚者,有同学提出了还可以把按用途分类后的服装在某一范围内进行再分类,如按颜色、形状大小等,把对分类方法的探究性学习推向高潮。

5,归纳总结,构建认知结构。学生的认识不是通过传递获得的,而是在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的,他们经历了平衡——失调——统一的认知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探索过程进行归纳、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元,融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建立起更完善的认知结构体系。

三、注重实践运用提高学生探索创新能力

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学生经过探索学习获得知识或经验,只有在学习或生活中通过应用,加以验证,才能牢固地构建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之中,成为自身永恒的数学能力,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新的学习探究,使学习不断深入、创新。如学习完“分类”知识以后,让学生对混放一起的苹果、洋娃娃、梨、铅笔、玩具车、香蕉等东西进行分类,学生们很快把这些东西分为:食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品等类型,还有同学在食用品中又分出水果类和蔬菜类等,在玩具品中又把洋娃娃、汽车分为不同类别。这不但巩固了分类方法,而且展现了学生清晰的认知结构。课外,老师又布置了实践作业:按照学习的分类方法整理自己的房间,让自己的小房间既整洁又美观。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真谛。

(责任编校:白水)

上一篇:轻松口算快乐数学 下一篇:返璞归真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