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作用

时间:2022-09-20 02:50:54

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作用

摘要: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明确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并掌握思品课教学方法及规律,才能更好的发挥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品德 素质教育 作用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即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又是其他各育的归宿和保证,在素质教育中要突出德育的功能,强化德育的效应。而发挥德育教育效应的最有效途径是思想品德课。因此要发挥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学生思想品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因此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会学生做人。而思想品德课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简捷的途径、最有效的手段,是各学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的精华。

其次,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不仅包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且把德育放在首位。因此要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任务之一的德育教育,必须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作用。

怎样才能发挥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呢?根据几年来担任思品课教学,我个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初中生刚刚认识社会又缺乏社会经验,有些事自以为是,实际上对人对事有时缺乏正确判断力;他们模仿性强,同时又有很大可塑性,易于接受外界影响,正是“嫩枝易弯也易直”。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对学生思想教育要做到抓早抓小。抓早就是要思品课教师认真上好每年级的思品课,要从初一年级抓起,时刻围绕素质教育进行教学。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忽视思品课教学,为考试而教学的做法是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抓小就是结合思品课从小事抓起,防微杜渐,使学生明白对错,分清荣辱,使学生心灵不受侵蚀,保持纯洁健康的品质。

2.目的要求要切合实际。这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确定教学目的前,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分析本年级本班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年的教学计划和每单元、每堂课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比如,初一学生思想开始活跃,是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教学中可多采用讨论法、辩论法、谈话法的教学方式,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每堂课的课题要小一些,灵活一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是从一个个小而具体的概念逐步形成的,从认识无数小道理达到认识大道理。课题太大,涵义太深,教师不容易讲透彻,学生印象不深刻,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4.教学要点要简单明了。教学要点是为达到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所必须讲清的几个主要之点,它是教师的教学提纲,是学生领会某个道理的要领。教师讲课时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上去。

5.材料要生动形象。思想品德课运用的材料,是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启发道德实践的基础。因此要重视选材,材料要生动、形象、立意深刻、有感染力、紧扣中心。

6.讲明观点。讲清道理,明确道德准则要求是品德课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要把观点讲准确,把概念讲清楚,把道理讲充分。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荣,什么是耻等观念。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应该如何做,而且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那样做,道理在哪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行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防止学生养成盲目服从坏习惯。

7.深化认识。学生在明白一定的道理后,道德认识还不够稳固,深化认识则可起补充、强化作用,又为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渡奠定了基础。在进行深化认识中,对明理要进行检测,发现漏洞及时补救,及时反馈。可采取游戏竞赛,互谈体会等形式来完成。这些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寓情于理,寓理于趣,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创造了条件,以更好的发挥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明确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并掌握思品课教学方法及规律,才能更好的发挥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上一篇:提升初中地理教师素养的策略 下一篇:从心理辅导课的角度探讨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