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运用追问,深入理解文本

时间:2022-09-18 12:34:36

摘要:追问指的是一问再问,直到学生正确理解为止。在浅显处追问,可以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在留白处追问,通过联想想象,深刻把握中心;在矛盾处追问,问出问题本质;在错误处追问,可以回归到正途。就如何恰当运用追问和追问对于深入理解文本的作用,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追问 何处追问 追问作用 文本解读

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何为“追问”

《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解释为:“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汉语词典上解释为:“追根究底地问。”

“追问”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学生阅读感悟或质疑基础上生成的,以追根究底地问为形式,以引领学生加深对文章理解感悟从而习得语文能力为目的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它是以深入为方向,以思维走向为路线,发挥老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不是形式上“一问之后再次提问”的连续发问,目的也不是“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不断的对话与探究中理解问题的本质。

适时的恰当的追问,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且追问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也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发展。

因此,追问的基础是学生的阅读感悟或质疑,追问的过程既是思考的过程更是教师点拨的过程,追问的目的是深入阅读,从语言形式走向语言的内涵。

二、苔花如小米,亦学牡丹开――何处追问

1.在浅显处追问,挖掘问题的深度

文章就外在形式而言,有些篇章言简意赅,有些文章确文采斐然,有的语言浅显易懂,有的佶屈聱牙。许多文章却是看似浅显明白,如一杯白水,实际上却是陈年白干,醇香浓郁,值得品味。追问正是引导学生挖掘问题深度的有效途径。

汪曾祺是为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一特点在《端午的鸭蛋》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如“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肃然起敬”形容受到感动后流露出十分恭敬,钦佩的神情。因为鸭蛋而肃然起敬,令读者无不微笑。可见作者对自己家乡的鸭蛋是多么的“与有荣焉”。又如“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这句话非常的浅显易懂,没有任何的阅读障碍,作者怕被别人认为自己的家乡是穷地方,所以不高兴。实际上,汪曾祺用“”的方式,告诉读者的是,我爱我家乡,我骄傲,那里出鸭蛋。这样的地方很多,上课时,当学生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时,教师可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品味语言,挖掘思想内涵。

语言浅显内涵深刻的文章在初中教材中有不少,比如,《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春酒》《老王》等篇目。教学时,都适用追问,让理解更深刻。

总之,课堂教学中适时的“追问”可以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思考问题,把握深层次意蕴,从而体会语言的魅力。

2.在留白处追问,享受思考的快乐

留白,顾名思义,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与智慧。画如果过满过实,在构图上就失去了灵动与飘逸,显得死气沉沉;而有了留白,便给予观赏者以遐想和发挥的空间。同样文章如果话语过多,就失去了回味的价值和联想的空间。所以,许多作家,在关键之处往往采用留白之法。留白之处是阅读的难点,学生阅读时,可能发现不了这种用法,或者发现了却读不懂。用追问之法,填补留白,可以让学生享受思考的乐趣。

《老王》一文,杨绛坚持着她的文风“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留白之处更是彰显了她强大的表现能力。比如,“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老王没有回答说是他的家,杨绛就在此处留白,“老王为什么说是住了很多年,而不说那是他家”。如果我们追问,便会发现,老王的“可怜”在于他是那样的孤独,他缺少亲人的关怀和家的温暖。杨绛留白了,一切等读者去填补。又比如,老王去世了,他的老乡用了个词“早埋了”。杨绛有很多话说,她又留白,等着大家去联想。

留白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如《记承天诗夜游》《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香菱学诗》《阿长与》《走一步,再走一步》等经典篇目中。留白之处,如陈年醇酒,需要反复的咀嚼品味。追问正是品味好文章、挖掘新深度的好途径、好技巧。上课时,学生没有发现留白,用追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发现;发现了留白,用追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深刻理解留白之美。

3.在矛盾处追问,碰撞出思想内涵

一般情况下,让人们的语言都要遵守语言法则,否则就不规范。但是,一些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下,往往不墨守语言法则,而是用违反常规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某一情境下说话者的特殊思想感情,从而形成了巧妙的语言现象,收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教学中遇到的“矛盾”。矛盾之处,往往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和深刻的内涵。于矛盾处追问,在反复的思维碰撞中,理解思想内涵。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一处明显的矛盾,多年后鲁迅回忆百草园如此感慨“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猜测、不肯定,“确凿”是表示肯定的语气词,按照语法常规,这两个词不应该用在同一个句子中,否则就造成了句子前后矛盾。但是鲁迅巧妙地运用了矛盾,用“似乎”一词表现了时隔多年记忆有些模糊的情景,用“确凿”表现了对百草园的记忆犹新的状态。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童年的追忆,对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理解内涵。比如,可以这样追问:“似乎”与“确凿”这两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它们能在一个句子中同时使用吗?“似乎”说明了鲁迅什么情况?“确凿”又说明了什么他怎样的状态?对过去很久的事物记忆犹新,说明了什么?

又如,《湖心亭看雪》,明明已经是清朝了却用“崇祯五年十二月”;明明有舟子相伴,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在亭子里见到了客人,“问其姓氏”,客人的回答却风马牛不相及,“是金陵人。”舟子无法理解明朝遗老的恨世情怀,学生也不理解。张岱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过着游山玩水的“风雅”生活。明朝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明亡后,专心著作。他对明朝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所以他要用崇祯皇帝的年号;客人不说自己的姓氏,却说“是金陵人”,金陵即南京,明朝最初定都南京。上述的矛盾无不体现了张岱的“故国之思”。同时,张岱也在此文中“反映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所以他无视舟子的存在而称“独往”。

教学时,教师要在矛盾处一问再问,直到真正理解张岱为止。

4.在错误处追问,引领回归正途

学生在个性解读文本时,难免会出现偏差、错误的情况。对此我们是盲从还是拒绝?答案是明显的,尊重学生不能变成盲从。但如何拒绝?直白否认、当面制止,会抑制学生开展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用“追问”的语气、从“追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在上《皇帝的新装》的一个环节中,一个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说:“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他知道老大臣有理智,谁也不及他称职,所以派他去看布料。说明皇帝在用人的时候不是毫无道理的。”

这个理解显然偏离正轨了,她没有正确理解作者描写大臣去看布料这一情节的真正意图。我接着她的话问:“从后来的举动中看,老大臣有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学生纷纷找出理由,参与谈论。比如,他们找到了“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等语言。还有的学生从老大臣不断的叫天,可以看出他的心虚,因为他不是怀疑骗子行骗而是怀疑自己愚蠢,这样的老大臣在皇帝的眼中是诚实的,是称职的,这不是对皇帝极大的讽刺吗?

因为错误,让我有契机追问,使更多学生与文本有了深入的交流、沟通,赢得精彩的课堂。我有时甚至期待类似的错误出现,因为有错误才有了生成,因为有了生成才有智慧的光辉。追问,就是让错误变成美丽,让生成超越预设。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追问意义

追问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问题教学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追问的作用也正像春雨一般悄悄地影响学生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1.有效追问,走向深刻。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浅显处有效地追问,会让学生的理解变得深刻,从而正确把握文章的内涵。

2.适时追问,唤醒智慧。教学难点,如留白之处,需要学生思考体会。此时适时的追问,点拨到位,就能唤醒他们的智慧,读懂文章,体验思考的快乐。

3.巧妙追问,保护自尊。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但这不是说盲从他们的回答。面对错误的解读,巧妙的追问可以隐藏矫正的咄咄逼人的锋芒,保护思考者的自尊和积极性。

4.恰当追问,激活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追问,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的对话交流,激发他们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智慧,从而创造精彩的课堂。

四、小结

语文阅读的问题教学法,期待在阅读的教学中“受之鱼”更期待“授之以渔”,不仅希望学生能理解文章,更希望他们掌握的是阅读的方法,从而提升阅读能力,转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课堂点拨就要努力入此境界,点前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拨后则“柳暗花明又一村”。追问将对问题的点拨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枝末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总之,采用“追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方互动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不断呈现精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红霞.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追问”.教学月刊,2006,(8).

[3]孙亮成.发问、追问和点拨.江苏教育研究,2009,(8B).

[4]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6).

[5]王悦.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紫砂壶艺的传承与创新 下一篇:吉利海景2015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