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9-20 01:54:0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提出了一些有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议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specific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dvice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用水和人们的生活用水,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确下来,进而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一过程中,国家、水利管理部门等各方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方的监督和管理,优化水利工程分布,这样既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发挥效能,也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

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1.2设计、施工方面的问题

设计工作沿着预可研、招标设计、施工详图设计不断深入,不仅意味着结构图、工程量和工程费用计算的逐步细化和分解,还包括作为设计依据的基础资料必须逐步补充完善,设计方案的比较也需进一步深入论证。但实际情况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设计单位在整个设计阶段中施工方案基本无比较,只要方案可行即可,技术经济观念不强。招标设计阶段的深度与可研阶段差不多,无设计优化。在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后,由于业主的强烈干预,设计单位才对设计方案进行较细致地比较,导致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后设计修改很多。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设施的寿命以及工程的效益。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施工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监督制度不完善、建设单位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管理中的不正之风等问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1.3管理问题

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1.4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

1.5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 T 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

2.1推行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和设计监理制

通过招标投标制,引进竞争机制,促使设计单位具有忧患意识,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利用工程监理制度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必然会促进设计单位提高其设计质量。实施设计监理制,对投资控制是非常有益的。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使工程设计有条不紊进行,可对设计单位设置奖惩办法,辅助设计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

2.2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

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单独,行使工程建设管理职能,管理机构内部要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权责明确,认真抓好组织落实,以保证管理队伍有效和有序地运作。在工程项目招标时,选用具有施工资质的工程建设单位。应注意考察:一是施工队伍人员构成。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的业务水平,以及政治素质。二是施工设备。考查施工单位是否具备完成该工程所必须的主要设备。三是施工经验。了解施工单位建设此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业绩。四是经济能力与信誉情况。要对投标单位的经济状况和信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评估,在同等条件下,选用经济实力和信誉较好的单位,按招投标程序选出最合适的施工单位。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规程。成立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组成的质检组织,由建设单位总负责。施工中要对工程分阶段、分部分、按程序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设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自检,并及时向质检组织汇报质检情况。每项工程及施工阶段要履行相应的程序,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

2.3严格监督水利工程的建设

“百年大计、 质量为本 ”。水利工程质量关系到国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因此 ,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 ,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工程质量易受施工人员素质、 建筑材料质量 、施工工艺、施工设备 、现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工程质量问题,导致本来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最终变成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严重危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必须严把质量关,将质量意识贯彻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设计、施工、验收 3 个环节加强监督。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工程设计要求搞好技术指导,确保工程质量。

2.4科学规划,依法治理,保护和巩固水利建设成果

在水利建设成果的巩固过程中,与水利专家进行反复的探讨和论证,对水利建设设施的管理进行科学地规划,并对续建的水利设施或者改造、养护已建成的水利设施进行依法治理。转变过去的错误的思想意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较为彻底地治理水利建设设施。同时,笔者认为对水利建设成果的保护还应该纳入法律的范畴,把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相关人员身上,严惩懈怠人员,提高相关人员对水利建设的保护意识。

2.5扩大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财务机制

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和当地群众的自行筹措,应当将眼光放得更宽更广,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这样一来,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就多元化、灵活化,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增大,促进水利事业快速科学地发展。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财务机制,提高水利建设资金的使用率,不仅节约成本,还提升了水利部门的形象,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水利建设资金体系。

2.6注重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重视农田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与相关院校、有关单位搞好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做到有的放矢。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农田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现有农田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建设、防汛防旱、水资源管理农村安全饮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行家能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使他们能独当一面。

3结语

在我国农村水利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一直是被放在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灌区要实现农业节水,首先抓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建立一个完善的节水灌溉管理体系,同时还要抓好水利工程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保障措施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

[2]刘德力格尔,盛常玉,刘筱赛.在农村建设中水利建设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内蒙古水利,2010.

上一篇: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管的探讨 下一篇: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