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09-20 08:42:42

问题教学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51-02

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无处不在,恰当的巧设环节,设立悬疑,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提高。我觉得使用它能让我们教师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理念,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达到"我要学习"的目的。

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教学、复习课教学中都可以应用。"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考察一些名师上的示范课,他们在展开课堂主要活动时都有"问题教学"的运用。

一、 四个步骤贯串新课,节节有利师生成长

实施问题教学法通常包括指导预习、问题教学、设问练习、简结转新四个步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往往不能独立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有计划地提供学习内容,恰当引导,就不能形成有效自学。问题教学法主张"指导预习",精要设计两、三道引领性的预习问题,用以指导学生明确开展该课程内容学习的主要思路、主要目标要求及达到目标要求的主要途径和办法。还要求学生对教材做笔记,把在自学中的收获、认识及困难、问题明确下来,以便在课堂教学时提出交流、讨论、探究。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又避免了预习的盲目性,有利于下一步的有效教学。

在"问题教学"阶段,首先指导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借以了解其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大致情况,检查预习的效果。接着,进行启导提问讨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合作探究,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在这样合作探究的教学情景中,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探究与创新精神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教师的教学机智则可能因学生提出的意料之外的问题而展现,也迫使教师备课、学习更认真、全面。

如果说"问题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学习内容,达到应有的目的,是"掌握知识"的阶段,那么"设问练习"则是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阶段。新课教学安排好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每一节课都少不了总结,"简结转新"则高度概括了这一环节的主要做法和作用。由于它总结了问题,从而使教学重点得到了强调,学生对知识点可掌握得更牢固,对已达到的能力感到欣慰,对下一个问题的挑战欲望也会增强。

二、 灵活运用指导复习,铺桥引路顺利提高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复习时,也可结合运用问题教学法来进行。我的做法是:

一、先强化理论知识。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情态度、观点立场等。形式是文章的思路安排、语言特色、表达手法等。要让学生回忆课堂所学,理解记住这些基本的知识。

二、教给阅读规律。问题教学法的第三个步骤是"设问练习",让学生懂得对文章进行思考、自设问题。读完一篇文章,可结合它的体裁特点提出:"文章写了什么?"把握基本的写作内容、对象;再自问:"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思路、写作手法;最后思考:"文章为什么这样写?"深一层地探究作者的思想倾向、写作意图。这是三个基本的大问题,明确示范出来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他们不至于迷途。

三、启发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问自答、互问互答。如以"不写这些段落行吗"为形式理解段落层次对文章整体构思的重要性,以"换用别的词行吗"为形式比较体察用词的准确精妙,以"哪个句子写得最好"为形式理解句子的修辞效果,等等。

解决了学生不懂如何提问的问题,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指导工作也就落实了一半。当然,对各类问题有什么应对的具体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在本篇里就不赘谈了。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恰当使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语言的训练,能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弊端,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的探究能力、思辨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上一篇:基于网络多媒体生态学习系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 下一篇:中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数形结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