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时间:2022-09-20 07:49:58

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摘 要】人类已迈进了新世纪, 迎来了新挑战和机遇, 教育教学形势也在发生急剧变化,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数学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掌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外,还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意志品质的优劣,对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少学生数学学不好,不是智力低下,而是意志品质薄弱。为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意志品质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指出:“意志引人入坦途,悲伤陷人于迷津”。当今社会的中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得到家长过分的关爱甚至溺爱,同时社会、学校、家庭忽视对学生坚强意志的教育,造成学生意志力薄弱,如生活中娇气、不愿吃苦、不能按时起床、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看电视玩游戏没有节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旦碰到挫折就惊慌失措,甚至会因失望而轻生等。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锻炼意志品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数学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外,还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数据统计在数学学不好的学生中,有85%的学生不是因为智力低下,而是意志品质薄弱,如缺乏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等。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具有强化和推动作用。对于教师来说,正确了解学生的意志品质,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措施,正确地指导学生锻炼良好的意志,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1、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理想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初中生对数学有好奇心,他们从实用角度,想学到能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数学知识,他们会从数学的广泛应用和数学家们取得成就的动人事迹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一种想将来在科学上有所贡献的愿望,这些心理倾向,有利于理想的树立。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这些被积极的心理倾向得到满足。如“相似形”教学时,上课一开始,向学生提出:“谁能测出我县香山电视塔的高度?”并指出,“如果我们学好了相似形,就能测出来了。”学生顿感到惊讶和喜悦,产生直接兴趣,进而学习相似形的知识,介绍相似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产生活的关系,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 其次结合教学内容, 适当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如祖冲之和华罗庚的故事, 树立崇高理想,刻苦自学数学取得世界级成就的动人事迹等, 促使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特别是编选些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有关数据数学题, 使学生认识到振兴祖国离不开数学, 在心理上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更高要求, 逐步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学好数学的远大理想, 这是保证学生持久地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根本所在,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培养学生的坚韧性

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 离开困难, 磨砺意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说:“儿童的智力、情感和意志也象肌肉一样, 如果不加强锻炼和给以正常的负担, 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改进, 时还会变得迟钝起来.”教学中, 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 通过学生自已的努力, 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根据心理发展的情况, 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很强, 勇于独立钻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 尤其是初中三年级学生, 他们能看懂的内容, 不喜欢别人先讲, 自已会做出的题, 不想问别人。为此, 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 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 以人为本, 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如在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的教学, 先引导学生复习解方程、因式分解等知识后, 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当了解学生在探索新知中遇到哪些困难,教师鼓励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问题, 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利用课余时间, 让学生独立阅读一些数学史, 如圆周率π, 西汉刘歆推出π=3.147, 魏晋刘徽推出3.141024

3、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 培养学生的果断性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的动机有“趋避冲突现象”,“趋”是追求成功,“避”是回避失败, 彼此间发生矛盾, 构成内心障碍, 使外部行动陷入欲干不能, 欲罢不甘的状态, 这是产生优柔寡断的心理原因,同时来自周围环境非议的压力也是一个原因。如在回答提问或板演时, 由于过去未答好或出现错误而遭受同学的嘲笑时, 就会产生想答而不敢答、想做而不敢做的心理, 欠而久之就会变得“前怕狼, 后怕虎”, 畏缩不前。因此, 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应该在积极地启发、诱发、诱导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分析出错误的原因, 鼓励学生把甘苦、荣辱置之度外,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未能很好复习功课的学生,除鼓励外这应教育学生学习新知识前必须复习好旧知识, 作好充分准备, 就不会出现障碍,“临危不惧”, 紧急关头当机立断, 迅速作出判断。

4、帮助学生克服片面的个性特征, 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学生的冲突行动和消极情绪的产生, 其外因是来自家庭、社会中一些不良意志品质的影响, 其内因是学生未能充分认识自我和存在的片面个性特征。有的学生对自我弱点缺乏认识, 在学习中对困难估计不足, 认为自己什么一学就会、什么数学题一做就会, 表现在看书不认真、练习时马虎, 对自已的冲突行为不能克制;有的学生对自我优势缺乏认识 ,为数学难学, 自己学不好, 表现在上课怕老师提问、怕板演,练习前犹豫不决, 对自己的消极情绪不能克制,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吃苦耐劳的意志薄弱, 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的意志表现, 采取不同的措施,教学时要有讲有练, 精讲多练, 让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自主探索,互动学习, 使学生在千变万化的数学课堂中与困难作斗争, 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规范化的培养。

上一篇: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学习” 下一篇:对语文习作教学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