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教材苏轼词作教学浅析

时间:2022-09-20 06:42:07

苏教版初中教材苏轼词作教学浅析

清代先著在《词洁》中评论苏轼的词:“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觉不凡。”先著所谓的“韵高”而“浅浅语亦觉不凡”,我们可以从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选取的苏轼的三篇词作中窥斑见豹,它们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九年级下册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另外,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选录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示了苏轼作为唐宋家之一的散文作家的造诣。

一、“儒家用世之志意与道家旷观之精神”的融合

就所要论述的苏轼词作而言,笔者认为初中课文所选取的三篇苏轼的词作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江城子》作于作者出任密州知州的熙宁八年,《水调歌头》是熙宁九年,《浣溪沙》则是又过了六年迁黄州时期的元丰五年。笔者认为政治上的失意一方面造成了苏轼贬谪各地的颠沛局面,另一方面又使苏轼远离京师官场的恩怨纠葛而获得游历的机会,也使他的词作比起前代晏殊等宫廷词人有了更多鲜活的经历和情感。

如《浣溪沙》上阕描绘游玩清泉寺时遇到的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让人觉得颇为清新,至下阕,作者从“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自然之景悟出道理,写出了“休将白发唱黄鸡”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只是若联系到写作背景,作者的这种“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放亦不免让人有一种悲忧之感,如清代陈廷焯所言“愈豪放,愈觉悲忧,愈见忠厚,愈令我神往”。该词的基调与同属七年级上册的《水调歌头》一词是相似的,即永远坚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所不同的是《浣溪沙》下阕让人看到了旷达之中儒家积极入世的志意,而《水调歌头》则在下阕中加深了一开始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入世和出世的纠葛,即便基调是乐观的,但其中隐现的被迫流转之悲已然被作者写落笔尖、渲染曲中。

二、全能文学家的“以诗入词”

“以诗入词”体现了苏轼在词作方面的一个基本态度,这种态度,是词坛“一直到了苏氏的出现,才开始用这种合乐而歌的词的形式,来正式抒写自己的怀抱志意,使词之诗化达到了一种高峰的成就”。

学者在讨论苏轼词作时,基本认为有迹可循的成体系的创作,当在北宋熙宁五年至元佑元年左右,当是时,苏轼由汴京外放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等地。这个时期是苏轼词创作的高峰时期,出现了包括上述三首词在内的众多佳作,如九年级下册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于熙宁八年(1075),七年级上册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熙宁九年(1076),《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作于元丰五年(1082)。

对于苏词的古今论评,大多集中在其“以诗为词”的特点和创作倾向上。上文刚刚提到苏词的创作高峰,我们放眼苏轼的一生,与其诗文的创作比起来,苏词的创作年限显然要远远少于苏诗,前期丰富而多变的诗歌创作对于苏轼中年以后涉足渐多的词的创作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提供了创作灵感。而且,苏轼在词作的题材选择上,其范围也要比诗狭隘得多,这里仅举一例:苏轼现存的诗作中有很多表现当时农村民夫疾苦的,如《山村五绝》,而我们很少在苏词中找到农村题材的词作。

在莫砺锋的《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一文最后,作者总结说相对苏词表现出的细密、精丽的特点,苏诗有时有粗豪的缺点;相对苏词清丽、蕴藉的特点,苏诗有时有直露、浅显的缺点。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苏轼的“以诗为词”的创作理念,在初中诗词的教学中,可以作为拓展课外诗词的一个楔子。这里举九年级下册出现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课外的一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比较来说明,二者的创作时间在同一年,即熙宁八年,只是后者要稍早于前者,一为正月,一为十月。《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是苏轼为悼亡妻而作,全词体现了作者怀念亡妻、感时伤世的真切之情。而《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则以生动的猎场、壮观的景色和自己的豪情万丈、英勇无比,传递给读者极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这两首作于同年的词,被作者冠以不同的标题,苏轼那种想要“以诗为词”的创作意念裹挟着他“无意不可入词的写作之能力”,为刚刚步入青年初期的中学阶段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当说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三、“豪苏腻柳”亦相通

一般而言,我们论及苏轼的词作风格,大抵以豪放为主。从词的发展进程上来看,说苏轼豪放应无虞。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观念已然形成,如九年级上册选录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作者李煜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作者晏殊就是这一类词的代表,加上花间派的温庭筠、韦庄等人,直至宋代的柳永等,共同组成了婉约派。

与之相对,一般而言苏轼开创了北宋词坛新风,并与辛弃疾等人组成了通常意义上认定的豪放派。豪放派词,除了上文提到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选录的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也可以拿来一起比较阅读。

以上关于婉约、豪放的划分从词作的入门教学上并无大的不妥,对于刚刚接触“词”这样一种文学形式的初中学生而言,似乎可以快速地接受并了解它。但我们并不能把这样一种优雅的文学体裁机械地割裂后授予学生。具体来讲,可以用比较法来加深学生对苏轼词的了解,〖JP+1〗增强效果。如上文提到的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而为豪放派代表人物,其实苏轼、辛弃疾两家之词风肯定不可能完全一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论及二人就曾说过“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叶嘉莹说“辛词沉郁,苏词超妙;辛词多愤慨之气,苏词富旷逸之怀”,所以这二者的细微之别应该通过比较教授给学生,让他们尽量意识到作为共性的“豪放”和作为苏词个性的“超旷”的风格。再者,婉约派与豪放派也并非完全割裂的,开一代新风的苏轼亦曾受到柳永词的影响,苏轼就曾称赞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减唐人高处”,并且在一些景物的描法和风格上,苏轼早期或多或少与柳永相近。

所以可以通过苏轼词的教学,将五代至宋元的词作串联起来,虽然初中课本里的苏轼词只选了熙宁八年、熙宁九年、元丰五年各一首,但可与苏轼同时期其他作品比较;与课文选录的辛弃疾、范仲淹、李煜、晏殊等词人的作品,或作比较以加深学习效果,或作引导以触类旁通,以达到教学上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对初中教材选录的三篇苏轼词作简要分析,并与课本中的其他词作相比较,对词作中体现出的入世与出世的对立融合、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特色、苏词词作风格三方面进行简要讨论,认为在初中阶段苏轼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某些词作串联起来,比如将课文内容与苏轼同时期其他作品做比较,将苏轼作品与课文选录的辛弃疾、范仲淹、李煜、晏殊等词人的作品做比较,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资料:

1.〔清〕陈廷焯《云韶集》。

2.〔清〕先著、程洪《词洁》,河北大学出版社。

3.叶嘉莹《论苏轼词》,《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4.莫砺锋《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5.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华书局。

上一篇:《师说》观点的多元解读 下一篇:漫漫作文路,上下求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