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牵手学案教学的方法思考

时间:2022-09-20 05:21:48

初中生物教学牵手学案教学的方法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初中生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是一门容观察、思考、探究于一体的学科。教师如何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发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达到智能最优化发展呢?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实施学案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学案教学的内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把教学重心从自身“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上来,因此学案教学应运而生。所谓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 学案教学的意义

1.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案的导学和巡查指导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沿着学案引领的自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关内容自主探究,真正成为探究知识、体验知识乐趣的主人。

2.充分融合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学案教学的实施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3.充分锻炼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学案教学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学生的学法、学情等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有特色的、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的不断演绎,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巧妙地运用“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把它贯穿于学案教学的始终。整个过程,对教师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 学案教学的实施

学案教学方式灵活多变,适应性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尤其适合新课的教学。因为教材在观察、实验、探究等方面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学空间。学案教学最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简单知识独立领悟,难点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以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中《血液和血型》第二课中的“血型和输血”为例,本文简要介绍学案教学的实施。

1.细化学案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要用学生的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案的学习目标越明确,就越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制定为以下4点:一是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二是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两种用血清鉴定各血型的结果;三是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说明输血的原则;四是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形成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其中二、三项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才能系统地把握学习内容,构建出知识的大致轮廓。

2.创设情境,激发探索热情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学生创设情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资深教授达克沃斯说过:“我为学生提供情境,促使他们思考,并且观察他们如何做。”在创设情境时,笔者运用了以下问题引导:一是一女士分娩后大出血及一小女孩不小心手指被缝衣针戳了一下,这两种情况哪种需要输血?什么情况才需要输血?二是一百多年前,欧洲战场上曾出现有些伤员输血后转危为安,而更多的伤员却加速死亡的现象,这是为什么?这两个问题新奇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梯度性,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就为后来的自学—探索打下基础。这种自学—探索能力在每名学生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或潜在着,就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这种热情来学习。

3.自主探究,教师巡回点拨

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组织问题群,尽可能地让学生先预习,把握初步轮廓。学生依据学案对照目标,借助教材来思考问题,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将之同化到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同时发现自己理解的疑难点和需要探索的关键环节,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是学案教学的主要环节。

笔者在设计学案时,考虑到这部分知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并且学生认识方式和理解程度有差异,所以,将《A、B血清鉴定各血型结果》《四种血型中红细胞凝集原和血清凝集素的情况》《ABO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张表格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呈现在学案上,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能力和预习情况进行逐步深化探究。笔者还在课堂上安排了A、B模拟血清鉴定血型的实验,让学生从直观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对于鉴定的结果,学生们跃跃欲试,急切想了解其中的缘由。我用自制的ABO血型教具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们再次结合课本和实验,尝试填写四种血型中红细胞凝集原和血清凝集素的情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指导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二是提醒学生把自主探究过程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三是了解每名学生的阅读情况,尽可能随时在关键环节上给以指点,使学生豁然开朗地进入一个新天地。

4.小组讨论,教师精讲释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需要给予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以加强知识的互补。这样就可以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有较深的理解。

在学案教学中,学生好比是舞台上的演员,需要教师当导演。但是导演再好也不能代替演员去创造角色,然而天才的演员却可以取代导演。实施学案教学,凡是学生可以独立领悟的,教师无需再重复。教师的讲授要讲在学生迫切需要指点的节骨眼上,把握全局,一语道破;要在学生力不胜任时做出示范,进而要求他们将掌握知识变成技能加以熟练,在模仿榜样的基础上去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思考结果,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学习信心。

上一篇: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历程 下一篇:初高中学生写作兴趣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