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历程

时间:2022-09-17 05:01:4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历程

摘要: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在其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曾为澳大利亚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本文试图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历程进行阐述,从而借鉴其宝贵的经验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阶段;启示

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澳大利亚是一个年轻、美丽富有朝气的国家。然而这个国家虽然年轻但其发展成就是举世瞩目的,职业教育也不例外。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系统。

一、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历程

(一)早期的职业教育

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总督阿瑟.菲利浦率领的船队在1788年抵达澳洲大陆,揭开了澳大利亚殖民地时期的历史篇章。在这个时候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私有属性的,主要满足社会中等阶层以上的人的需要。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比较起来,它的发展要复杂一些。1867年,教育改革的浪潮超越了世俗化教育运动,实现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成了全社会的呼声。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各州相继在小学高年级增设实用商业课程或机械课,这是第一次澳大利亚在普通学校中增设职业教育课程。澳大利亚人最值得庆贺的日子是1901年。这一年,澳大利亚结束了100多年的殖民地时期,建立了联邦政府,成为英联邦自治领。新生的社会也迎来了长达14年的第二次教育改革浪潮,刺激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兴办了许多中等层次的技术学校、商业学校、家政学校。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发展轨迹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的翻版,英国学徒制是其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学徒制使用的是英国模式。早期的机械学院是技术学院的雏形,至今在各州首府和大城市的郊区还可以看到一些建筑,当时就是为了给劳动阶层提供基本技术的训练。1827年,澳大利亚第一所机械学院是在霍巴特成立的,后来1833年成立了悉尼机械技术学校。到1840年,墨尔本、纽卡斯尔、布里斯班相和阿德莱德建立了类似的学校。当时这些学校已经形成了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的雏形,但发展缓慢。1889年是澳大利亚技术教育发生第一次变革的时期,也是澳大利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界限,当时各州虽然发展有待平衡,但都根据不同的地域状况、人口状况和政治体制建立了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对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职业教育的发生和发展(1890-1970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经济萧条和战争引发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勾起政府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视。经历了19世纪90年代严重的经济萧条后,1900年,维多利亚政府成立了皇家技术教育委员会,由芬克任主席。1899年维多利亚成立了全澳第一个负责职业教育质量调查的芬克委员会,塔斯马尼亚(1904年)、新南威尔士(1901年)、昆士兰(1909年)和南澳大利亚(1905年)也相继成立了类似的调查小组,各州调查结果都特别强调,职业教育管理方面各自为政,全国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职业教育在整个社会领域和教育体系内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有的调查报告都号召,国家应当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规范的教育管理体系,要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合理协调发展;要求职业教育要建立在宽厚的中等教育基础上。

(三)职业教育的缓慢重建(20年代至40年代)

20年代至30年代期间,技术教育一直处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战后恢复的重构构时期。这个时期引发了对学徒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在20年代初,各州仿效新南威尔士州(1918年)相继成立了学徒制管理委员会,并逐步实施dayrelease的培训方式。而30年代至40年代,经济大萧条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期间,旨在给联邦政府施加压力,为技术教育提供足够的经费,各州、领地教育部长组织成立了“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AnstrahanEducationcouncil,AEC)”。30年代末,经济大萧条逐渐结束时,高失业率扩大的状况。为了重振澳大利亚的经济形势,联邦政府加强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但却只是提高了各州的全日制培训经费支持。二战期间,澳大利亚了两大人力培训计划。一个是为了培养战争急需品制造的技能人才,1940年的《技术培训计划》,为此,联邦政府特意为技术学院和高校专项经费已购买培训用的实验设备。另一个计划是为二战时期退伍军人在行业或中学阶段开设全日制或部分时间制的技能培训课程,1944年《联邦重建培训计划》。由国家出资,该计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退伍军人的就业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学院的发展。

(四)职业教育的初创阶段(50年代末到70年代)

这个阶段二战与经济大萧条一样,促使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战后,办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院校与行业的联系等都对传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各州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于1949年,新南威尔士州率先开始了技术教育体制改革的尝试,并了《新面威尔士州技术教育法案》,州教育部下高独立的技术教育处,技术教育处处长直接对联邦政府教育部部长负责。同时,成立了技术大学,举办专科层次的技术教育。二战后20多年,澳大利亚经济社会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移民逐渐增多,经济迅速复苏,也导致澳大利亚人口急剧膨胀。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加剧了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需求。二战前,技术教育结构非常单一,主要是学徒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战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技术性和高技术性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职业重新分类,职业教育得到了发展。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技术教育虽然一直处于增长时期,但是经费短缺等问题一直困惑着教育界。60至70年代,澳大利亚经历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金融业和通信业的发展对传统的制造业、农业和采矿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妇女参加职业教育和就业率的几率大大提高。各州政府建立了职业学校,这些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开设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成为普通教育阶段以后一股强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生力军。

(五)TAFE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变革(1972年-1992年)

历史上,澳大利亚政府对教育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1901年联邦成立时,《宪法》明确了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共同承担对教育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但事实上联邦政府认为教育主要是各州的责任,把责任推到州政府的身上。1927年澳大利亚迁都堪培拉后,联帮政府才开始对堪培拉所在的首都领地的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但长期以来,联邦政府掌握着财政和税收大权,而教育的重担却由州政府承担。二战激发了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兴趣,尽管各州要求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呼声很高,但技术教育在教育体系没有一席之地。直到60年代,政府对基础教育、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的投入都不能满足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1973年3月在继续教育老师协会与技术的影响下,澳大利亚教育部建立了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会(Australianconllnitteeon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简称ACO工AFE),继教育学院其对未来发展的建议。报告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转折点。从这之后,政府对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投入比以前有了明显增加,学校的质量和数量也有了显著地提高。TAFE是澳大利亚第类高校。TAFE把部分普通教育、技校、大专和中专融为一体,以在职培训和就业前为主。学制各种各样,学生没有年龄限制,课程设置与本地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TAFE是在政府的直接指导下起步发展的,因此,在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出现了私有职业技术学院后,人们把TAFE神圣地当作是政府所有的、公立的职业技术学院,以区别其他性质的职业技术学院。

(六)职业教育大发展时期(90年代以后)

20世纪820年代,服务性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职业院校的老牌专业—制造、采矿和建筑类专业进行冲击,传统职业教育的不足被私人培训机构得以弥补。当时,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研究报告陆续提出: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改革在联邦政府、领地和各政府以及行业等各界力量的推动下,从80年代至90年代十年间,改革成效最为显著。90年代后期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改革成果涌现的高峰期。这个阶段澳大利亚在现有学徒制的基础上积极地实施了新学徒制培训方案;提出了高中应当开设职业教育课程;顺势成立了国家培训框架体系,包括资格认证制度和培训包。资格认证制度,即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ns 阔ianQUalificationFr别nework,简称 AQF)建立于1995年,2000年后全国实施。培训包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依据,其具体阐述了对职业岗位的实践技能和基本理论要求,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能认证标准。

2000年以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制不改革创新,政府及社会各界力量切实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合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努力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于是国家培训署就委托国家培训质量委员会,并与各州政府、职业和行业教育培训管理机构能力合作,对澳大利亚认可框架进行大力的修订,并更名为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高效的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用于监控注册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质量。2001年6月该体系得到国家培训署的批准,自2002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通过修改和更名后,质量培训框架对办学质量监控更加量化,主要有两套质量标准:一是RTO的标准。只要符合该标准规定的共12个条件,均可举办全国通用的职业教育培训及技能鉴定的服务,颁发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这12条标准说明了RTOs应当具备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条件。二是各州(领地)注册/课程认证机构的标准。各州注册/课程认证机构负责受理的注册及其培训课程的认证,这类标准主要对各州(领地)的注册/课程认证机构的质量把关。这两套标准全国通用,具有巨大的执行力度。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运行后,与培训包和资格认证框架一起,从培训计划、资格认证、培训内容到培训质量保障形成了世纪之初澳大利亚全新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企业界的推动下,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改革经历了长期不懈的、艰苦的努力,以逐步形成其合理、完善、高效的体系。

二、启示与经验借鉴

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不断探索和改革阶段,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宝贵经验,吸取其中的合理精华,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途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有如下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澳大利亚政府及公民都对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把它看成是国民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有力杠杆。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从而不断强化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

在我国则不一样。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们都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例如古人就认为它是“奇技淫巧”不值得学习。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问题上,思想观念上普遍存在着误区,认为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都是高考的差生,认为职校生低人一等,这都是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目前,尽管政府给予了职业教育一定的支持,但发展的前景并不乐观。为了改变这种陈腐的观念,建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我们要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一方面要转变政府的观念,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地位,提高全民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的地位、功能等认识;另一方面要切实注重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建立合理的教育分流机制和沟通机制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之所以领先于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教育分流机制比较合理,在小学毕业时就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分流,初中毕业时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差异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再次分流,并没有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奇怪现象,大部分学生都选择职业教育。而且,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和沟通的机制,使得学生在从事职业教育后,也有机会接受普通高等。如澳大利亚TAFE体系内部六级证书教育相互沟通,TAFE体系外部与普通教育也相互沟通,规定取得高级专科文凭,就可直升大学攻读学位不参加考试。此外,职业教育实现模块化教学与课程,学生所取得提学分还有获得证书以及文凭无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外,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相互承认。这些举措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要求提供了许多便利,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即没有建立完善的分流机制,也没有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沟通的机制,所以,我国需要针对这些问题,为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和自由选择,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和教育即分流又沟通的机制。

(三)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

国内的院校对于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很多院校还是一片空白,把精力集中在对全日制学生的教育上。这对今后的职业教育发展很是不利。因为随着学生生源的减少,学校的着重点也会转移到社会培训上,起步越早的学校其发展的潜力越大,对于校企结合,部分院校已推出了订单教育状况,但是和澳大利亚的TAFE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学校和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强紧密联系,目前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还难以单独举办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因此,和企业或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中心是非常有效的职教发展途径。跨企业职教培训中心也应该面向市场,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四)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职能

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其中政府责无旁贷,首先,政府要为职业教育指明发展方向,为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出预测和判断,其次,政府加大对财政投入力度。要明确发展职业教育即是新进入劳动者提升职业素养的要求,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帮助已经进入市场劳动者实现职业转型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措施,因而,无论从教育发展还是就业促进或者是公共服务提升的角度来说,政府都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再次,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者和市场管理者,政府还必须大力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维护职业教育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社会生产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劳动都素质,成为社会生产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使其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过程中,劳动者的适应性培训和改变性培训显得更加重要,并成为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出路,因此,必须将职业教育建立在社会生产实际基础上,一方面,要明确职业教育的重点和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特别是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后要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预测,并做好就业市场需求信息与培训市场需求信息的对接,保证职业教育的方向不偏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的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2]杨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10).

[3]张成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4]杨婷匀,徐辉.技能立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新理念[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5]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原因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上一篇:做智慧型教师,建和谐师生关系 下一篇: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