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要为自己找乐

时间:2022-09-20 01:17:26

空巢老人要为自己找乐

空巢原本指小鸟离巢,如今却形象地用来描绘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空虚寂寞的老人们。

对于更多的老人来说,物质养老不再成为问题,精神上的依托、心理上的慰藉才是迫在眉睫的需要。再优越充足的物质生活都无法消除老人内心对空虚和孤独的恐惧。其实,作为“空巢”的主体,老人们应该主动出击,改变养老观念,积极发现并寻找老年生活的快乐。

不和热点脱节――读书上网

在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电子商务、“芙蓉姐姐”等新鲜事物频频出现,“杯具”、“给力”等流行热词更是层出不穷。而老人由于生活圈子缩小,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较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况,知识与信息不能及时更新,以致与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逐渐脱节,从而被社会和家庭边缘化。

事实上,随着网络的普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高度发展,老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随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社会热点问题。老人可以将自己的看法在电话里与外地的儿女们说说,也可以试着到网上与网友们讨论交流,以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

不和科技脱节――用新玩意

如今,不少老人受到“高科技”的困扰,他们不知道信用卡,不会用电脑,甚至不敢用电热水器等。很多老人对这些新玩意充满了“既想知道,又不敢随便碰”的矛盾心理。

科技的发展让老人感到茫然。他们不会打字,不会使用鼠标,想学又不知从何学起,生怕按错一个键就弄坏了,小心翼翼、束手束脚,感觉自己像“文盲”。而疏于和父母联系的儿女,只知给父母配备高科技设备,却体会不到父母内心的恐惧和困惑。

其实,老人们不要一听到“高科技”就敬而远之。“老人电脑”、“老人手机”等专用产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使用不便的困难。儿女们也可以多想办法,让父母享受便利,比如把儿子的电话设置为快捷键1,女儿的电话设置为2等等。

不和邻里脱节――组织伙伴

退休后的卓阿姨参加了社区的腰鼓队,每天和一群老姐妹自娱自乐,其乐融融,既打发时间,又强身健体。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忙于在外求学或打拼事业,大都是离家千里甚至远飘海外。即使有些年轻人与父母住在一起,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也使他们分身乏术。

面对这种现实,街坊邻居是离老人最近,也是最容易找到共同话题的伙伴。老人们可以一起组织活动,比如交流养花养宠物的经验,参加锻炼,一起下棋打扑克,一起买菜逛超市等。有街坊邻居结伴,既赶跑空虚孤独,又丰富了精神生活。

不和亲友脱节――主动联络

现在,很多儿女觉得忙不过来,老人担心打扰孩子、亲友的工作,怕自己给他们添累赘,宁可闷闷不乐地待在家,望着天花板东想西想,也不愿意主动联系子女和亲朋好友。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关心、与人多交流。老人大可不必有太多顾虑,不妨变被动为主动,利用闲暇时间给亲友打打电话,走动走动,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该出手时就出手”。节假日时,还可以充当亲友们之间的亲情“胶水”,帮着联系、张罗家庭聚会。

总之,在有儿女关心、陪伴的同时,老人更要自得其乐,从容面对和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

上一篇:杭州小区居民流行“阳台菜园” 下一篇:长到多大才“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