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在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20 12:15:18

语文教学在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校是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之一。语文作为各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关键。在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语文教学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一方面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还应指导学生积极融入班级,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社会化的内涵

社会化主要指个体从自然人转变成为社会人的过程。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即指个人在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使自己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并形成独特自我的过程。

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社会化途径众多,但很难自己选择有效的、合理的社会化途径。中学是中学生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的必经阶段。因此,学校要积极为中学生提供有效的、合理的社会化途径,帮助中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教育,为其升学、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二、语文课堂教学在社会化中的作用

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地方,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语文课堂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培养学生们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为走向社会练好良好的基本功。

在语文课堂上,广大语文教师要采取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们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们积极地探索。教师应给予学生们客观合理的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教师在评价的同时还应体现出一种师爱,这样,即使是指出学生们缺点的评论,学生们也乐

于接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的兴趣,才能真正地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质。

在语文课堂中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教师努力设置宽松的课堂氛围,将语文课本中的问题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现实生活气息的情景,让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景中的问题。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们质疑问题的精神。

总之,对于中学生来讲,在学校的多一半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养成的习惯和培养的兴趣,不仅对语文的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形成的自我认知对其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发展有着重要的潜在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的方法。

三、作文与阅读在中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

语言文字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理性标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广泛的阅读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必经之路。中学生不仅要学好课堂规定的内容,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并不断进行作文的训练。

通过作文和阅读可以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是非观念的形成。学生们在阅读和作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的过程。阅读和写作要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过程,而中学阶段对读书和写作的认识与思考,会对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社会实践在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语文课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征,决定了语文学习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生活的了解。语文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们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惑和迷茫,此时,教师就要积极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和思考,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能力。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所在,而且对他们的个性的完善、是非的判断、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认识等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校内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情况,积极和家庭沟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的课堂中学习和实践。只有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做到知行统一,才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最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师在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阶段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特别强,但学生们的个性、自我认知和是非的判断都还很不完善。此时教师就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和沟通能力,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发挥好在教学中的辅助和引导作用,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讲授,而且还应充分利用当前的条件,组织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总之,中学生是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一群体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他们的成长,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社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动态过程中推动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很多,而语文教学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因此,在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文的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的作用,同时教师要主动地与家庭、学校及社会联系,共同推动学生的社会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社会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2]常言虎.中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成因[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3]高怀玉.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8(11).

[4]周虹.倡导绿色语文享受学习乐趣——再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J].考试(教研版),2009(03).

[5]刘敏.浅谈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05).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师的倾听艺术 下一篇:“评价”点燃生命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