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商务谈判中的隐喻

时间:2022-09-19 11:33:35

论英语商务谈判中的隐喻

[摘要] 隐喻作为人类认知思维的一种基本手段,在英语商务谈判中会大量出现,正确理解谈判对手话语中的隐喻意义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与合作。

[关键词] 隐喻 商务英语谈判

一、引言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寻找合作的机会。在和外商进行谈判的时候,有时我们会发现很难理解对方的某些口语表达,如果按照对方话语的字面意义来理解的话往往不能把握谈判对手的真实意思。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我们听不懂对方的一些俚语;另一方面在商务英语口语表达中会出现大量的隐喻,如果对此不熟悉,难免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隐喻在英语中非常常见,英语国家人士在商务谈判讨论中几乎不可能不使用含有隐喻含义的单词或短语,了解英语词汇的隐喻含义能大大提高准确理解商务谈判对手话语的真实意义的能力,从而提高谈判成功的机率。本文将通过具体例子,探讨商务谈判中隐喻的使用及其理解机制。

二、英语商务谈判中隐喻的工作原理

何为隐喻?隐喻,它不同于修辞学上的比喻。它不仅仅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语言现象,它还体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认识世界的方式。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在人的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imagination),既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隐喻作为想象的认知操作,是人的主要认知能力。

所谓的隐喻过程就是从“源域” (source domain)到“目的域”(target domain )的部分特征(可能是原型特征,也可能是非原型特征)的投射映现。隐喻是人类用一种已知概念对另一种概念进行比喻阐述,从而形成人们可以接受的概念或模式,以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概念或模式进行思维或活动。自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发表了名著《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隐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方式。

隐喻也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语言都是隐喻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隐喻来进行思考和表达。英语商务谈判中外商经常大量借用隐喻来描述和讨论与商务有关的概念或事件,:

(1)The company was starved of investment capital. 该公司急需投资资本。

(2)The company said that the cupboard was bare. 公司说它已经没有钱了。

(3)We have to make do with scraps from their table. 我们不的不将就着用他们剩下来的资金。

在隐喻的生成过程中,人脑通过能指把原所指的某一特征投射与另一个在某些属性方面相近的新所指。上面三例隐喻都是在“金钱就像食物”(Money is like food)的基础上形成的。金钱就像食物一样,可以被吃或分享。这个隐喻过程就是从食物这个“源域”(source domain) 到金钱这个“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部分特征的投射映现。隐喻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常常用具体形象的概念来表达抽象复杂的概念。

人们使用隐喻,有时出于认知和语言的限制,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不得不借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种事物,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有时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选择用另一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思想,获得更好的语言交际效果。

如今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事物新现象。由于词汇空缺,人们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就要为新遇到的事物起个名字。其主要方法就是使用隐喻手段,即发现“源域”和“目的域”的相似性,从而以源域之名指代目的域之实。譬如 “a cube farm”原指方格子农场,通过隐喻想象使它扩展为“公司中用隔断隔成很多小工作间的办公室”,意思表达得生动形象。

三、英语商务谈判中隐喻的理解

隐喻是商务英语谈判中意义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看以下几例:

(4) They built up the business over 20 years. 他们20年来把生意越做越大。

(5) Strong foreign markets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a successful economy. 繁荣兴旺的国外市场是成功经济的基石。

这里成就被比作一栋建筑物(building),取得成就的过程就像建造建筑物的过程。我们在理解隐喻时要善于寻找“源喻”和“的喻”之间的关联性或相似性,隐喻是以相似和联想为基础的。

(6) This development has been on/in the cards for some time. 这种发展势头可能出现有一段时间了。

(7) The cards were stacked against us. 手中的牌对我们很不利。

(8)Then they played their trump card and we gave in. 接着他们亮出王牌,我们便让步了。

商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被形象地比喻成体育活动打牌,有输有赢。

(9)Only a skeleton staff worked during the holiday period. 假期里只有几个最基本的工作人员上班。

(10)These three departments form the backbone of our operation.这3个部门是我们公司的支柱。

(11)The public face of the corporation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这家公司以爱护环境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12)She served as the mouthpiece of the company. 她是这个公司的代言人。

以上四例中出现了身体部位的单词,如果只知道这些词语的字面意义我们还是可能不知道句子的准确意思。这里句子都和公司或机构有关,一个公司就像一个身体(body),公司的各个部分就像身体的各个部位。语境对隐喻的比喻意义的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上下文促成了隐喻意义的形成,忽略上下文或不正确理解上下文,必然导致对隐喻的错误理解或完全不理解。

(13)When the economic bubble bursts, a lot of people are going to lose their jobs.当经济的泡沫破灭时,很多人将失业。

Bubble原义是水泡,这里指经济运行中泡沫,通过隐喻我们可以用日常现象来指代抽象的经济概念,使表达生动形象。

(14) We were left high and dry when they withdrew our funding.他们撤出资金后,我们陷入了困境。

不仅大量名词和动词可以在商务英语隐喻中使用,形容词等其他词性的词也可表达隐喻,这里high和dry用于描述难受的感觉,不好的情况会使人感到犹如进入一个令人讨厌或感觉危险的地方,感到不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的一种基本手段,对外商务谈判中隐喻会以各种形式大量出现,生动形象地传达商务信息。隐喻的意义不存在与词典之中,也不是机械地产生于字面里。如果我们能正确理解谈判对方话语的隐喻意义,就能更好地沟通与合作。我们要理解英语语境中的隐喻会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需要平时在对外商务活动中多看、多记、多积累,提高对英语隐喻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参考文献:

[1]Lakoff, G.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赵彦春:认知词典学探索[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上一篇: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会展”发展途径 下一篇:广告英语的修辞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