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时间:2022-09-19 09:40:36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内科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90例无合并症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TG水平和ACS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

[关键词] 冠心病;糖尿病;血脂;血糖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181-02

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有研究发现,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较为严重,与没有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较,其同时存在多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升高[1]。对于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采用综合干预应对多重危险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2-3]。本研究随机选取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90例没有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90例没有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44例,女38例;平均年龄(60.71±8.52)岁;吸烟者36例。对照组中,男44例,女46例;平均年龄(61.24±9.70)岁;吸烟者3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吸烟比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率。入院后即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血糖的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TG、HDL-C、LDL-C的测定采用酶化学法测定。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TG水平和ACS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检测结果的比较(x±s)

3 讨论

据报道,全球有近2亿2型糖尿病患者[4]。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显著增加。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比例大约为66.7%[5],而且在糖尿病患者中广泛存在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症状[6]。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7]。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的病理和生理基础,可引起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血压,这两种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8]。严重冠心病的表现形式是ACS,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糖尿病会使ACS的病情恶化[9-11],在非Q波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比较,其发生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显著增加。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是单纯心肌梗死的2倍,5年内死亡率高达50%。关于合并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目前认为是代谢紊乱所致,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凝状态和高胰岛素血症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渗透压和血糖升高,微循环发生障碍,形成微血栓,加重了血液的黏稠度;微血管发生病变,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使得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由于血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大血管内膜发生粥样改变,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硬化和冠心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在血管病变程度方面,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更加严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由于神经纤维受到损害,胸痛症状有时表现不明显,从而延误了诊治时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使得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

本研究提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TG水平和ACS发生率均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说明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更加容易发生血脂代谢障碍,促进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Al Suwaidi J,Higano ST,Holmes DR,et al.Obesity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or mildly diseased coronary arteries[J]. J Am Coll Cardiol,2001,37(6):1523-1528.

[2] Cook S,Windecker S.Revascularis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Swiss Med Wkly,2009,139(45-46):654-664.

[3] Halls L,Lorenc T.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Fam Physician,2010,81(3):289-296.

[4] Wild S,Roglic G,Green A,et al.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J].Diabetes Care,2004,27(5):1047-1053.

[5] Hu DY,Pan CY,Yu JM,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ab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in China:the China Heart Survey[J].Eur Heart J,2006,27(21):2573-2579.

[6] From AM,Scott CG,Chen HH.The development of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e-clinical diastolic dysfunct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J Am Coil Cardiol,2010,55(4):300-305.

[7] Tamis-Holland JE,Lu J,Bittner V,et al.Sex,clinical symptoms,and angiograph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from the Bypass Angioplasty Revascularization Investigation[BARI] 2 diabetes trial)[J].Am J Cardiol,2011,107(7):980-985.

[8] Gaede P,Lund-Andersen H,Parving HH,et al.Effect of a multifactorial intervention on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J].N Engl J Med,2008,358(6):580-591.

[9] 矫杰,周迎生,宋士秋,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现状的调查[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1(6):710-712.

[10] 周红辉.200例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统计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3):128-129.

[11] 康骊泉,蒋亚斌.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38-39.

(收稿日期:2013-11-08 本文编辑:袁 成)

上一篇:放化疗联合手术综合治疗Ⅱb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药房托管:解决“以药养医”的妙方还是毒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