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少年自残的灵魂深处

时间:2022-09-19 07:00:47

走进青少年自残的灵魂深处

有自残行为的人大多数都有心理障碍或是心理不平衡,才会自我伤害,心情郁闷却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抒发,才会藉由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达成发泄的目的,这些可能都是患有轻度忧郁症、潜在性的忧郁症的患者才会有的症状,显然大脑是已经生病了。

父母一吵架,孩子就躲到卫生间里拼命打自己耳光;一名初三学生,成绩优秀,每次都要考第一,考不到就当众拿刀片割手“自惩”;和女朋友分手,高中生用烟头在手背烫出一个疤……面对近年来骤然增多的青少年自残”案例,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者都呼吁社会应重视这一不正常现象,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去年初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5.2%接受调查的广州市中小学生,承认过去一年中有过用刀片等利器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在自残的孩子中,大约有20%会有自杀的念头,或者是“曾经设想过各种自杀的场景”。

为什么青少年会出现这一令人震惊的“自残”现象?是什么促使他们产生“自残”的心理?

什么是自残?

自残不光是青少年有这种行为,许多三十岁以上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也有。自残是一种拟似解脱、克服心理上极端痛苦的特殊方式,以小痛压抑大痛,以此痛压抑彼痛。这在没有身历其痛的人还真是难了解:他们为什么割伤自己的手腕?因为他们用身体的痛觉来逃避心灵上更深一层无法忍受的痛苦!

美国有十分之一青少年偷偷自残,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女孩;中学生自残及有自杀念头的数字均属偏高。青少年自残的主要原因是感到抑郁,考试课业压力、自觉没人关心、情感等问题容易令青少年感到不快乐。

什么是自残?一般人都把自残跟割腕自杀联想在一起,总以为自残就等于自杀,或自杀未遂。其实自残只是使用利器割划自己皮肤,或掐、刺、捏、打、烫等,制造身体的痛觉,并不是想死;当她们割划时,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她们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自杀是想要结束生命;自残并不想结束生命,只是为了抒绪,以任何方式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但该个体并没有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清楚意愿,她可能会因为自残而造成意外,但在进行这项行为之前,她的意识并不清楚地表现出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顾名思义,自残是对自己做有害的行为动作,以受伤为目的,且是单独完成。自残行动不是以杀害自己或是结束生命为意图,且不偶然发生。常见的自残行为包括割腕(用刀、筷子、石片、玻璃碎片割手臂、双脚、颈部等)、吞食较不具毒性的药物或牙刷、刀片;以烟蒂烫伤手臂或其他地方;故意撞伤身体;刻意的过量饮食或拒食;以拳头打自己;吞食异物等,一般坊间常见的刺青、穿耳洞,或是宗教中以法器刺伤身体的行为均不能称为自残。

自残者的困难在于曾经经历过一个创伤事件,当记忆、思想,在极端强烈痛苦时,为了避免去直接面对、承受那种心理的痛,所以以自残的方式把它转移成可掌握的生理的痛!过程很痛又伤人,却是可以暂时逃离心理的困境,让当事者可以觉得有控制感和暂时脱离心痛的感觉,但是,缺点是没有真正处理问题的症结,心痛的感觉会再度袭击而造成不间断性的自残。

“自残”的魔影为何难以消除?

自残一旦被学会,就像上瘾了一样,很难戒除,尤其是如果背后造成情绪波涛的原因没有移除的话,通常会持续十到十五年然后自然停止。用强制的方法来阻止自残的行为是不好的,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痛苦,而且就像其他的瘾头一样,被剥削的欲望只会反弹成另一个剧烈的反应,唯一的问题是当你转移痛苦时,你没有直接面对那个在你生命里造成这个骚动的不可知的东西。

虽然你把痛苦转移成了假痛,但是你没有真正释怀,它不会使自己减轻痛苦,它反而会不断卷土重来,而你就不断地自残。

自残是一种解脱、克服心灵上极端痛苦的一种特殊方式。似乎习惯自残的人,喜欢用“数字”来证明自己的能耐。这样的人,内心是多没自信,甚至丧失了活着的目标。

很多时候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因为伤害自己最多的就是自己!为何要这样轻率自身脆弱的生命,这般地糟蹋自己的生命……我想不论是霸凌者还是自残者,都是一种不尊重生命的态度。

生命是什么?是介于生与死之间。简单的说,是活着的证明。尽其在我,你可以定义“生命”吗?你又是怎么想像“人”是怎样的生物呢?拥有生命的生物,竟然会如此的不堪一击,13公尺高的海啸、9级的地震,一瞬间冲垮许多的家庭,一切化为云烟。

想起学校书店老板娘饲养的一只鹦鹉,她每天提着鸟笼上下班,但鹦鹉却出现咬羽毛自残的情况,这时我才知道鸟也会有压力。当无法排除过大的压力时,就会自残咬毛;或者鹦鹉发现自己失宠,就会因吃醋而自残;8岁大的鹦鹉“小丸子”因长年被关在鸟笼内,出现咬羽毛自残现象,饲主带去给兽医科,我还笑说:“它又没有健保,要自费喔,带出去散步!”经常出去散步后,“小丸子”的自残情况不药而愈,再看生活在动物园中的动物们,它们的生活就等于是终身监禁一样,因为我们限制了它们的自由,而让它们深感不自在而困惑。

家人该为“自残”的孩子做些什么?

自残的行为就像很深的毒瘾一样,要戒除当然非一蹴可就,但是只要用对方法,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来,还是可以消除的。

家人应帮助自残者的心理重建。他们都躲在暗处独自抽泣,觉得自己难以自拔,见不得人;很怕应对这种行为,又身不由己;每次自残完就深深自责,觉得自己很没用,是可耻的;每当夜幕低垂,就想到那个恶魔又要找来了,不自主的焦虑起来。高涨的情绪如波涛汹涌般的起伏不定,难以入睡的长夜长又常,恶魔果然依约而来,无法抗拒,只有引狼入室。如此恶性的循环,宛如戏剧性的环节会越演越烈。为了阻断罪恶感造成的焦虑形成的恶性循环,健康的心理建设是非常关键的。

第一,要让自残者知道这只是一种不得已的克服方法,虽然不健康,但也不是罪恶,不是“不正常”,也不是只有他们才这样,世上有很多人跟他们一样有这种不适当的习惯,只是都不知道怎么去摆脱而已。

上一篇:您真的会吃早餐吗? 下一篇:青春花瓣上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