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种方法

时间:2022-09-19 05:39:21

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种方法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宋学大家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敢问、爱问、会问、善问。但如何开启学生“问”的闸门,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下面就是本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种方法。

一、以问引问法

以问引问,顾名思义,就是以问题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刚板书完这一课题,我便抛出问题:“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五壮士是哪五壮士?”“狼牙山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称五壮士,有哪些壮举?”……

教师设疑,提示或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诱发学生问题的“味觉”,激发求知的欲望。

二、兴趣引导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能力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新鲜的、美丽的,充满了惊喜与奇特。好的方法法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改变教学模式,采取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孩子创造丰富的问题情景。在上《乌鸦喝水》一文时,我拿了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装上适当的水,再用石子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孩子们兴致勃勃,目不转睛。当看到瓶子里的水逐渐升高的时候,不由得心花怒放。这时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乌鸦怎么不用吸管呢?”

三、情景创设法

情境创设法,根据年龄特征,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向学生展示了《唐山大地震》与汶川大地震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了地震灾难的无情和人们面对灾难的无助。当学生看完视频后,震憾悲痛之余几位学生举手发问,“难道没有办法预报地震吗?”“地震来前有些什么前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等。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实际上是对师生问题意识的探讨。问题是从“问题情境”产生的,不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就不可能带着问题来学习,他们也就没有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四、讨论交流法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没有谁人能够取代。合作、交流是学生亲自参与学习的体验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能够激起学生发现问题的火花,产生探索问题的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如在教学《跳水》一文时,让学生带着“除了船长持枪逼孩子跳海脱险外,还有其它办法吗?”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老师也参与了小组的讨论活动。结果有的说:“可选一位年轻的手脚敏捷的水手,快速爬上桅杆顶端将孩子从横木上拉过来”;有的说:“命令水手们将船上的所有被子集中叠起来,叫孩子往被子堆上跳,可安然无恙”;还有的说:“船上若有鱼网,命令水手们将网迅速拉开,让孩子往网里跳也可以脱险”;另有的说:“这些办法好,但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因为站在横木上的孩子双腿已经发抖了……”。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五、想象法

想象,它是创造力的翅膀,也是沟通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桥梁。如果能将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联系起来,那将是一箭双雕和事半功倍的好事。

在上《坐井观天》一文时,小鸟经过几番与青蛙争论后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文章至此嘎然止,意犹未尽。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青蛙它跳出来了吗?”一个多么充满天真、离奇想象的问题,孩子们就象无数支浇上油的火把,想象更是千奇百怪――生动、活泼、可爱。

总之,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把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做,不断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新方法,让学生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提问,会提问,善提问。只有这样,学习的过程才充满诱惑、新颖和回味。只有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才切实、有效。

上一篇:浅谈大学生教育 下一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技术措施及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