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19 05:01:14

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研究

【摘要】通过从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区域与就业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市场需求,分析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对策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使得就业工作任务更为艰巨。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地和高校应按照党的十的要求,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人才需求与培养结构失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不断延伸,很多新岗位和专业不断涌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注重个性和创新。而现行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往往追求标准化的特点,缺乏对个性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教学课程老化,弹性不够,不能紧跟专业的前沿,着重基础知识的传授,缺乏追求卓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前瞻性和科学的论证分析,盲目地增设热门专业,对市场的正确把握能力不足。

(二)高校就业指导系统性不强,就业指导内容不够全面。部分高校还不能为毕业生提供完整的、全面的社会用人单位的资料和需求信息。大学毕业生在招聘现场的临场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一个较宽泛的范畴,既包括了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个人状况、择业偏好等内在因素,同时也涉及到家庭、地区、生活环境、择业机会等外部因素。近些年来,外来从业者在金华的生活成本提高了一倍以上,但企业受经济影响,提高一倍的待遇不切实际,这直接导致当前企业的薪资待遇与大学生预期收入存在差距。从而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二、金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金华作为浙中枢纽城市,每年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从就业协议签约分布情况看,2013年金华市各级党政机关面向高校毕业生招录公务员1066名,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5%;事业单位招录占13.6%,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与非公有制企业签约的占74.8%,主要集中在机械类、计算机、外贸、财会、土建等岗位。其他8.1%,一季度,金华市还接收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1269人(含市本级297人),其中已就业1105人,参加就业见习98人。

金华的企业人才需求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高端人才、一线工人倍受青睐;企业择才理念发生转变,“重能力,不重学历”;企业揽才不惜重金,最高年薪达50万元;行业招聘冷热不均;企业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的招聘岗位较少,无工作经验的应届生就业较为困难。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和谐建设,需要政府和高校之间,搭建平台载体,拓宽就业渠道,提升服务能力,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从就业形势上来看就业供需矛盾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在增加。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一)高校毕业生要勇于从一线干起。用工荒与大学毕业生求职难并存,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的实质是满意的工作难找,“动手能力差,待遇要求高”的问题也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对90后大学毕业生,年纪轻、素质好、潜力大、可塑性强是企业一致看好的,但同时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些招聘公司表示,现在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可以理解,但他们往往眼高手低,不少大学毕业生求职时首先问的是工资多少、活累不累,这让他们很反感。高校毕业生就业应该摆正心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确定就业目标,如果理论和操作能力一般,就业竞争力弱,那就应该放下架子,踏踏实实从基层一线做起。

(二)抛弃“等、靠、要”提高就业率。目前,90后正在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主力军。此群体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里宠着,父母养着,一般的岗位看不上,如果遇不到满意的职业宁可慢慢等。这种“等、靠、要”的心态,加上独立性差、动手能力不强,也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率。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绝大多数是低端操作岗位,而且企业也是看能力、凭业绩给报酬。高校毕业生应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抛弃“等、靠、要”的就业心态,确立求职目标,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求职成功率。

(三)树立职业忠诚度,因为一般企业都有六个月试用期,正常情况下干得好两年后可以进入晋升通道。大学毕业生求职应有长远眼光,如果毕业生对求职企业有意向的,可以侧面打听一下该企业的员工,以此来判断该企业职位的成长空间。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及其家庭方方面面,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高校应该为毕业生提供完整全面的社会用人单位的资料和需求信息,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技巧地指导,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状况调查研究 下一篇:遵义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