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学对职业中专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19 10:31:19

谈体育教学对职业中专生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从事不同工作的人的要求也体现出了极大的不同,社会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才,而且需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为此,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不以传统的教育和考核方法来培养和评价学生,而是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职业中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因为职业中专生即将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生产工作的第一线,他们不可能具有高深的文化理论知识,因此,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校,学科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传习式”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考试达到标准,而实际运用能力却很差,即“高分低能”现象。当学生走向社会时,不能很快地适应,给就业造成一定的麻烦。因此,教师不仅要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多项能力的培养。

体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它的特殊性。体育教学具有灵活性、直接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学习和活动环境广阔,有一个频繁观察、操作、合作的亲身体验的机会。因此,体育课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拓宽学生亲身实践的路子,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去上好每一节课。下面是我在多年体育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认识。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观察的能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将规范化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依据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运动技能而展开的,所以教学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教师唱主角,很少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课堂显得沉闷、枯燥,也就难怪学生有怕上体育课的思想了。

新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为主动,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上课的准备部分,将学生分成四组,每次让四名同学带领本组的同学进行队列练习,或做游戏和徒手操。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喊口令、调动队形的技能,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做到看、听、想、练、比。学生要通过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并经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动作要领,然后经过练习达到一定要求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比较、对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动作要领,又可以形成培养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问,要求学生讲述别人在动作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这样既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可布置一些技术和素质练习的课外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培养自学,自练能力。通过改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增强,课堂氛围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去观察、思考,使体育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和娱乐的地方。

二、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评价能力

怎样客观正确地评价事或人,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呢?我们知道学生成绩的评定都是教师做出的,即学生做,教师评,这是传统的方法,无法让学生的评价能力得到提高。最理想的考核方法是:在教师的协助和督促下,让学生参与考核的评价中,成立学生考核组,集体评定成绩。如在体操技巧的考核中,教师首先将该项目的规则、裁判法、评分标准传授给学生,再进行考核。做法是:一个人考试,其余学生评分,这样大家共同完成考核过程,学生不但掌握了技能,而且培养了评价能力。同时,评价要求是公正的,这就使同学们在客观评价他人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运用集体项目的特点,充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工作中的协作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很多工作不通过协作是无法完成的,工作质量就是协作能力的体现。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集体项目的特点去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另外,采用分组比赛,胜者继续比赛,负者下场休息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特别是喜欢篮球的同学,如果不让他去打球,让他在场下休息,他就会很难受。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因为在当今的社会无处不存在竞争,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时,竞争是正当的,要求他们在比赛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获得胜利。不能因为要使自己胜利而不遵守规则,或使用伤害别人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能让他们知道怎样利用规则,合理地、正当地去竞争。

四、利用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能力

我在上课时,不但关注后进生,更让部分学生有机会去自我表现,因为自我表现能力是一个人走向工作岗位后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自我表现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自信,是展示个人能力和才华的方法。我在每堂课上,都会让几位同学自愿地给全班的同学做技术动作的表演,不管你对运动技术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可以去表演一下,并且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点评,这种方法不但满足了部分有表现欲望的学生的要求,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点评,也让他们知道了自己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促使他们不断改进。

这种方法最初会遇到困难,刚开始的时候,每次只有那么一两个同学能主动表演,因为许多学生害怕,而不愿去表现自己。为了改变现状,我对学生多鼓励,同时在学习比较简单的动作后,就点名让一些胆小的同学去表演,慢慢地培养他们的自信。这样在课堂上因为他们有可能要表演,所以每个人都认真学和练。练好了当然也就不怕了,时间一长,只要到让他们表演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地报名,即使可能做得不够好,但他们也敢去做,去表现自己。

总之,在职业中学,学生不但要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体育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的具体特点,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深化教学改革,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有计划、有安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使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从容应对,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上一篇:关于体育教学中情绪效应的探究 下一篇:转变观念,增强体质,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