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教学中情绪效应的探究

时间:2022-06-18 02:37:12

关于体育教学中情绪效应的探究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因素进行剖析,提出了运用情绪效应激发和调控学生积极情绪的策略,旨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情绪效应 教学策略

情绪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这就是情绪效应。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学生情绪的因素也是来自多方面的。情绪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使学生求知欲增强,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不良的情绪会干扰心理活动的内稳定,影响个体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因此,教师要有效运用情绪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积极情绪,防止消极情绪,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1.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因素

1.1教师的情绪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

教师的情绪对学生情绪起着诱导性的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神焕发,给学生以信任,用幽默的语言、甜蜜的微笑、会说话的眼睛给学生讲课,学生听课的情绪就定会为之一振,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教师口令准确洪亮,哨声清脆悦耳,辅导热情,都能大大促进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相反,如果教师进入课堂时无精打采、有气无力,学生就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在这样的教学心理环境下学习,会抑制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1.2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情绪有着密切联系。灵活、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和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游戏性、竞赛性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单调、陈旧的教学方法和简单、重复的教学内容是无法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的。如在短跑教学中,加速跑练习变成趣味的“追逐跑”竞赛游戏形式,则学生的情绪会由厌烦转为兴奋,从而积极参与其中,又如,在耐久跑教学中,不是每次都围绕跑道跑,而是采用走、跑交替,计时跑、游戏跑等多种形式进行,以调节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练习。

1.3学生的意志品质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

意志品质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过程中所必备的心理品质,自制、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完成技术动作,形成积极的情绪。同时有些学生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周期性项目(如长跑)难以坚持,另外,他们有的还缺乏勇气,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练习时缩手缩脚;有的面对挫折、失败就产生畏难情绪。显然在这样的消极情绪下进行体育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1.4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

性格特点的差异能使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比较典型的有内向型、外向型、抑制型。具有内向型性格特点的学生,一般表现为意志坚强、不怕困难,对动作的要领理解能力强,情绪表现为比较稳定,等等。具有外向型性格特点的学生一般表现为敏感、活泼好动,在练习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爱自我表现,怀有高人一筹的心理。情绪表现比较激烈,波动大。抑制型学生,一般表现为比较怯懦,练习时往往力不从心、动作迟缓,因而总是怀有害羞、爱面子、怕同学耻笑的心理,伴随产生失望、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

2.运用情绪效应调控学生的情绪,提高教学质量

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效能,学生处在积极情绪状态下学习,表现出思维敏捷,反应能力强,动作掌握快,课堂气氛活跃。而这些积极的表现正是因为激发了积极的情绪功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情绪效应调控学生积极的情绪,这对增强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2.1预先设计,有计划调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绪变化有些是可以预见的。如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易使学生形成消极情绪;女生在体育课中易出现怕苦、怕脏、怕羞等情绪。对于这些可以预见的情绪变化,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充分考虑并确定有针对性的情绪调控方案。一般情况下在课的开始部分可通过充分的准备活动,安排集中注意力练习及讲解一些与基本部分内容有关的知识、趣闻轶事等,使学生尽快以一种兴奋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来。课的基本部分可以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趣味性等特点,预计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种种情绪变化,如,过度紧张或兴奋、恐惧、懒散等,通过降低难度,改变练习形式,增强练习手段的娱乐性,加强保护帮助措施等方法,使学生产生各种有益的心理变化,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课的结束部分或基本部分中的练习间隙,通过各种节奏缓慢的放松练习使学生的兴奋的情绪状态得以缓解,逐步恢复到相对的状态。

2.2随机应变,及时调控。

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中易出现一些难以预计的情绪波动,因此,教师要随机应变,在情绪产生的“萌芽”状态就及时调控,这样往往会事半功倍。如果待某情绪倾向形成气候再去改变,不仅难度加大,造成的损失一时也难以弥补。如,双杠练习中,个别学生好胜、逞强等情绪出现时,教师要及时制止,不能拖延。如不是及时制止,必将相互感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因此,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时刻把握好“情绪”这根“脉搏”。

2.3因人而异,个别调控。

在相同情况下,不同的人,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情绪变化。例如,同样的练习内容,对于体育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不但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而且能避免其产生骄傲、自满,甚至是厌烦的情绪,而对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特别是女生,不能操之过急或怀有过高的期望,要悉心指导,增加保护帮助措施,消除其可能产生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性格特点、性别差异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因人而异地控制好情绪的调控力度,做到恰到好处。对学生情绪的调控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地调控。如影响范围大的消极情绪或需表扬的事件,宜做集体调控,而对有些采用集体调控易产生负面效应的宜采用个别调控。总之,个别调控应以充分的调查了解为前提,把握好分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有利于师生间心灵的沟通。

2.4言传身教,感染调控。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自身的情绪总是在不断潜移默化地感染和作用于学生,学生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度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总是用关心、爱护、理解、友善的态度,以一种热情、沉着、自信的积极情绪去影响学生,这样必将形成良好的情绪氛围,有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总是不断地用语言、动作示范向学生传递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态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因此,生动、风趣的讲解,准确、协调、优美的动作示范都会给学生以一种兴奋、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消除其忧虑、紧张、过度兴奋、恐惧等异常情绪,排除不良心理障碍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

3.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复杂多样,教师在判断学生产生某种情绪的原因时,要从教材特点、教学形式、教学环境、自身教态等方面并结合学生的体育基础、性别差异、个别特点等进行综合考虑。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的落实,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有序的情绪状态。

参考文献:

[1]石正伟.浅谈情绪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8,(4).

[2]师俭,张元耕.体育教学的情感作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0,(6).

[3]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0.

[4]陈秀华,臧辉明.论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特点及途径[J].中国学校体育,2010,(5).

上一篇:关于职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谈体育教学对职业中专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