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5 06:24:36

关于职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几点思考

职中生相对学业负担要轻,训练时间相对充足,职中体育业余训练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由于体育教师对中学课余业余训练的理解、认识程度、责任心、责任感不尽相同,因此,在业余训练中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致使一些有天斌的苗子过早地离开了自己喜爱的运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中学体育业余训练中应正确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短期效果与长期训练计划的关系

我们的业余训练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但是如何处理好成绩与长远训练安排之间的矛盾,是体育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业余训练搞得好与差,一方面要看在比赛中的成绩的好坏和名次的高低,另一方面要看是否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评价一名职中体育教师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有的体育教师为了自己的工作成绩,不考虑职中生的生理发育特点,盲目追求比赛成绩和升学率,加速强化训练或片面的突击训练,进行不适当的大强度的、大负荷的训练。这种“拔苗助长”的训练方法,使一些有前途的学生“夭折”。为此,职业中学体育教师在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时应摆正位置,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处理好早期专项化训练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由于职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快速增长时期,身体各个方面的机能还不完善,由于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发育的特点不同,性格不一样,过早地进行专项化训练,会对学生的前途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过早地进行专项训练往往造成职中生比赛成绩一时优异,成人后,因训练基础不扎实,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机能发挥失调失控,出现伤病,同时会导致出现“早衰”现象,或因伤病进入成年后无法继续系统地从事专项训练,而被迫离开自己喜爱的运动场。为此,在训练安排上应首先考虑职中生的身心发育、发展特点,制定出适合他们心理和生理年龄和发展特点的训练计划,科学地进行训练,为后续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应重视并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使身体机能均衡发展,避免过早地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

三、处理好力量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关系

力量在体育运动中,作用是较大的,它是一切运动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之一。如在田赛项目中若力量较差,将不会使器械掷远,也不能跳得远跳得高。在径赛项目上,没有力量作基础,同样也不会创造出好的成绩,其它运动项目也一样。因此,力量训练是一切运动项目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然而,不能以为只有力量,就能投得远,跳得高,跑得快,因为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例如在投掷项目中,甲学生有100公斤的力,乙学生有80公斤的力。甲学生由于投掷技术掌握得不好,力量的利用率只有60%,而乙学生的技术好,力量的利用率达到80%,很显然乙学生要比甲学生投掷得远。而且通过技术训练,在比赛中技术运用自如,对于力量和能量的利用既经济又实效,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其次,由于职中学生的生理特点不适合过大负荷的力量训练,如果盲目地追求力量训练,就必然会造成学生的不适应,甚至造成伤病,可能还会给学生今后的训练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职中生动手能力强,模仿能力很强,技术掌握快,如果不断加强技术训练,则不但对力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而且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发展。

四、处理好身体训练与心理训练的关系

在体育运动中,心理因素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它对运动员的活动起着调节控制和主导作用。无论是在运动会的比赛中,还是在市级和省级的比赛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出正常的训练水平,有的甚至造成很大的失误或终身遗憾。分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就是平时没有重视心理训练,造成心理素质较差,在比赛或考试中出现紧张,兴奋性低,有的还失眠。因此,在平时抓好身体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心理训练,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适应各种情况,为创造良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五、处理好训练与放松活动的关系

放松活动就是在训练或比赛结束后,采用一些缓慢形式的动作,使运动员的肌体和心理从激烈的活动状态中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促进机体尽快恢复。在激烈的训练之后,机体处在较疲劳的状态,肌肉僵硬,如果及时做好放松整理活动,就要尽快解除肌肉的僵硬状况,改善肌肉的力量和弹性,促进血液循环旺盛,对很快地带走部分肌肉内的代谢物,同时加快ATP的合成有着重大意义,从而加快肌体的恢复。目前国内外一些优秀的运动员把每节训练课后的放松运动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可见其作用重大。另外,许多有经验的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间歇中还积极地进行放松整理活动,对于保持机体的快速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有的教师由于对放松活动的意义理解不够,对运动后的放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长此下去就会对职中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长远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六、处理好营养与训练的关系

人体的一节生命活动都需要热能,没有热能,任何器官都无法工作。人体在一天内消耗多少热能主要取决于体力活动的情况,其中运动热能代谢的强度远比一般劳动大。对于职中生来说,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快速增长时期,自然的生长需要补充营养,再加上剧烈运动训练,机体更需要加强补充营养。不同的运动项目所补充的营养物质种类有所不同,如速度类运动中代谢的特点是高度缺氧,因而主要补充含糖类较高的食物,如米、面;力量类运动中要求肌肉有较大的力量和爆发力,为了发展肌肉,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在长时间的耐久跑运动中,由于机体能量消耗大,向外散热多和持续时间较长,应适当增加食物油脂的含量;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及代谢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特殊的功能。维生素不仅有助于机体吸收热能来源和构成体质的原料,而且在细胞中起着引起酶和激素的作用,影响整个代谢过程。可是,由于职中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训练后没有合理及时地补充营养,有的只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长此下去,出现四肢乏力、疲劳、心慌,面色苍白,还有的在训练中出现呕吐、身体机能降低、不想运动等不良状况。因此,体育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地补充营养,使热能消耗与摄入平衡,这样才能使机体保持良好的状态,更好地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运动训练。

七、处理好运动训练与文化、专业技能课学习的关系

不少学生从小学、初中就开始参加业余训练,由于这部分学生产生了只要参加业余训练,文化课、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就不重要的错误认识,再加上有些体育教师只注重抓学生的体育训练及成绩,忽视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甚至挤占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进行训练,导致所带学生文化课、专业技能课的成绩直线下降。因此,体育教师应该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文化课、专业技能课的学习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文化课学习,处理好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力争成为合格的体育人才。

综上所述,职中体育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观,长远考虑职中生的训练安排,杜绝短期行为,处理好早期专项化训练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在搞好身体训练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进行技术和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思想认识,教育学生重视放松活动的作用,注意合理地补充营养,加强文化、专业技能课的学习。

上一篇:基于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的《有机化学》课程说课... 下一篇:关于体育教学中情绪效应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