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冷思考

时间:2022-09-19 09:49:26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冷思考

[摘 要]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对改善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是一种有益的帮助,而滥用多媒体技术不但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恰当使用多媒体,防止因过多、过频使用多媒体而影响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运用;影响;效果和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91-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这些优点是广大教师有目共睹的。然而,笔者在近些年探究语文教学更优化、更高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过多、过频地使用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弊端。

一、无需使用多媒体技术,留给学生阅读与感悟的时间与空间

四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在讲授《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一文时,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相关事件。第一课时,先由谈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导入,接着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和有感受的词句,最后教师指名初读课文。有学生读出了张飞的粗鲁,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大笑。此课被教育局的督查领导批为差课,理由是作为现代化实验学校,语文教师上课居然不用多媒体。笔者认为,这课的生字量不大,可以由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认读,以体现教师的书写指导和示范功用。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按自己的感悟去朗读课文,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探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独特感悟,才能认识自己眼中的刘备、张飞、诸葛亮。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已经达到了这课的教学目标,又为何非得使用多媒体呢?在语文教学“倡简”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感悟语言文字的空间留给学生自己,而不是将多媒体技术变成程式化的教学机器,把学生制造成流水线上的规格产品。

二、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阅读与感悟的效果和效率

现代教育教学中,在不恰当的时机使用多媒体,不仅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笔者曾经尝试在同一课的不同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技术,取得的教学效果完全不同。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的《泉城》第一课时教学中,笔者先在一个班级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济南四大名泉的影像,导入新课的学习。此环节的设计本意是让学生先对济南的泉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对课文描述泉水的语言降低感悟的难度。谁知,学生看了四大名泉的录像后,议论纷纷。那些问题,既有与课文所描述的名泉有关,又有一些无关课文的题外话。结果,笔者费了不少口舌,才将学生的思维牵回到课文中来,让他们按要求自学生字词,阅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仍然有学生不能专注地完成自学任务,还在窃窃私语。由此可见,第一课时的学习效果无法达标。笔者吸取了这个教训,在另一个班级教授《泉城》的第一课时的时候,由说一说城市的别称导入,引出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被人们称为‘泉城’。”有学生对这句话发出质疑:“济南的泉水为什么天下闻名?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笔者引导道:“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一下子就投入到课文的初步学习之中,专心致志地读课文、学生字,学习效果非常好。到第二课时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之后,再来欣赏名泉的影像,既提高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图文结合,印象更深刻,提高了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恰当的时机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学事半功倍。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加大学生阅读与感悟的广度和深度

二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在教授口语交际《我长大了做……》时,指导学生说话。教学过程中,他播放了一段录像,内容是国旗班的战士们护卫国旗并与旭日一同升起,工人在工厂里做工,医生在给病人看病。当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理想时,就仅仅围绕录像中播放的三种职业来说。由此可见,这个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没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如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工作,自己还了解哪些职业,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而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将更多的职业采集过来,并且阐明“职业不分贵贱,只要是为人民服务,都是高尚的”这一观念。

四、过多使用多媒体技术,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语文课教学时,我们经常会听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话语,可是自从学校配备多媒体设备后,许多教师就将多媒体设备运用到了“极致”。多媒体不光用来显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影像,就连板书也用投影显示,甚至是课文都被一句句、一段段地打在了屏幕上。学生只需看着屏幕,跟着鼠标,读着颜色各异、字体大小不一的字、词、句。如果鼠标再一点,可以标识重点词句,提示学生引起注意。学生将书本当成了课桌的装饰品,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手没拿过一次笔,书本上干干净净,什么标识与文字都没有。试问,学生的记忆力真的有那么好,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所有东西都牢记于心?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又该让我们如何去实施“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呢?

五、过频使用多媒体技术,阻碍年轻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

自从多媒体技术进了课堂,不少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都依赖于多媒体。不用好好练字,电脑打出的字漂亮着呢!不用简笔画示范,网络上的精美图片多着呢!不用示范朗读,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料上有专业播音员的课文范读,动听着呢!教师可以不用写字,不用读书,不用绘画,不用朗诵……一切有多媒体呢!就连课后小练习、小测验,都可以到网络上下载一个现成的,多么轻松。更不用说什么听课评论、教研小结、教学随笔,甚至是教学论文,都可以到网络上找到现成的,不用费心费力。许多教师将教学以外的精力,都用在了休闲、娱乐上,放弃了提高自身的教学功底。

综上所述,过多、过频或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不能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最优化、最高效,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其优点才能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为学生更快、更好、更高效地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梅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要求[J].文教资料,2006(9).

[2] 钟玉琢.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郭宁宁.多媒体实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让小学作文走生活化之路 下一篇:缄默知识视域下师范院校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