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文言文词义注释指瑕

时间:2022-08-03 03:31:25

语文课本文言文词义注释指瑕

[摘 要]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的词义注释影响学生对于课文的解读,这是文言文注释的意义所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词义注释存在某些不当之处,可以从注重词义注释的传承性、区分词义的概括义与随文释义以及明了语法解释词义三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文言文;词义注释;词义传承;概括义;随文释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9-0053-03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是全国大部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必修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组编著。近年来,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文言文的阅读篇目。文言文是用古代语言记录的文章,古代语言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如果不借助注释与翻译,他们很难理解文章内容,更谈不上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意图。因此,文言文注释显得尤其重要,它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的钥匙,稍有偏差,则谬之千里。词义注释则是文言文注释的核心部分,古今词义的变迁是阅读文言文的最大障碍。只有先弄懂词义,然后才进一步弄懂句意、段意和篇意,才能谈得上对文言文进行整体把握。

总体说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义注释详细、稳妥、平实、信而有据。但白璧难免微瑕,通过分析高中文言文中词义注释的情况,笔者认为注释者进行词义注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词义注释应该反映古汉语词义的传承性

要想让学生亲近文言文,迈入古代文化的大门,首先要使他们有明确的古今观念,了解词义的变迁过程。在揭示词义内涵时,注释者应有所侧重地追溯词义的来源及其变化发展过程,努力得出确切的词义。

《触龙说赵太后》中“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教材注释:“〔不肖〕不贤,不成材。肖,贤。”释“不肖”为“不贤、不成材”是对的,但释“肖”为“贤”则是大错,为本义不明所致。《说文解字注》:“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段玉裁注:“释经传之言不肖,此肖义之引申也。”可知“肖”是“像”“类似”的意思。“不肖”的本义是儿子不像父亲,引申为儿子不成器,后泛指不成材、不正派的人。不能由“不肖”意为“不贤”,从而得出“肖”等于“贤”的结论。

《寡人之于国也》中“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教材注释:“颁白,头发花白。颁,同‘斑’。”“斑”当作“纹路”讲,不直接与头发相关。《说文・白部》:“皤,老人白也。从白番声。易曰贲如皤如。”古无轻唇音,“颁”“皤”古音相同。可以确定“颁白”应是“皤白”,意指白头老人,而“头发花白”不确切,应为“头发白”。“花白”是由于将“颁”解成“斑”字而附会的。

《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教材注释:“〔阙(jué)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侵损、削减。”“阙”读jué时没有“侵损、削减”的意义。《集韵》:“掘,穿也。或作阙。”由此可知“阙”通“掘”,意思是“挖掘”,“挖掘”是引申不出“侵损、削减”的意义来的。王力《古汉语字典》“阙(què)”字第三义项:“引申为残缺。《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由此可知教材对“阙”字的注音与释义均有错误。此字应这样注释:“阙(què):残缺。这里指亏损,用作使动,使亏损。‘阙秦’意为使秦国受到亏损。”

二、词义注释应区分词义的概括义注释与词义的随文注释的差异性

词义的概括义注释通常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注释者应找出能够被读者理解的、与被训释的词准确对当的现代汉语中的词来作训释词语,引导学生搜集这方面的注释材料,使这部分注释成为中学生古汉语词汇的库存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中“加之以师旅”,教材注释“〔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到……上。师旅,指侵略的军队。”注释者将“侵略”的意思翻译出来,却不了解这个意义从哪个词产生,只好将它作为文意附加到“师旅”这个词上去,这是不确切的。“侵略”的意思来源于“加”字。“加”有“欺凌”的意思,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而解释为“加到……上”意义不确切,翻译后文意也不顺畅。《左传・襄公十一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杜预注:“加,陵也。”《左传・隐公三年》中有“小加大”,杜预注为“小国而加兵于大国”,孔颖达疏“加亦加陵”。杜注和孔疏还举出息侯伐郑和曹国侵宋这两个例子来说明“小加大”,都可以明确看出“加”有“侵凌”之义。“加”从“力”从“口”,本义是以言语诬人,引申出“欺凌”“侵凌”之意义是顺理成章的。

词义的随文注释则不同,它陈述的是词义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反映作者在客观语义中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更与文章的上下文意联系密切。这部分词义必须透过字面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发掘才能得到。词义的随文注释不能通过词的对当来体现,不能离开具体的文章而挪用到别的地方。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中“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教材注释:“〔敢以烦执事〕可以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对对方的敬称。”依照注释,但凡讲麻烦谁,都是指说话者把自己的某件事施加给别人的情况。而“亡郑”这件事却不是烛之武自己一方的事,怎么会说拿这事来麻烦秦伯呢?这不合情理。其实,这里给秦伯添麻烦的不是“亡郑”这件事,而是人家好好地正要“亡郑”,烛之武却“夜缒而出,见秦伯”,打乱了人家的计划,影响了秦伯的休息,这才可以说麻烦。全句的意思是:“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好处,那我岂敢半夜三更跑来麻烦您?请您不要帮晋国灭郑国,这样对您、对郑国都有好处。”

《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教材注释:“〔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这条注释不能算错。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是“王”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缺。而实际上,梁惠王此时已经是王,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实行王道的问题。他们谈话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下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应该解释为“王,指王道。用作动词,实行王道”。

《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教材注释:“〔而卒以祸〕而终于给他们造成了灾祸。卒,终于。”“终于”是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照此解释,这句岂不是说官吏们在盼着百姓有灾难?显而易见,这个意思与文意不符。正确的解释是:卒,终。这里指结果,到头来。“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意为“好像对百姓很疼爱,可到头来却给他们造成了灾难”。

三、明语法以求词义是通过语法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方法

杨树达先生说:“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近则益觉此二事相须之重要焉。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运用明语法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古今汉语语法的区别,二是注意对古汉语语法进行断代研究。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教材注释:“〔所宜深慎〕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深切戒慎”的说法不合汉语规范。“深切”是深刻而切实的意思,是不能用作“慎”的状语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深”字第四义项:“表示程度深。很,十分。杨万里《新柳》诗:‘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可知这里的“深”是副词。这句的意思是“(百姓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翻转船只,这是应当十分谨慎对待的。”“慎”在这里用作动词。

《过秦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教材注释:“〔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 依照注释,破瓮是作窗户的材料,而草绳却是系户枢的工具,两句的语意结构关系不一致。其实“瓮牖”与“绳枢”结构相同,语意关系一致。“瓮”和“绳”都是表示原料的定语,都是名词用作状语的用法,意思是“用破瓮作”“用草绳作”。全句的意思是:“然而陈涉只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绳子作门枢的穷人,是个地位低下的农奴,是个正在发配边疆的罪人。”

《项脊轩志》(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教材注释:“〔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依注释,“垣墙”是动词,指“砌上垣墙”,“周”是名词,意为“周围”,“庭”是名词指“院子”,那么对应原句连起来就是“砌上垣墙周围院子”,虽可意会,但不成辞例,不合语法。其实,“垣墙”仍然是名词,在句中作状语,“周”为动词,“围绕”之义。全句的意思是:“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

《梦游天姥吟留别》(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课文注释:“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殷,这里用作动词,震动。”依照注释“殷,这里用作动词,震动”,但“像雷鸣般的声音”不知所出,跟原文对应不上。“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也似是而非,不合常理,且下句的主语不知所云。其实,这里的“殷岩泉”只是句法上变化了一下,语意结构跟“熊咆”“龙吟”是一致的,当讲成“岩泉殷”,它们共同构成全句的主语部分。“岩泉”泛指岩间之泉,是“殷”的主语。这样全句就结构整齐,语意顺畅了。全句的意思是:“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层巅(高山)惊动。”

参考文献:

[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

[4] 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郭在贻.训诂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6] 周大璞.训诂学要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中职体育课对后进生转化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