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犯罪人格的生成

时间:2022-09-19 07:26:51

浅析犯罪人格的生成

论文摘要 人类个体行为的发生是以一定的人格为基础的,其犯罪行为的发生深受个人人格特质的影响,不同的人格特质受外界环境因素作用的影响不同,一旦在特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的某种不良人格特征就会爆发出来,进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家庭作为行为人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在人格的生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此,本文分析了犯罪人格的内涵,着重探讨了家庭环境因素对犯罪人格生成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治犯罪人格生成的有效对策。

论文关键词 犯罪人格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结构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人类个体行为的发生是以一定的人格为基础的,由于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不会相同,所以说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行为也是存在差异的。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人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并不是盲目和偶然的,它深受个人人格特质的影响,不同的人格特质受外界环境因素作用的影响不同,一旦在特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的某种不良人格特征就会爆发出来,进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研究犯罪人的人格生成的诱因,对于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犯罪人格的内涵

在探讨犯罪人格的内涵之前,有必要探讨一下人格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对人格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也就是说人格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伯格认为人格是指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也就是说人格不同于个体的其它个性特征,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即强调外界环境因素对人格生成的影响,更强调个人对外界各种环境因素能动的反应。人格是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内部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健全的人格能够指导个体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相反不健全的人格就会影响个人正常社会行为的发生。

心理学家和犯罪学家由于所立足的学科特点不同,当前对犯罪人格内涵没有形成一致。学术界对犯罪人格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牧瑾教授基于犯罪人格本质属性的研究。他认为犯罪人格是指与犯罪个体行为发生直接相关的人格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与犯罪行为方式相关的人格问题都是犯罪人格,只有那些直接与犯罪行为发生相关的人格问题才是犯罪人格。这种犯罪人格内涵的界定更加明确了犯罪人格的基本特征,它把犯罪人格的范围限制在直接与犯罪行为发生相关的个体人格方面,笔者认为这样更加精确,它排除了其它间接因素的干扰。众所周知,犯罪人格一般是隐藏于犯罪个体人格之中的,平时是不易被察觉和发现的,只有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诱导下才会真正表现出来,进而促使犯罪行为主体方式犯罪行为。

在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犯罪人格是指隐藏于犯罪行为主体人格之中的,能够在外界特定环境因素的刺激和诱导下促使行为主体发生犯罪行为的直接相关的个人人格的总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首先,犯罪人格具有隐蔽性。也就是说行为主体所具有的犯罪人格平时是不外显的,在正常的社会活动中是不易被察觉的;其次,犯罪人格是在外界特定的环境因素的刺激和诱导之下才能够发挥作用。由于外界特定环境的刺激促使犯罪人格显现出现,并作用于行为主体,致使其发生犯罪行为;最后,犯罪人格是直接与犯罪行为发生相关的人格。也就说并不是行为主体所有的人格都是犯罪人格,只有与犯罪行为发生直接相关的人格才被认为是犯罪人格。

二、家庭环境因素对犯罪人格生成的影响

人类个体行为的发生是以一定的人格为基础的,由于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不相同,所以说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行为也是存在差异的。人类犯罪行为的发生深受个人人格特质的影响,不同的人格特质受外界环境因素作用的影响不同,一旦在特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的某种不良人格特征就会爆发出来,进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家庭作为行为人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在人格的生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结构模式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社会学家潘允康教授认为家庭结构是指由“由家庭中全体分子和各种角色所形成的综合关系”。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是家庭人口要素。家庭由多少人组成,家庭规模大小;另一方面是家庭模式要素。家庭成员之间怎样相互联系,以及因联系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家庭模式。不同的家庭结构对人格的生成具有不同的影响。根据家庭结构的完整程度可以分为结构完整的正常家庭和结构不完整的特殊家庭。根据家庭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与子女的关系密切程度,特殊家庭又可以分为单亲家庭和留守寄养家庭。不良的家庭结构对子女的人格的生成危害极大,家庭环境因素是子女人格生成最重要的场域,不良的家庭环境容易使子女生成犯罪的人格。因此,一些离异家庭、单亲家庭以及重组家庭等生活的子女更容易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与正常家庭中的子女相比,普遍缺乏完整家庭的关爱和安全感,容易生成极端的人格。对于那些溺爱型的家庭来说,如果过分溺爱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是不合理的,容易使子女生成畸形的人格,进而为犯罪埋下隐患。

(二)家庭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不良的家庭结构对子女的人格的生成危害极大,家庭环境因素是子女人格生成最重要的场域,不良的家庭环境容易使子女生成犯罪的人格。在犯罪人的人格生成过程中,家庭结构的稳定程度也起着重要的影响。生活在家庭结构稳定性比较差的环境中的子女,比如说经历父母离婚、遗产继承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变数深刻影响着子女人格的生成。一旦家庭结构的变数不能够迎合子女的意愿时,对他们身心造成的创伤是非常大的,难以在短期内愈合。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不稳定家庭结构中的父母给子女带来的不良印象会使他们盲目效仿,他们不去辨别这些印象的好坏。家庭结构的突然改变会使子女失去方向感,久而久之会使他们失去安全感,降低了与社会其他环境因素的互动,从而使他们的人格走向极端,这就证明了那些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以及寄养家庭等中的子女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归因。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性就会导致家庭功能部分缺失,对子女人格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可见,生活在不稳定家庭中的子女容易生成人格障碍或者走向犯罪是有根据的。

(三)家庭不当教育的影响

通常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作为子女教育最重要的场地,父母是他们模仿的最重要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深刻影响着子女人格的生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子女健康人格的生成,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碍,最终可能出现反叛心理。家庭教育对子女人格生成的影响是其它教育方式无法取代的,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式能够像家庭教育这样对青少年影响直接并且影响时间长久。可以说父母的人格特点、受教育程度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进而会深刻影响子女人格的生成与发展。不良的家庭教育容易使子女养成扭曲的人格和人格缺陷以及人格障碍,进而会更容易受到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刺激他们犯罪人格的爆发。

三、犯罪人格的防范策略

人类犯罪行为的发生深受个人人格特质的影响,不同的人格特质受外界环境因素作用的影响不同,一旦在特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的某种不良人格特征就会爆发出来,进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家庭作为行为人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在人格的生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家庭环境因素对犯罪人格生成的影响,笔者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

(一)完善家庭结构模式

不良的家庭结构对子女的人格的生成危害极大,家庭环境因素是子女人格生成最重要的场域,不良的家庭环境容易使子女生成犯罪的人格。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家庭结构模式。现代家庭结构中,核心家庭逐渐占绝大多数,并且基本已经成为了主流家庭结构模式,可以说建立健全家庭结构模式就是构建双亲和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结构,对于那些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来说,父母更需要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子女。在那些重组家庭中生活的子女,亲生父母应该给及子女更多的呵护和关怀,这是有效防止子女生成不健全人格的关键。

(二)建立健全稳定的家庭结构

在犯罪人的人格生成过程中,家庭结构的稳定程度也起着重要的影响。生活在家庭结构稳定性比较差的环境中的子女更容易生成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碍。稳定的家庭结构能够促进子女生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构建稳定的家庭结构是确保子女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稳定的家庭结构最重要的在于夫妻的和睦关系,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各项抉择要多考虑到子女的健康成长。稳定的家庭结构不单纯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而且更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相处方式。一方面是夫妻之间要建立起和谐相处的夫妻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构建起稳定的和谐相处的关系。当前社会中很多子女不健康人格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影响有关。不和谐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子女健全人格的生成。因此,需要构建父母与子女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

(三)完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作为子女教育最重要的场地,父母是他们模仿的最重要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深刻影响着子女人格的生成。针对当前家庭中存在的不当教育方式,笔者认为应该完善家庭教育方式。一方面父母应该学会用和谐的家庭教育方式来教导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切记经常打骂子女,这样容易使他们形成抵抗心理,进而容易使他们形成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碍,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父母应该与子女之间建立和谐相处的关系。通过与子女日常的互动和交流,向他们传递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的能力,通过潜移默化地对子女的影响,最终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结语

人类个体行为的发生是以一定的人格为基础的,由于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不会相同,所有说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行为也是存在差异的。人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并不是盲目和偶然的,它深受个人人格特质的影响,不同的人格特质受外界环境因素作用的影响不同,一旦在特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的某种不良人格特征就会爆发出来,进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家庭作为行为人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在人格的生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犯罪人格的生成容易受家庭结构模式、家庭结构稳定性以及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针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稳定的家庭结构、完善家庭结构模式和家庭教育方式来有效防治犯罪人格的生成。

上一篇:关于死亡赔偿金引发的同命不同价问题探析 下一篇:试析刑法主观主义理论地位之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