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格特质论角度浅析中国隐士的人格

时间:2022-09-28 11:11:18

从人格特质论角度浅析中国隐士的人格

摘要:中国的隐士文化由来已久,小隐隐于山林溪野、大隐隐于繁华市井,但却从哲学、诗歌、绘画等多方面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古代隐士的人格特征用现代特质理论进行心理学解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隐士文化的成因以及隐士文化是如何影响中华文化的。

关键词:隐士 人格 特质

“隐士”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隐逸传序》:“坚迥隐逸之本。”但隐士的历史,却能追溯到中华文明伊始的五千年前黄帝时代。《庄子·逍遥游》记载尧让天下给许由, 许由不受, 曰:“子治天下,天下即已治矣,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许由没有接受尧的建议,为了清除所听见的话对自己的影响,他到河边洗了耳朵。后来,舜接受了尧的禅让。可见,隐士的历史,和中国的文明史一样久远。《辞海》对“隐士”的解释是“隐居不仕的人”,就是隐居起来不当官。并举例《荀子·正论》“天下无隐士,无遗善。”隐士被称为“遗善”,也就是人君在挑选才士时所遗漏的贤达。

从“隐士”这一词构成上来看,“隐”是说不显露、隐逸不出,隐者也。而“士”则指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由此,隐士初步的人格特征,可以从定义上看出,他们大多是知识分子,却清高孤介、洁身自爱、知命达理、放弃跻身上流,隐逸于山水之间。而就是“入世”和“出世”的矛盾对立性,困扰了自先秦以来近三千年的士人,借用范仲淹的话是“进亦忧,退亦忧”。

特质理论主要从成就动机、社交、情绪、乐观与悲观等角度分析人格。本文也将从这几个角度对隐士人格做初步的分析。

1 隐士与成就动机

默里认为,成就需要就是“完成艰巨任务,通过控制、掌握或组织,克服困难,取得更高成绩;扩展自我”的愿望。

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首先,避免大风险;其次,专注于可能带来个人成就的工作;第三,希望对结果负责的工作。

中国古代隐士,无论其归隐的原因是待机、避祸、还是弃官、自觉,大多数都仍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本是隐士的最主要标签,但“学而优则仕”仍是古代读书人的信条。隐士,便是在这样的矛盾与纠结中,做出人生选择。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的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隐士,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表达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似乎体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对成功“闻达”于世的“不求”。但考虑《出师表》是呈现给皇帝的文章,其内容不免自谦,并且结合其他书著对诸葛亮的描述,诸葛亮乃“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心怀报复,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外表超脱、内心激荡,似乎也可以从某个角度说明隐士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隐士数量多少和其所处时代的开明兴盛程度直接相关,凡是君明朝盛时代,隐士便较少,《新唐书·隐逸传》:“唐兴,贤人在位众多,其遁不出者,才班班可述,然皆下概者也。虽然,各保其素,非托默于语,足崖壑而志城阙也。”但同样是在唐代,李白也成了隐士。《旧唐书》:“(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但李白的这次隐逸,被多数史学家评价为“借隐逸沽名钓誉”从而跻身王侯将相,实现自身抱负。

2 隐士与社交

社交焦虑是一种只与社会交往或参加社交活动有关的焦虑。主要特征有笨拙和慌张、羞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还往往给各种反馈加上消极色彩,他们总认为自己与别人的交往很糟糕,总是寻求别人拒绝自己的证据。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应当是中国著名的隐士之一,“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闲适生活,却并未使得陶渊明离开文人圈。《宋书·隐逸传》:“颜延之为刘柳的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而颜延之的《陶征士诔》曰:“自尔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阎邻舍。宵盘昼憩,非舟非驾。”可以看出陶渊明所在的“南山村”虽安静但并不寂寞,陶渊明经常同朋友聚会交流。

而从另一位伟大诗人韩愈的作品里,我们也可以看见隐士对隐居的态度以及同他人交往的心态。《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他羡慕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韩愈的这篇散文,坡曾有一番极高的评述:“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而其中“愿之言曰”的部分,更是说出了隐士的各种心理。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先说“称大丈夫者”的各种特征,但后来笔锋一转,说出自己的无奈与不可求,因为“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但自己“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并非厌倦,而是不能得到啊!这段独白,既说出了自己做隐士的无奈,希望成为大丈夫但不可求的自嘲。也对自己心态对朋友做了一次大暴露。后文又问“贤不肖何如也?”愿能有韩愈这样一位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也实为幸焉。

3 隐士与情绪、信仰、乐观主义、悲观主义

情绪有情绪的情感性(affectivity)、情绪的强度(intensity)、情绪的表达(expressiveness)三个维度。

情绪的表达是指一个人情绪的外在表现。或“喜怒不形于色”或情绪都“写在脸上”。和情绪的情感性和强度一样,人们在情绪的表达程度上也有比较稳定的个体差异。

“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身而弗见也,非闭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以待,此存身之道也。”(《庄子·缮性》)可见隐士并非完全“伏身而弗见”、“闭言而不出”、“藏其知而不发”,那样才是“大谬”。

另一方面,乐观和悲观往往与特定的事件相联系,但每个人仍有较为持久的悲观乐观态度。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和文化和是紧密相关的。中国隐士历史命运的悲剧性和个体生命态度的乐观性,这一复杂交融,构成了隐士文化的独特魅力。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隐士与政治的疏离,客观上都带有悲剧色彩。“隐士”这一称呼的“合格”与否,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可由其心态是否“由悲转喜”而评定。如若整日埋身山野,仍无病,实可谓“不称职”的隐士。

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阶层精神世界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隐士阶层同样不例外。在这里,王维,无疑是最著名的一位。

王维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其绘画、音乐的艺术成就也不在诗歌之下。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同时,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诗不但写出了王维乐观闲适的心态,更体现了具有禅心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已经超脱悲喜。“超脱悲喜”也许才是中国隐士之所以被世人推崇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隐士因对出世、入世选择、在于朋友交往中言辞、歌赋所体现的心态以及对宗教、艺术超脱情感的追求,共同构成了古代隐士丰富又富有魅力的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夏征农主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弗里德曼,舒斯塔克著.许燕译.人格理论: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吕氏春秋·审为

[4](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唐)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伯格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7]王维著,曹孚标点.王维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上一篇:导致云南省戏剧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在英语课堂中如何有效融入文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