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 推进诗词教学

时间:2022-09-19 05:17:54

激发学生兴趣 推进诗词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诗词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绵长悠久的历史,欣赏灿烂辉煌的文化;可以给学生以丰富的美的享受,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操。学会鉴赏古诗词,也是高考的要求之一。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于一些古诗词年代久远、隐晦深奥,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枯燥乏味。所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成为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呢?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着力进行以下尝试:

一、吟咏诵读,激发兴趣

古诗词以其典雅的语言、悠远的意境、丰富的内容和深沉的情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学习诗歌离不开诵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想象,使他们进入诗词所创设的意境,从而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师范读

自古以来,人们就很重视“言传身教”。要让学生学会诵读,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好示范。学生听着教师充满感情的朗诵,看到教师朗读时生动的表情和动作,就会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一种意境。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就会初步感受到诗人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比如,男教师深情地朗诵李白的《蜀道难》或苏轼的《赤壁怀古》,能够将诗中豪放的感情和气势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女教师更适合朗诵比较委婉缠绵的诗词,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声声慢》或柳永的《雨霖铃》等。

2 学生诵读

诵读是朗读教学的高层次技法。学生要整体感知诗词和品味诗词意境,自己必须经常诵读。让学生诵读,有时比教师单纯的讲课分析效果更优越。所以,课堂上的学生诵读也应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师的诵读指导下,学生有了模仿和赶超的对象。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采取各种各样的诵读形式,如齐读、对比读、比赛读等,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开拓创新。诵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诗意、读出感情,声情统一。这样不但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而且激发了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推进了诗词教学。

3 配乐朗诵

“诗歌是奏着音乐的哲学”,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注重韵律,乐感很强,平仄交错,抑扬顿挫,具有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同样,音乐可以强化诗歌感情,丰富诗歌表现力,提升诗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积极地调动各种情感触觉来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来为学生的诵读制造气氛,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要注意的是,所选音乐应与诗歌的意境或感情尽量吻合。例如,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可选用古筝协奏曲《骊宫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选用琵琶协奏曲《春江花月夜》。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古诗词大都有声情俱佳的动人图画,具有意境美和图画美,是陶冶性情、培养想象力的好教材。为扩充学生的想象空间,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诗词教学中的独特优势是不可否认的。无论是诗词的画面再现,还是音乐的意境渲染,都体现了一种艺术美,展示了教师诗化的教学。这些都能使学生精神振奋、顿时生趣。

1 投影图片或播放视频

诗歌的意境讲究“景以情合,情以景生”,中国诗画推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平台投影图片或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借助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选取了一幅“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写意山水画,并激发学生去想象山之陡峭高耸、水之澎湃奔腾的赤壁风光,再由眼前的景色想到三国鼎立时期千变万化的历史风云。又如,讲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深秋长江三峡的视频,让学生想象杜甫此刻正站在这苍茫天地间,年老多病壮志难酬,苍凉之意顿生心头。通过这些,学生很容易就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意境,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

2 吟唱诗词

诗歌和音乐像一对孪生的姐妹,相伴相生。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篇都可以合乐歌唱。此后,无论是《楚辞》中的《九歌》和汉代的乐府民歌,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格律诗,抑或是唐代的七绝名篇以及宋代的词,都是可以和乐而唱的。再如,当代轰动一时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其实是明代杨慎写的《临江仙》一词。根据词意,该曲调充满了大气和苍凉之感,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让人回味无穷。另外,《红楼梦》中的《枉凝眉》《葬花吟》、岳飞的《满江红》、李商隐的《无题》等诗词都被谱了曲。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可让学生配乐吟唱,亦可作为背景音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尝试仿写,激发兴趣

高考要求未明确规定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创作。只有当学生真正拿起笔进行古诗词创作时,才可能知晓其中的艰辛与乐趣,并且全面领会名作的美。让学生动笔的目的不在于他们创作的结果而重在过程,即使一两句诗句的创作也会激发学生的诗情,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看见自己的诗作,他们会体验到诗词的创作美,增强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例如讲授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有两名学生仿写如下:

僵卧宿舍不自哀,细看考分不自哀,

尚思课堂战题海。忐忑不安望讲台。

夜阑坐听风吹雨,夜以继日苦读书,

考试分数入梦来。辛劳定有回报来。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学生在备考中的真实状态,但各自蕴含的情绪又有不同,真是各有特色。

再如,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该诗的“枯藤”“老树”“昏鸦”等描写秋景的词语换成别的描写秋景的词语,再写一首诗。有学生就仿写得较好:

寒风细雨茅店,落红孤燕静水,断桥败柳空巢。晚钟声里,游子再别故土。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逐步克服了学习古典诗词及其他古典文学作品的畏难情绪,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竞答氛围,以达到激发兴趣、展现自我、鼓励指导的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特别是年少气盛的中学生,他们处在未成年迈向成年的特定阶段,有着更为突出的自我表现欲望。教师对这种表现欲望加以科学的引导,就会产生正面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可开展一个以咏柳为主题的诗歌交流会,让学生背一背有关杨柳的千古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柳榆荚无才思,只解漫天做雪飞”等;还可以指定某个诗人或某个朝代的诗词让学生背诵或阅读;另外,还可把诗歌分成几种常见的类型:如送别诗、边塞诗、闺怨诗、咏物诗等,让学生展开背诵。经常开展这样的竞赛,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学过的零乱的诗句在心中细加梳理;同时,通过多人的背诵、交流,学生既能获取新诗,又能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我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充盈着精华与瑰宝。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要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激发中学生诗词兴趣的策略多种多样,以上几点只是笔者的简单尝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上一篇:浅议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下一篇:动起来,为构建生态式课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