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上市期货品种的探讨

时间:2022-09-19 05:10:00

对国内上市期货品种的探讨

【摘要】针对国内上市期货品种在整顿后的十年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诸如上市活跃期货品种集中、推出同类期货品种竞争性不强、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弱等,指出各期货交易所在新推出有吸引力的期货品种时必须考虑,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突出地域经济的特点、期货品种开发国际化等因素。

【关键词】期货品种;开发;相关分析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如表1所示,期货成交额在2012年达到170万亿的规模之后,期货品种也达到了31个。不过,从成交活跃的品种看,始终只是上市品种的三分之一左右,近年活跃品种也就十个左右。不少期货品种成交稀少,甚至没人参与,统计显示2012年累计成交额不足100亿的品种有燃料油、线材、油菜籽、菜籽粕、二号黄大豆,失去了期货品种存在的价值。

因此,正视期货品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于做好期货品种开发工作具有参考价值,文章将在分析现有期货品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交易所推出新的期货品种提供建议。

有关期货品种开发和创新的文献,综述如下。郭晓利、马瑾(2011.8)把企业套期保值的需求和投机者获得的风险溢价水平作为期货品种成败的关键,期货交易所新推期货品种时要考虑这两方面的需求;殷晓峰(2000.11)认为中国期货品种战略要把握三个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尝试跳跃发展论,考虑制度环境发展期货品种;薛卫、赵丽(2004.5)指出期货品种创新的关键在于期货品种本身的设计、期货合约的设计以及期货市场制度等因素;何川(2008.8)在分析期货品种自然属性和我国期货品种上市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新期货品种上市机制的改革,包括上市期货品种核准制以及实行期货品种的退市制度。

以上文献涉及较多的是理论上的探讨,旨在促进我国上市期货品种能够更加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将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期货交易所现行的期货品种运行状况提出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二、当前上市期货品种存在的问题

国内四个期货交易所,在十年的时间内,上市期货品种从12个增加到31个,特别是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使期货市场的成交额稳居100万亿以上的水平,实现了跳跃。不过众多上市期货品种在交易的过程中,发展极不均衡,出现也一定程度的问题。

1.上市活跃的期货品种集中

从2012年四家期货交易所统计数据来看,比较活跃的九大品种成交额占到全国成交的份额达到了88.1%,成交活跃品种异常集中。通过观察2003-2012年成交数据,一直比较活跃的品种有商品期货中的铜、天然橡胶、豆粕、豆油,金融期货中的股指期货。由于股指期货上市时间不长,因此可以说称得上经受的住市场考验的期货品种有铜、天然橡胶、豆粕和豆油,而其他的一些期货品种,却没有像它们那样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

2.推出同类期货品种竞争性不强

在国内期货交易所中,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了黄金和白银期货,这直接面临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正面竞争,由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和白银T+D合约单位相对较小,价格波动相似的特点,因此被上海期货交易所寄予厚望的贵金属期货没有脱颖而出,发展瓶颈一直难以突破。这两个期货品种的发展不利,也提醒我们推出相类似的期货品种要考虑它在国内商品交易所的竞争力。

3.期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弱

突出的两个方面表现在,第一螺纹钢期货并没有让众多的钢铁生产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受益,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ST鞍钢亏损41.57亿元,马钢股份亏损38.63亿元,安阳钢铁亏损34.98亿元和山东钢铁亏损38.37亿元(以上数据来源上市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钢铁企业利润下滑明显;其次,燃料油期货也没有让航空企业摆脱困境,2013年第一季,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空企业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019、0.006和-0.011,相应股价也达到了历史的低位。期货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亟待加强。

各上市期货品种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期货交易所推出新品种提供了借鉴的地方,让期货品种的开发者多个角度思考开发出类似铜、天然橡胶和豆粕、豆油这样经久不衰的品种。

三、推出期货新品种需要考虑的因素

进入2013,各期货交易所期货品种的推出明显加快,截止2013年5月6日,合计期货品种有35个,加上预期推出的鸡蛋、国债期货,估计不久期货品种将达到37个,各期货交易所期货品种数量的增加,会不会改变期货活跃品种过少的局面,这也是期货品种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新推出期货品种的时候必须考虑如下因素,避免期货品种推出不能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的窘境。

1.期货品种要真正做到服务实体经济

当前期货市场需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面众多,归纳起来有期货服务三农的农产品期货开发,对于有现货基础的农产品,交易所要组织人员广泛调研,投入经费支持,切忌闭门造车。要总结现有市场期货品种成交不活跃的经验教训,找出期货品种推出存在的问题加以克服。农产品期货品种的推出,首要考虑的是使农产品期货成为涉农产业套期保值的工具。此外,适应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建材期货的推出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诸如螺纹钢和玻璃期货,类似的期货品种开发需要深化。不管怎样,让期货品种的客户群中保持一定比例的套期保值客户,才能使期货真正与实体经济相联系。

2.期货品种开发需要突出地域特点

国内四家期货交易所本身在期货品种上市方面,具有一定得特色。上海期货交易所主打金属,有色、黑色、贵金属全面开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打大豆、玉米,体现其商品产地的特点;郑州商品交易所主要上市粮油相关期货品种;中金所主推金融期货。不过,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传统逐渐打破。郑州商品交易所活跃品种变成了PTA和玻璃,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家愿意参与的是焦炭、焦煤。可以看出,在日益竞争的环境下,交易所为了自身的利益会推出一些本不具有优势的期货品种,从而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众所周知,LME的有色金属价格、CBOT的粮油定价、NYMEX的原油期货均引导全球价格的波动。因此,从长远眼光出发,各期货交易所要把精力限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郑州的小麦、大连的大豆和玉米,这些交易所曾经的王牌品种都面临尴尬的处境。

3.期货品种推出尽量国际化

表3为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占所有期货成交额的比率,数据表明在2010年股指期货推出前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多数年份成交额占比均接近50%以上,也表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货品种一直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从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期货品种来看,国际化是其一个重要的特点。经过近20年的市场磨练,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成为有色金属的世界第三大定价中心,其上市的天然橡胶成交活跃也超越了东京商品交易所。相比,另外两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期货交易所在推出期货品种前,走出国门,参与考察国外成熟期货市场的期货品种,以此为依据,作为开发新品种的依据。

四、结语

当前,各期货交易所将延续开发更多的期货品种,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人士必须要注意到现有期货品种发展部均衡的现状,不能仅仅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更加需要从参与者的角度出发,使期货品种的推出真正能够为他们受益。各期货交易所要发挥自己优势,推出符合区域特色的期货品种,同时兼顾国际化,使期货能够确实地位实体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殷晓峰.中国期货市场的品种战略探讨[J].上海综合经济,2000(11).

[2]薛卫,赵丽.对我国期货品种创新的研究[J].金融广角,2004(5).

[3]何川.论国内期货品种开发[J].消费导刊,2008(8).

[4]郭晓利,马瑾.期货品种成败及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1(8).

上一篇:外资并购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及展望 下一篇: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现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