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教练员选材训练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09-19 02:58:07

基层教练员选材训练的现状与思考

柔道项目属于对抗激烈、拼搏最猛、角力最强、技术复杂、反应敏捷的项目,它需要运动员不仅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还需要有较好的韧劲、拼劲和耐劲。为此,运动员的遗传因素、体质特征、心理素质、吃苦精神以及科学训练的手段等,都是柔道运动员不可缺失的基础条件。现对柔道项目选拔、培养、输送运动员谈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基层少体校存在的问题

1、柔道选才进入艰苦期

我国已进入了独生子女年代,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品质。这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柔道运动员的选才。柔道项目动作大,对抗性强,女孩子,一听练柔道,都不太情愿。既使选择了柔道,也不是都会出成绩的。几年下来吃苦受累,耽误了学文化,考大学、甚至找工作都很难,自己的出路也得不到保证,多少也给体育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这就给重竞技项目的选材带来了限制。

2、生活贫困制约选材

我国许多优秀运动员,特别是重竞技项目的运动员,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尤其贫困地区的孩子。艰苦、贫困的生活条件和人文环境,造就了他们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累的传统,久而久之也养成了他们自强自力的性格。重竞技项目的生源重点应该放在农村。但很多农村的体育工作还相当原始落后,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还缺乏组织和基础指导。由于经费不足,体育设施落后难以开发体育人才。笔者始终在农村做选拔体育苗子的工作。看到许多具有天赋的孩子得不到发展机会感到痛心和惋惜。在一些相对落后和偏远的农村,因经济方面的原因,家长很难承受和满足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更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培养。尤其是对孩子的体育天赋,更缺乏应有的支持,不但理解不够,更重要的是没有经济做后盾。

3、基层体校现状不容乐观

笔者所在辽宁省铁岭市体育运动学校,曾培养输送了竞走世界冠军阎红、吕刚、刘宏宇,奥运冠军陈跃玲、孙福明,曾被国家命名为“国家高水平训练基地”。一个300万人口的小地区,一个60多名员工的小体校,有着五人六次世界冠军的业绩,的确使人骄傲,使人振奋。但目前体校的经济状况十分令人难堪,运动员的伙食标准一日三餐,仅仅六元钱,还需孩子自己掏腰包。多年来运动服装和参加上级年度比赛的差旅费、伙食费还需要学生自理一部分。这对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来说,就显得力不从心。

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主要靠营养补充。膳食营养是保证运动员运动后超量恢复的重要手段,是维持体能的最重要物质基础,对提高运动成绩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有许多综合性的因素,特别是少年时期尤为关键,因为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心理和生理都很不成熟,他们的骨骼、肌肉、心肺都需要大量的营养作补充,严格地讲,更需要科学的饮食和营养。这样,才会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健康茁壮地成长。作为基层的运动学校,不仅缺乏科研机构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以及伙食进行科学指导,更没有足够的经费加以选择和改善。

县级体校的前景更不容乐观,很多体校靠自己的力量自费办学。一批热爱体育事业的教练员,组织几名或十几名自愿训练的学生,维持着业余训练。运动员的伙食费用只能维持在每天一日三餐一共才3-5元,这种低水平的运作方式,与科学系统的训练差距太大。

二、几点建议

1、建立贫困运动员援助资金

国家应拿出相应的资金。建立贫困运动员援助资金,并使之成为基础体育的发展机制。对一些真正有发展潜质的青少年,经过科学测试选才,国家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使其接受正规系统的训练,不要因贫困而失去进体校训练、出成绩、夺冠军的机会。

2、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伙食标准

各级政府要给青少年运动员提供适当的经费。首先保证他们吃饱吃好,有条件的还要讲点营养学。这样,有利于国家的奥运战略,有利于梯队培养,也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3、建立卓有成效的联系网络

各市、县基层体校的教练员,都要和各乡镇学校建立紧密通畅的联系网络,要和体育老师交朋友。发现有体育潜质的体育苗子,及时选送、及时培养。

4、教练员要有卓越的前瞻眼光和科学训练手段

基层教练员,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多学习、多深造、多吸取知识营养、多学几种本事。这样,才能不被时代甩下,才能与先进的训练方式合拍,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5、基层也要建立科研机构

县、市一级体育部门,也应建立规模不等的科研机构,体育不仅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系统,也是科学发展实践的前沿阵地。作为县、市一级的体育部门,担负着基础训练和选才的重大责任。如何选才、如何训练,这都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因此,各县市要有相应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使选才训练更科学、更合理、更卓有成效。

上一篇:浅谈青少年中跑运动员重复训练的最适宜距离 下一篇:中远投篮的系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