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怡情

时间:2022-09-19 02:19:16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怡情

摘 要:教育活动培养的人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身体和心理要是健康的,人格要是健全的,而且要有个性,更要具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情感教育的是一种艺术,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老师能够驾驭好的话,课堂教学一定会帮助学生与文学作品交互传输讯号,学生领略文学作品中那绚丽情感时,内心积淀的生活情感将被激活而共振,语文便发挥了更大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怡情;情愫;情感教育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是满腹经纶的培根畅游知识海洋后总结出的读书经验。重视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强调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这是语文课程的功能中所强调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一。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老师能够驾驭好的话,将会在文学作品与学生之间连通上了一段光纤,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与文学作品交互传输讯号,学生领略文学作品中那绚丽情感时,内心积淀的生活情感被激活而共振。此时,活跃亢奋的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

一、识字和写字教学中的情愫

识字与写字教学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更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汉语言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所以,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在识字教学中,每一汉字字体及历史都具有厚重的积淀,追本溯源,有效利用汉字的音形义结合,分析字体的来源,清楚字义及字体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教学时就能目标明确,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才能激发内心情感,爱上中国文化。

象形字直观形象,一定让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汉文字,“山川田鸟”的自然事物和风景的美联系到简洁生动的文字,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步入“字中有画,画中有字”的意境。会意字趣味十足,“掰,双手分开事物”。在识字的愉悦中学生便爱上了神奇有趣的民族文化。形声字的音形义是相联系的,声旁形旁一目了然,像“请、情、清、晴、蜻、氰”形声字组合方式有“上下、左右、内外”等几种,在学习中学生自然而然学会灵活变通、不拘一格的做事方式。规律性比较强,但是也有个别例外的音形义结合方式,就要求学生具备学习做事细心谨慎、知难而行的心理品质。

练习字的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写复杂的字就有了基本功作准备。字的间架结构能够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精神风貌。合理与匀称的安排、搭配汉字笔画,培养学生审美观,也培养其细心与耐心,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一笔一画的练习,用一定的速度完成一篇行文整齐的作品,学生会从中体会到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要想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那是不现实的,汉字书写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从甲骨文到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发展演变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他们的真迹与事迹悄悄滋润着孩子那颗纯真的心,更能体悟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发扬祖国文化传统,会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此种情境,教学讲解汉字的笔画、书写技法时,教学效果就会有明显提高。习字过程中,既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又使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边怡情养性,一边提升审美趣味,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阅读教学中的情愫

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要求语文教育中必须进行情感培养,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自身真情待人,热情工作生活,做事充满激情会产生巨大而神奇的力量,用真诚的关怀和热爱,学生会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望,会有一种受到信赖、受鼓舞的内心情感体验,自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乐意去实现教师的期望。

没有情感培养的阅读教学如饥嚼蜡,也是苍白无力的。阅读教学依附于课本教材,语文教材中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无不涉及到情感教育,素材丰富,情感更为丰富。桂林山水之美景,长城之蜿蜒,黄山之奇特,烟台之海景,乡之愁,济南之冬天……都表达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师生一见到这类赞美之文就知道是表达热爱之情,若不结合写作方法、写作特色深入到字里行间体会,浮于表面宣讲大道理,不去分析表情达意的方法,学生也就不会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到写作时也会有“情”难“抒”或有“物”无“情”。还有一部分表现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课文,如《珍珠鸟》《第一次抱母亲》《背影》《散步》《〈诗经〉两首》还有送别诗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紧扣课文的内容,咬文嚼字、读句思篇,让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跃然纸上,若使情感沁人心脾还要旁征博引,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将情感内化。我们分析讲解、评价文章时也就不得不富于感彩。要是不用感情,甚至感情不怎么强烈,那是讲不好文章的。

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就得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的判断作用、桥梁作用、移情作用,让情感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师生和谐愉快相处,有利于学生对教师传递的信息的理解和认同,教师所讲的课文内容及情感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师生之间感情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这种情感是积极求知和激发思维的心理条件,甚至激起追求和探索的兴趣。所以说,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堂怡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丁集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杭州男子到越南相亲 约见25个女孩没有中意的 下一篇:关注流通服务管理细节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