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地税审计中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18 09:48:30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地税审计中的探索与实践

近几年同级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针对地税部门不断升级更新的地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没有地税通用审计软件的情况下,成功运用SQLserver、Access、Excel等数据处理软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全市地税系统数据库进行了数据处理,为系统地编制和分析税收申报、征管、入库、欠税、漏征、漏管等情况奠定了基础。

一、通过现场连接,建立审计基础数据库

审计人员在对地税征管平台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前提下,现场登录“山东地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获取了“基本信息库”、“征收库”、“申报库”、“登记库”及“票证库”等基础数据库,然后存储到审计人员的移动硬盘,利用SQLserver或Access软件将数据库表导入Access数据库中,初步建立起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工作环境。随后,审计人员对获取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检查和测试,将拷贝的地税数据与地税会计统报表、金库报表分别验证一致后,依托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处理成果共享,再根据审计分工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甄别,确定审计重点,从而加快了审计数据的分析处理和传递速度,实现了与地税征收、管理、申报、登记等主体业务的全流程贯通和融合。

二、围绕审计重点,搞好数据整理分析

一是对纳税人已缴入库税款的详细数据库,采用数据筛选、分类汇总、数据关联查询、分析、对比等辅助审计方法,对所有纳税人的已入库税款分税种汇总、排序,取得全部纳税人缴纳各项税款的详细资料。二是通过对欠税原始数据库进行欠税时期筛选、数据透视分税种汇总、数据关联查询等数据处理,分清欠税期限,摸清欠税规模,全面掌握地税部门陈欠、新欠税收的增减变化趋势。三是通过取得的纳税人纳税详细资料,对税源大户进行重点抽样检查,与纳税信息进行对比,找出税收增减变动的原因,针对税款整数入库现象及对流转税和城建税的对比分析,发现异常比率,确定疑点纳税户,再手工查阅征管资料,掌握其应缴各项税额,对照已入库税额,发现少征漏征税款问题,进而审查地税部门是否征收预交税、重复税和人情税、过头税等问题。四是针对近几年各地相继出台“引税”政策、相互挖挤税源、侵占其他区域税收的问题,通过入库税票数据库,对特殊单位代码进行分析和筛选,查出未在征收税务机关登记而在其区域纳税的情况,掌握挖挤侵占其他区域税收的审计线索,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五是通过对入库日期超过限缴日期的纳税记录的分析处理,掌握延压企业税收的规模、各税种情况,查出地税部门延期积压当期税款和人为调节税收的问题。

三、抓住审计重点,开展辅助审计

(一)对少征税收的辅助审计

通过获取的入库税票数据,确定下载数据中税款的所属期,要求与纳税单位征管资料反映的税款所属期时间相一致,再通过对入库税票数据进行分单位分税种的汇总处理,取得“重点税源户征管情况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样分析,确定少征税收审计疑点,形成“审计疑点情况表”,作为审查地税部门是否存在少征漏征税收的重要依据。具体操作步骤是:一是对数据在6万条以下的入库数据的处理。首先用Excel的“数据透视”功能,按纳税人识别码(以下简称“单位代码”)分类汇总,单位代码作为电脑识别的唯一分类标识,用以汇总纳税人缴纳各项税款的数据最为精确。而且在户管清册表中,一个单位代码也只对应一个单位名称,利用Access数据库软件,将上述已经按单位代码分类汇总的电子表格与户管清册表格,通过连接查询功能,将与单位代码一一对应的单位名称显示出来,按顺序排列在分单位分税种表格中,使审计人员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所有纳税人缴纳各项税款的情况资料,并从中发现疑点,找出问题。二是对数据量在6万条以上的入库数据处理。因为数据容量无法在一张Excel电子表格中完成,为此下载数据时应采用选择税种分段下载保存的方法完成。对用税种分段方式下载的数据量巨大的入库数据,在操作过程中要分别对分段下载的入库数据进行数据透视和连接查询,产生若干“分单位分税种汇总表”,然后在Access查询中将各个分段税种表进行连接查询,显示各表中所有税种字段,将分开的税种合并到一张“分单位分税种汇总表”中,完成“重点税源户征管情况表”的数据处理。

(二)对欠税的辅助审计

对欠税数据库,即开票未入库数据,采用划分欠税所属日期、数据透视分类汇总等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摸清欠税规模,分析欠税成因,真实反映欠税总体概况。下载的欠税数据库应为系统中原有的开票未入库税票数据,即从审计开始年度以前存在、至下载之日止的开票未入库税票数据。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是:打开欠税数据表,找出审计期间内欠税期限比较长,从系统开始运行到下载日为止的开票未入库数据,用Excel的自动筛选功能,分清欠税时段,将新增欠税和以前的陈欠分开,掌握陈欠和新欠的规模,了解地税部门压欠管理水平,反映欠税突出、压欠力度不够的问题。

(三)对挖挤侵占其他区域税款的辅助审计

通过对入库税票数据库殊单位代码进行分析、筛选等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查出纳税人未在征收税务机关登记而在该税务机关纳税的其他区域缴纳税款的情况,取得挖挤侵占其他区域税款的审计线索。地税系统纳税人单位代码是按区(县)局、分局等要素有规律制定的,对纳税人而言是唯一的,计算机开票的前提是必须有纳税代码。但地税部门有时对临时发生的纳税行为以“**”开头作为特别号。对此通过入库税票数据,对单位代码中的临时编码或异常编码进行筛选,分析在“空号”中征税的原因,剔除正常情况下列入“空号”入库的纳税人,即临时建筑安装队和开具完税证集中入库的个体纳税人等因素,筛选出未在征收税务机关登记,而在该税务机关纳税的其他区域税源户,取得挖挤侵占其他区域税款的审计线索。

(四)对延期积压税收的辅助审计

延期积压税收辅助审计是对入库税票数据,利用Excel的数据筛选功能,将入库日期超过限缴日期的纳税记录进行分析处理,掌握延压企业税收的规模及税种,查出地税部门延期积压当期税款,人为调节税收的问题。基本方法是(以2003、2004年度数据为例):如打开一张2004年入库税票电子表格,关注“税款所属期”和“入库日期”两个字段,正常情况下,税款所属期为2003年1-11月份税款,限缴日期(入库日期)应该为2003年1-12月。在入库税票数据中,若发现税款所属日期为2003年1-11月的税款,入库日期显示为2004年,即可断定其入库日期超过了限缴日期。具体操作步骤:

1、筛选限缴期以内的税票记录。用电子表格打开入库税票数据库,点击“数据”选项下“筛选-自动筛选”功能,每个字段右边会出现一个带箭头的复选框,在“税款所属期”字段点击复选框,选择“自定义筛选”,设置查询条件为“不包含”2003年12月“与”“不包含”2004年,点“确定”显示筛选结果。

2、筛选入库日期超过限缴日期的税票记录。在“入库日期”字段点击复选框,选择“自定义筛选”,设置查询条件为“大于”2003年12月25日,(该日期为2003年的限缴日期),点“确定”显示筛选结果。

3、剔除查补税款情况。由于查补税收入库日期滞后,在次年入库属正常现象,因此暂时应在超过限缴入库期税票记录中予以剔除。在“申报类型”字段点击复选框,选择“自定义筛选”,设置查询条件为“正常一般”与“正常代扣”,点“确定”显示筛选结果。

4、保存为另一张工作表。将上述筛选结果复制,粘贴到另一张工作表中,取名为“延压入库税票记录”。

5、处理整理“延压入库税票记录”,分析对比延压税款情况。对“延压入库税票记录”进行分单位分税种汇总,取得延压入库税款的详细情况,并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延压企业及税种等情况,掌握人为调节税收进度的原因。

(五)对未按属地征管的辅助审计

运用Excel在全系统的入库税票总表中,将“市直”和“所属税务机关”两个字段的编码进行对照分析,“市直”字段由2位数的编码组成,代表纳税人的地理区域即经营地点所在区域,“所属税务机关”字段由2位数的编码组成,筛选出地理区域和征收税务机关区域不相符的纳税人,即为未按属地征管的纳税人。

(六)对漏征漏管的辅助审计

漏征漏管辅助审计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运用Access查询,将一个年度入库数据资料和其中的正常户管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即对两表中的“纳税人识别号”进行对照),在征管清册资料中剔除“已纳税户”、“零申报户”、“注销户”、“非正常户”,筛选出既未申报又未纳税的经营户,这些既未申报,又未纳税的经营户反映出地税局对漏征漏管户的控管环节存在漏洞,具体步骤是:

1、导入数据并调整数据类型。打开Access数据库,点击“文件”选项下“获取外部数据”,导入“入库数据表”和“正常户管清册数据表”,在Access表的“设计”状态下,将两表的“纳税人代码”的数据类型调整一致,均调整为“文本”型,建立两表之间的连接查询。

2、筛选“未入库的正常户管资料”。在Access查询中,点击“查找不匹配项查询”,按照向导提示操作,先双击“户管清册数据表”,再双击“入库数据表”,下一步选择两表的匹配字段中的“纳税人代码”,点击“<=>”符号,“在查询结果中所需字段”框中选择所有字段,指定查询名称为“未入库的正常户管资料”,完成查询,并生成“未入库的正常户管情况表”,此表中已经剔除了“注销户”、“非正常户”和“已纳税户”。

3、剔除“未入库的正常户管情况表”表中“零申报户”。将已经拷贝的“零申报情况表”导入到Access表中,将“纳税人识别号”数据类型改为“文本”型,在“查找不匹配查询向导”中双击“未入库的正常户管情况表”和“零申报情况表”,选择两表的匹配字段中的“纳税人代码”,点击“<=>”符号,生成查询结果为“未申报未纳税正常户管”的资料,点击“运行”显示查询结果。

4、生成表查询。点击“查询”选项下的“生成表查询”,对上述查询结果进行查询,重新取名为“未申报未纳税正常户管情况表”,然后再运行一遍查询结果,将新表保存在Access表中。

5、初步分析。在上述表中,发现“税管员”字段名下有“非正常”户,同时还发现有“社保”户和新登记户(未确定税管员,显示为“征收所”),剔除这些非正常因素,才能初步确定漏征漏管户。

6、剔除非正常因素。新建查询,添加“未申报未纳税正常户管情况表”,双击该表中“*”,再双击“税管员”,取消显示栏中“√”标识,条件栏内输入“<>非正常”、或“<>征收所”,运行查询结果,显示相应的记录数据。

7、再做生成表查询。点击“查询”选项下的“生成表查询”,对上述查询结果进行查询,重新取名为“漏征漏管线索情况表”,然后再运行一遍查询结果,将新表保存在Access表中。

8、打印核实取证。将Access表中“漏征漏管线索情况表”导出,保存为Excel工作表,整理打印,向被审税务机关核实取证。

以上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及图表报告”功能和Access中的连接功能,将税务机关看似分散无序、难以归类和汇总的大量数据转换成了审计可用的信息,短短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手工几十天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不失为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县区长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的思考 下一篇: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