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艺术的殿堂中快乐成长

时间:2022-09-18 07:57:06

让孩子在艺术的殿堂中快乐成长

摘要:各校的艺术节开展得红红火火,我校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艺术节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也落下了帷幕。本文从校园文化艺术节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音乐课堂、第二课堂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如何让孩子在艺术殿堂中快乐成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园 文化艺术节 思想品德 音乐课 第二课堂 和谐

我校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落下帷幕,通过一系列形式活泼、内容健康、主题鲜明、情趣高雅活动的开展,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洋溢着艺术氛围的学生乐园,看到了一张张孩子绽放的笑脸,更体会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我校的体育文化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五届了,回想起每次举办前孩子们的期待、盼望,举办时孩子们的紧张、激动,举办后孩子们的议论、回味,再看看艺术节期间,就连已经小学毕业的学生都纷纷走回母校来感受这艺术的氛围,使我们不由得感叹艺术的魅力。而作为音乐老师的我们更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通过艺术节的举办,使孩子在艺术的殿堂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校园文化艺术节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艺术节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同时也让他们受到了一次极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学校重要的德育教育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同学们踊跃参与,无形地让平时缺乏自信的学生找回“我也行”的自信和优越感。

“以前的文艺演出或比赛,基本上就是班级里几个文艺积极分子参加的。”五(2)班的黄珏带着几分埋怨道。黄珏在自己的班里是个不出众的女生,没有什么特长,简简单单地过着自己的学习生活。比赛的事全被班里几个能舞文弄笔、吹拉弹唱的文艺积极分子包揽了。课余的排练,她们忙得不亦乐乎。到了总决赛和汇报演出,站在绚烂舞台上、拿着大红奖状的,也总是那几个同学。看着掌声和荣誉簇拥下的他们,黄珏很是羡慕,她希望有一天,艺术节的舞台上也能有适合自己的一块小小天地。

今年的艺术节,为了充分体现广泛的参与性和群众性,艺术节组委会设计了广播操比赛和大合唱比赛,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许多同学自上学以来,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心情既紧张,又激动,许多同学在比赛后激动地说:“我终于露了一手,今后我的胆子更大了。”在一些集体活动中,他们还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艺术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这不同于空洞的说教,也有别于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将艺术课的思想教育与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会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成为了我校德育序列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广大同学在艺术的海洋里去体验美,在体验中去感悟美,从而获得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

二、艺术节让孩子们更热爱音乐课堂

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有了选择的余地,特别的奖项无时不在吸引着学生。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地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样,学生在艺术节上获得了成功感,直接地受到了艺术感染和激励,特别是在参与音乐及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使得他们对音乐就更加感兴趣,并产生一定要学好它的强烈愿望。而更多的学生为了在艺术节上一展身姿,音乐课上越来越愿意开口唱歌了,有的甚至毛遂自荐,自告奋勇拿起麦克风走到讲台前高歌一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良好的兴趣做基础,孩子们对老师音乐课上传授的音乐知识开始听得津津有味,正确的歌唱方法也欣然接受并模仿,音乐课上不再是被动、机械的,而是主动而充满生机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优秀的流行歌曲让学生来学唱。如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就是一首培养自信心的歌曲,还有周华健的《风雨无阻》也是一首积极向上的好歌,还有许多既好听又适合学生学唱的歌曲,如《朋友》、《天堂》、《青藏高原》、《同桌的你》、《白桦林》等等。每个月,我都会安排一次歌曲接龙比赛或者歌表演比赛,课内课外的歌曲都可以唱,发现学生唱歌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因为此时的教师已从“绝对权威者”变成一个设计者和组织者,成了学生们的伙伴。学生们不再有精神负担,创造火花不断迸发,音乐教室成了他们展现才能的自由天地。而艺术节上更多学生选择音乐课堂学习过的歌曲去表演,因为音乐课堂让他们增添了信心。

三、艺术节与第二课堂互相促进

校园艺术节太多的形式让学生们喜欢得不得了,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施展自己的个性才华。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学生们的才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每次的艺术节我们都会欣喜地发现,平时默不出声的“他”原来是个钢琴能手,平时少言寡语的“她”原来是个舞林高手……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发现了更多的艺术人才,一些学生在校内外的第二课堂学到的知识,在这里有了展示的舞台。第二课堂活动在我校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形成了一种可喜的局面。第二课堂为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人才,第二课堂培养出的一些特长生成为班级艺术节节目策划者或指导者,在他们能力的发挥及带动之下,使得艺术节的艺术水准越来越高。

艺术节又促进了第二课堂的发展。有很多学生平时缺乏自信心,很少参加音乐表演,如有的学生不敢当众歌唱表演等,同时也是学生音乐知识积淀太少的写照。而在艺术节的各种类型的排练演出和创作活动中,学生最容易找到自我锻炼的机会,最容易实现自由交流、互通信息、自我表现的目的。比如在准备歌谱、乐谱、服装、道具等的过程中,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制作道具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每次艺术节过后,主动要求参加音乐第二课堂的学生特别多,因为舞台上别人良好的表现鼓舞、吸引了他们,使同学们自觉地想加入第二课堂,吸收更多的知识营养,丰富自己。

四、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师生关系更和谐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使教师的观念在原来的程度上不断更新。教师已从神坛上走下来。但教师还只是“走近”学生,没能“走进”学生,教师依然脱离学生。很多时候,在师生关系上,还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学生对老师是有敬无爱,而校园文化艺术节,打破了师生间的阻碍,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关系奠定了愉快、和谐、自然的基础。

艺术节上的很多参赛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参加的,而老师们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共同探讨参赛方案、形式,并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进行表演,甚至班上的一些艺术特长生当上了指导老师,教师也放下架子,到孩子们中间去,和他们一起模仿动作,开心地表演,教室里有歌声、笑声,掌声,真是一个欢乐的海洋!排练过程中有人不小心摔倒,老师把他扶起来,有人累得满头大汗,老师拿出纸巾帮他把汗擦干……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消除了对教师的生疏感、惧怕感,增强其自信心,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了。

我校艺术节,是为全体师生共同搭建的舞台,学生在这里看到老师与他们一起共同在舞台上展现自我,甚至看到老师一些平时在课堂上无法施展的才华,对老师就会更加佩服、喜欢了。记得今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一位二年级学生送来的一大束鲜花,我既开心又惊讶,因为以往教师节收鲜花都是语、数、英老师的专利,我们这些副科老师只能“望花兴叹 ”。后来我问这个学生,为什么送花给我?她说,因为她觉得我去年艺术节上表演的健美操太美了!她很喜欢看,所以她把妈妈给她预订的,准备送给语、数、英老师的三束鲜花偷偷留下一束送给我了……难怪这一年来,这个孩子上音乐课时,总是表现得特别积极,特别有学习热情,原来如此!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总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的。学生喜欢一位教师,也会连带着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甚至一些学生由于喜欢某位教师,而非常认真地学习他从前不感兴趣或者困难的学科,以至于逐渐对这门学科发生兴趣。

艺术节活动一年一次,但它带给师生们的震撼不止一次,它充分体现了我校的文化品质和艺术修养,展示了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校园艺术节的举办,一定会有更多的同学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学生既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又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为我校的艺术教育提升一个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发挥广大学生的个性特长,适应21世纪发展形式的重要方面,全面展示了学生文明、进取、协作、创新的精神面貌。通过活动,我们看到学生在新课改下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可以骄傲地说:“给我一片蓝天,我就可以搏击长空。”徜徉在校园文化艺术节里,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它必然会成为培养我校教职工和学生人文精神和追求真善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戏曲小品的生命力 下一篇:浅析古典芭蕾“开\绷\直\立”的艺术特征与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