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IVF受精失败后补救ICSI与直接ICSI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09-18 02:18:13

常规IVF受精失败后补救ICSI与直接ICSI的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常规体外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于20%时实施补救性ICSI的妊娠结局。 方法 常规体外受精培养18 h后受精失败或卵母细胞受精率低于20%的16个周期(共16例)为观察组,直接ICSI的39个周期(共3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结局。 结果 两组患者的可移植胚胎率及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正常受孕率[(80.4±14.8)%]显著高于观察组[(70.4±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妊娠率方面,对照组为38.5%,观察组进行补救ICSI后,有1例女性成功分娩1个健康婴儿。 结论 常规进行体外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于20%的患者进行补救性ICSI,临床妊娠率较低,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 补救ICSI;卵胞浆内单注射;体外受精;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027-02

在为不孕夫妇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周期中,约有20%的时间内会出现受孕率较低甚至失败的状况,从而对通过该方法进行妊娠夫妇的心理构成了较大的伤害[1]。据AMARIN ZO等[2]研究表明,为不孕夫妇进行卵母细胞浆内单注射(ICSI)可在一定程度上补救妊娠的效果,从而改善妊娠结局。为了探究补救ICSI的有效性,本院于2011年8月~2012年12月对行常规体外受精培养18 h后受精失败或卵母细胞受精率低于20%的16个周期(共16例)进行了补救ICSI,并与行直接ICSI的39个周期(共39例)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于2011年8月~2012年12月行常规体外受精培养18 h后受精失败或卵母细胞受精率低于20%的16个周期(共16例)为观察组,以行直接ICSI的39个周期(共39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中的男性均无不育表现,女性均为首次进行体外受精患者。

1.2 方法

1.2.1 超排卵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长方案或短方案超排卵,并利用B超技术对两组患者的卵泡生长情况进行定时观察和监测,当患者主卵泡的直径在18 mm以上时为其肌内注射10 000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6 h后在B超下经患者阴道将卵泡取出[3]。

1.2.2 准备 对不孕夫妇中的男性禁欲3~5 d后,利用方式获得男性,并参照WHO标准对所获取的形态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合格的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上游处理,以保证进行体外受精的中的密度在(5~10)×105/mL。在进行体外受精时,采用集中受精法对超排卵所得的卵母细胞进行受精。

1.2.3 加精后观察 在为卵子加精18 h后,在显微镜下对卵子透明带周围黏附情况以及第二极体排出情况进行观察,若卵子透明带周围无黏附,无第二极体排出,表示本次受精失败,若排出的第二极体卵母细胞占所有成熟卵母细胞的比例低于20%,表示受精率较低,若卵子有双极体、双原核,表示本次受精成功。参照Palermo G等[4]的报道,为观察组受精失败或受精率较低的16例患者进行补救性ICSI,为对照组进行直接ICSI。

1.2.4 胚胎评估与移植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ICSI后的第18、42以及72小时,认真评估两组患者的原核、卵裂以及胚胎形态。评估结果按照如下标准进行分级:若患者卵裂没有碎片,且比较对称,胞质没有出现异常,则评为Ⅰ级;若患者卵裂的碎片比例低于10%,卵裂既有对称的,也有非对称的,但胞质没有出现异常,则评为Ⅱ级;若患者卵裂的碎片比例高于10%、低于25%,卵裂既有对称的,也有非对称的,则评为Ⅲ级;若患者卵裂的碎片比例高于25%,卵裂既有对称的,也有非对称的,则评为Ⅳ级。其中Ⅰ级、Ⅱ级为优质胚胎,Ⅲ级为可移植胚胎,Ⅳ级为不可移植胚胎。选择Ⅰ级、Ⅱ级或Ⅲ级胚2~3枚移植至患者宫腔,其余则冷冻起来。

1.2.5 妊娠确认 将胚胎移植至患者宫腔14 d后,对患者的尿HCG、血清进行检查,若HCG为阳性,说明已经生化妊娠,4周后再对患者的腹部进行B超检查,若能检测到妊娠囊以及心管的搏动,说明已经临床妊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中,男性年龄在24~44岁,平均(34.8±3.6)岁,女性年龄在23~43岁,平均(32.4±4.1)岁,不孕时间在2~12年,平均(6.3±2.4)年,平均每个周期所取卵泡个数为(15.8±5.3)个,成熟卵泡所含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为(219±65) ng/L。对照组中,男性年龄在23~46岁,平均(34.2±3.7)岁,女性年龄为22~43岁,平均(31.7±3.9)岁,不孕时间在2~11年,平均(6.5±3.2)年,平均每个周期所取卵泡个数在(15.5±6.2)个,成熟卵泡所含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为(223±69) ng/L。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助孕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可移植胚胎率及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的正常受孕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前者为(80.4±14.8)%,后者为(70.4±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妊娠率方面,对照组为38.5%,观察组进行补救ICSI后,有1例女性成功分娩1个健康婴儿。详见表1。

3 讨论

在为不孕夫妇进行体外受精时,其成功与否往往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5],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受精的失败[6]。若从男性角度考虑,其的穿透能力直接决定着受精的成功率;从女性角度考虑,卵母细胞透明带表面以及细胞质膜表面的受体是否具有决定着受精的成功率。据文献[7]报道,我国目前体外受精完全失败的比例大约为4%,而据国外文献报道,其受精失败率或低受精率的比例高达15%,明显高于国内水平。

目前,医学界对体外受精失败后是否进行补救性ICSI仍无定论,据戴蜜蜜等[8]研究表明,为体外受精失败的不孕夫妇采取补救ICSI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受精率,从而对妊娠的结局进行改善。但更多的学者研究发现,进行补救ICSI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妊娠率。李晓虹等[9]对142例体外受精失败的患者进行了ICSI补救,结果发现仅有11例成功获得了妊娠,且最终有6例患者流产,1例死胎,仅有4例成功分娩。故笔者认为,为患者进行补救ICSI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受精率,并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在本次研究中,对进行常规体外受精失败或卵母细胞受精率低于20%者进行补救ICSI,其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直接ICSI者,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卵母细胞内的染色体容易发生异常,故虽然借助于补救性ICSI手段可为卵母细胞进行受精,但不能对卵母细胞内染色体发生异常的现象进行阻止,从而造成受精率不理想,或即使成功受精也易产生异常胚胎或流产。(2)对患者进行补救ICSI后,其胚胎的生长过程较慢,无法与子宫内膜的发育进行同步,从而造成胚胎发育潜能较低或容易导致流产。然而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若将实施补救性ICSI的时间在原来时间的基础上提前10多个小时,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胚胎的活力,从而有利于临床妊娠的实现。这种研究启发我们可通过改变补救的时间来提高补救性ICSI的妊娠率,从而使补救性ICSI成为辅助不孕夫妇进行受孕的一种助孕方法,为我们深入研究补救性ICSI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

[参考文献]

[1] Kuczynski W,Dhont M,Grygoruk C,et al. Rescue ICSI of unfertileized oocytes after IVF[J]. Hum Reprod,2002,17(9):2423-2427.

[2] AMARIN ZO,OBEIDAT BR,ROUZI AA,et al.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fter total conventional in-vitro fertilization failure[J]. Saudi Med J,2005,26(3):411-415.

[3] Kably Ambe A,Baptista Perez Avella A,Ruiz Anguas J,et al. Unexpected failed fertilization in vitro:ICSI reinsemination or ICSI indication for subsequent cycles[J]. Ginecol Obstet Mex,2002,70(4):373-378.

[4] Palermo G,Joris H,Devroey P,et al. Pregnancies after inteacytoplasmic injection of single spermatozoon into an oocyte[J]. Lancet,1992,340(8810):17-18.

[5] 戴晓怡. 卵细胞胞浆内单注射妊娠后胎儿畸形一例[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3):117.

[6] 刘德一,HW. Gordon Baker. 功能检测与男性不育诊治的新进展[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13(2):99-109.

[7] Pellestor F,Andreo B,Amal F,et al. Matemal aging and chom osomal abnomalities Newdata drawn from in vitro unfertilized human oocytes[J]. Hum Genet,2003,112(2):195-203.

[8] 戴蜜蜜,葛红山,黄朝霞,等. 常规IVF受精失败后行补救ICSI与直接ICSI的临床比较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6):984-986.

[9] 李晓虹,于丛一,麦美琪,等. 常规IVF不受精周期行补救卵母细胞单注射[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28(2):188-191.

(收稿日期:2013-03-04 本文编辑:林利利)

上一篇:读懂肿瘤标志物 莫再自我惊吓 下一篇:循证护理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